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

2018-06-26 07:23周阳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黑龙江

周阳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以及政府对我国的第一产业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如何推进农业经济的产业转型,促进农业经济的良性增长,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任务。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本文就以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黑龙江;农业经济;实证分析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影响。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大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农业经济转型战略的切实推进,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能够对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有机分析。

1 农业经济增长理论

现阶段,国内外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量化分析方式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综合度量指标法、弹性系数法、全要素分析法等等。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全要素分析法,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法[1]。这一研究方法,是对农业经济生产要素的实际投放效率进行综合指标研究的分析方法,其主要以TFP作为研究标准,通过衡量TFP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性,划分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在这一分析模式之中,主要是将知识进步、规模经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等总结为集约型因素,将劳动、资金、设备等归结为粗放型因素。通过对这两种类型的因素进行分析,就能够实现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机衡量。

本文主要应用算数指数算法对TFP进行研究,其计算公式如下:要素投入生产率=∑iiXB(∑=1iB)。TFP=1-要素投入生产率。iX表示第i种要素投入的增长率,iB表示第i种要素投入的权重系数[1]。在对TFP进行计算时,本文主要使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权数的确定。

2 分析模型的构建

经过上述分析,已经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了基本的明确。在这一基础上,文章就通过以上论述方法,进行研究变量的选取,并构建分析模型。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科学的开展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2.1 变量的选取

根据我国黑龙江省的实际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情况,以及各要素的显性检验成果,模型指标的选取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农作物播种的总面积、农用动力、化肥。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实际指标,就能够对黑龙江省的生产要素投入情况进行有机的衡量[2]。

2.2 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论述分析,对于模型的构建主要是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函数两端对数的获取,也就是lny2=lna+alnx2+blnx2+clnx3+μ[3]。在这一公式之中,y表示种植业的产值比数,x1表示化肥,计量单位为万吨。x2表示农业动力,单位是万kW。x3表示播种面积,其计量单位为万hm2。我国黑龙江省2011-2017的种植业产值、化肥、播种面积、农用动力情况,主要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进行获取。对于这些数据,在经过分析整理之后,就可以通过模型软件进行分析计量。

在这一基础上,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分析,就可以有机的得到样本回归方程,并得出检验结果。Lny=-5.80+0.39lnx1+0.107lnx2+1.23lnx3。t=(-25898)(3.8891)(1.8356)3.3427)。F=124.018,r=91.0[2]。经过模型分析检验,回归方程与样本数据二者之间具有非常突出的拟合能力,其修正负相关系数是0.91。这就证明回归方程之中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已经达到了91%,同时,对方程各个解释变量的检验程度都达到了95%以上,显著性非常明显。对此,把a、b、c做标准化调整。具体的,可以将a、b、c三者的值调整为0.225、0.062/0.712,并以这三个数值作为黑龙江省各方面农业经济生产要素投入的基本权数。如此,就可以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结果:播种面积分别为0.3万hm2、0.4万hm2、0.5万hm2、0.2万hm2、4.8万hm2、8.0万hm2、13.5万hm2。化肥投入分别为4.2万吨、2.0万吨、1.5万吨、2.3万吨、66.74万吨、40.0万吨、40.5万吨。农用动力投入分别为0.6万kW、0.3万hm2、0.2万hm2、0.3万hm2、9.5万hm2、6.0万hm2、5.4万hm2。通过这些分析记过就能够得到2011-2017年之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生产成本投入的TFP,即1.2、3.1、1.6、19、62.0、40.5。通过这一分析结果,就可以对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

3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结果

经过上述分析,已经对分析模型的构建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变量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分析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科学的对黑龍江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3.1 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

在改革开房之后,TFP对黑龙江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额度普遍在40%以下,但是其整体要素投入的经济贡献实际份额却达到了60%以上。这一数据变化就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黑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以及粗放式经营为主导。在这一实际生产经营环境之下,其农业经济增长水平表现的相对较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口农业产品的优质以及廉价对我国的农业产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实际冲击。而黑龙江粗放式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以短期利用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方式很难在市场之中获得优势的竞争地位[4]。在如此的实际市场环境之中,传统的粗放式农业产业经营方式很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其在市场之中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实际性需求。如此,就必须要通过经营模式的转变,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农业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以及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各方面的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相继出台。黑龙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发展。

3.2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情况

经过对于黑龙江省2011-2017年的农业经济生产要素投入,以及要素的贡献额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近七年来的TFP平均数值约等于1.2。这也就说明,全要素在近几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普遍低于20%。从经济增长类型方面进行分析,其可以明确为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农业经营组织规模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黑龙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Write a caption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