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经典模式助推青年返乡创业

2018-06-29 08:33
江西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创业者双创

模式一:“返乡下乡能人带动型”

主要是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及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通过创办、领办企业和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周边农民创业就业,这是一种近似“能人经济”的创业模式。

其主要特点有两点:

一是能人作用突出

这些创业者有头脑、懂技术、能经营、善管理,一个人创业,引领带动周边人员乃至整村或整乡共同发展。

案例: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党支部书记、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带领村民挖掘历史文化,修缮皇城相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文化演艺+农家乐”发展模式,形成了游、购、娱、吃、住、行“一条龙”产业链条,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3亿元,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

二是示范引领明显

能人创业成功后,带领周边人员创业,把其他创业者聚集在自己周边,开展合作与服务。

案例: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孔博,创建密农人家电商平台,经营生鲜农产品,带动68名新农人创业者共同创业,带动300余农户生产种植转型,2016年销售额突破2600万元。他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第三十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模式二:“双创园区(基地)集群型”

该模式是以农业企业、园区(基地)为主的平台载体,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见习、实习、实训、咨询、孵化等多种服务的模式。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作为企业的重要聚集基地,通过自身的规模、品牌、资源等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资本扩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主要特点有三点:

一是资源聚集度高

双创园区有限借鉴工业园区的做法,实现园区内要素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技术集成。

案例:福建晋江市建设海峡创业园,构建“三创园(创业、创新、创意)”、国际工业设计园、智能装备产业园、陈埭新区创新中心、金井高校科教园等五大科技创新载体,聚集创业创新要素,为农业农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空间。全市拥有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场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创业项目和企业超200个。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双创园区(基地)基本都实现了“五通一平”,建立众创空间及创业孵化基地等涉农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或生产设施,创业者入驻即可创业。

案例:长春国信农业投资建设了70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及创业孵化基地等涉农孵化器,打造了有机农业种植标准化双创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孵化园等12个综合性园区,接纳双创人员创业创新,为双创人员服务,提供实习就业创业岗位4000多个,带动农民就业2000多人,形成了专业性和综合性孵化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政策服务到位

双创园区(基地)一般都集成了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财务代理、融资担保、法律服务等服务,能够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案例:四川成都市郫都区出台了《聚焦菁蓉镇打造双创高地若干政策》、《郫都区菁蓉镇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建设运营补贴考核管理办法》等7个系列专项支持政策,集成落实到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打造菁蓉•成都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空间,孵化新创企业,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2017年涉农双创项目政策扶持资金累计达到1.67亿元,其中农业双创园区道路、沟渠、高标准农田改造、“互联网+物联网”和园区孵化办公条件等基础设施完善项目资金投入1.41亿元。

模式三:“龙头企业带动型”

该模式是依托国家或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当地农村创业创新为企业配套服务,引领当地经济发展。

其主要特点有三点:

一是龙头引领,产业特色鲜明

龙头企业从事的是当地优势或支柱型产业,规模较大,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案例:河南新郑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红枣种植加工、冷藏保鲜、科技研发、贸易出口、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坚持产品系列化、高端化、健康营养化的战略方针,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目前已成为红枣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种类最多、销售网络覆盖最全、辐射带动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龙头企业,带动新郑市把红枣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航母。

二是带动创业,配套服务企业

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形式,带动当地创业者创业,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或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案例:广东云浮市新兴县温氏集团主要从事肉猪、肉鸡养殖,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创业致富。温氏主要负责业务流程上投资额大,技术含量高,风险高的环节,包括饲料生产、种苗供应、销售网络的建设等,农民主要负责养殖环节,双方紧密结合,实现了很好的双赢,形成了创业户和龙头企业互促共进的典型模式。

三是企业集群,建设创业创新孵化区

案例:福建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通过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农资联购、产品联销、质量联控、植保联防、庄园联建的“五联”梯次合作格局,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家庭农场)”的产地利益共同体,累计带动茶叶专业合作社582家,家庭农场131个,农户12万多户。

模式四:“特色产业拉动型”

该模式是指围绕特色产业,强化产业链创业创新,沿产业链上中下游,面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并立、各类经营主体集聚、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的创业生态系统。

其主要特点有三点:

一是产业特色突出地域优势

产业特色立足地区资源特色,通过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形成农村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四川金堂县依托食用菌、黑山羊、油橄榄、柑橘等优新特产业,建立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创业创新。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全县共建成农村双创园区105个、产业基地1453个,创业人数达3.1万人,带动就业22万人。仅食用菌产业就已建成菌种生产基地2个、50万袋以上标准化基地182个、食用菌加工及物流园区3个、食用菌采摘观光体验基地10个,年产食用菌5.4亿袋,产量40万吨,产值27亿元。

二是创业创新载体作用明显

创业者依托特色产业进行创业创新,开办各类特产企业和配套企业,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案例:福建安溪县以铁观音茶产业为主导,建成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西坪镇、虎邱镇等7个茶叶生产乡镇,园区面积1154.52平方公里,农村人口42.83万人,茶园23.62万亩,通过产业引领区、技术装备集成区、创业创新孵化区、创业创新示范核心区等建设,实现园区涉茶总产值超90亿元,茶叶种植和产品加工年产值56.18亿元,探索出一条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创业创新、实现增收致富的新路。

三是农村创业创新反促特色产业发展

创业者创业成功后,扩大了特色产业规模,提升了特色产业档次,打造了特色产业品牌,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农村创业创新与特色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案例: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引导返乡下乡在乡人员从事梅花鹿养殖、加工、营销和休闲旅游,设立鹿产品创业一条街,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创业者创业活力。全镇从事鹿产品经销业户达到513户,其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开办的经销处224户,鹿产品经纪人发展到2100多人,年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鹿产品交易总额达2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梅花鹿产业发展。

模式五:“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型”

主要是围绕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加速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重组,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其主要特点有三点:

一是电商聚集融合

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供电商服务,吸引生产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实现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案例:福建安溪弘桥智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通过免费电商培训,鼓励支持开展电商创业,以电商服务聚集生产企业和创业者,形成了“电子商务+仓储服务+商品集散”的运营模式,吸引了茶叶、铁艺、鞋服和休闲食品产业等众多规模企业和一大批创业者入驻园区创业。

二是休闲旅游带动融合

案例:四川郫都区青杠树村遵循“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理念,以川西民居特色为主基调,规划建设9个聚居组团、共9.7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居,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产业培育、公共配套、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建设幸福美丽乡村,成为成都及周边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三是行业横向融合

案例:成都坊田•天空农场立足楼顶平台,发展绿色循环都市农业,既利用了城市楼顶平台的优质资源,又拓展了农业的观光科普体验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本文来源自农业农村部网站,有删改)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创业者双创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