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

2018-06-29 03:22龙萍陈晓莉
党课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源刘少奇党校

〉〉〉〉〉龙萍 陈晓莉

安源党校旧址

1924年的寒冬时节,巍巍安源山下一个叫“八十间”的院落,在其简陋朴素的房间里,一群来自安源路矿的年轻工人和在校学生,开始了一段紧张严肃的集中学习……

在外人眼里,这是一所刘少奇带领工人、学生新成立的补习学校,除了校规严格、学习紧张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际上,这所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亦称团校)。

它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开办都带有许多神秘、耀眼的光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同时党校与团校合办,做到既培训党员干部,又培训青年团员和工会干部;授课老师刘少奇、萧劲光、汪泽楷、任岳等赫赫有名;教材内容丰富、紧跟形势,甚至教员自编自印教材;从这里培养出的学员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样一所创办最早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党校,直到今天依然朴实无华地矗立在青翠的安源山下,它像一位见证沧桑历史的老人,目光坚毅,无声地诉说传递着90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安源工人运动为党校创办准备了条件

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考察,向工人宣传劳工解放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同年12月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安源开办平民学校,开始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

随后,安源党组织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妇女职业部、工人师范班等,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人学校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24年,随着安源工人运动的发展,安源党、团地委等组织也随之成立,安源的党员人数骤增,到这一年年底,安源地委已经拥有198名党员,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994名)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但大批党员未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十分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参加学习和培训。

这一时期,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也十分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在1924年9月至1925年5月俱乐部会计年度预算中,教育经费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所有这些都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条件。

酝酿创办安源党校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更加残酷,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中共安源地委开始将工人运动工作的重点放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在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前后,中共安源地委在工人学校内开设了“特别班”,专对“工人居领袖地位者”实行“主义和政治上之训练”,使党员、团员“对主义之观念较前略有明确”,这实为中共安源地委党校的前身。

安源党校的成立是在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之后。据史料记载,1924年召开的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分别强调了进行团内和党内政治训练的重要性。由于安源拥有独一无二的无产阶级组织,会后,党中央和团中央领导人相继到安源巡视,着重对党、团组织内部的训练给予指导。

安源党、团地委在1924年10月底、11月初召开联席会议时,决定合办党校(亦为团校),训练党、团骨干力量。时任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对安源党校十分重视,他指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要对党校的创办予以大力支持。遵照刘少奇的指示,俱乐部腾出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校作为党校校舍,那里宿舍、课堂、办公室、操场、厨房、厕所一应俱全。随后,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1924年12月,安源党校开学,首批学员有60人。

刘少奇与王光美

丰富的学习生活

安源党校开学时,是在安源一个叫“八十间”的院落里上课,但由于地处闹市,房子又小,不适宜办党校,放寒假后搬到张家湾安源工人子弟学校第一校上课。党校的教室设在学校二楼,房间坐东朝西,宽敞明亮,里面摆放着十几张简陋的桌椅板凳,正面墙上挂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画像。

首批到党校学习的学员,是由安源党、团地委派来的,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学员是工人中的党员、团员,高级班的学员是学生中的党员、团员。由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汪泽楷和地委组织部长任岳、新任青年团安源地委书记袁达时和地委委员胡士康,以及安源工人俱乐部游艺股长萧劲光等任教,而刘少奇也曾到党校授课。

由于此时中国共产党成立才三年时间,没有自己的党史,所以授课的教材是由瞿秋白、王伊维所译的《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等。安源党、团地委还自编《社会发展史》等教材发给学员阅读,每周授课3次,共计6小时。授课时,教员结合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原始社会讲到袁世凯复辟称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止。

学员们在安源党校学习后,有的去基层担任领导工作,有的调往外地委以重任,有的派到苏联留学深造。譬如,1925年9月送到苏联留学的就有曾任中共安源地委书记的宁迪卿、青年团安源地委委员胡子厚、地委候补委员左镇南、汤正清、罗寿如等。

1925年9月21日,安源党校被迫停办。安源党校的创办,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所作的开创性贡献。它创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为党培养了人才,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为中国共产党以后创办党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安源刘少奇党校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党校人的忠诚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一张陪伴刘少奇半个世纪的珍贵画像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一张陪伴刘少奇半个世纪的珍贵画像
被哨兵挡驾的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