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园林植物蚧壳虫调查及其防治

2018-06-29 06:32郭亚君
陕西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紫薇若虫西安市

郭亚君

(西安市园林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04)

随着生态城市的创建,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园林植物种类和数量也日趋上升,绿化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园林植物受到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却在逐年加重,尤其是蚧壳虫。蚧壳虫是园林植物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其个体小,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扩散速度快,是目前常见、易成灾且难以控制的园林害虫。此类害虫,多聚集在植物的嫩梢枝叶果等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严重时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还能引起煤污病污染环境。该类害虫常分泌蜡质形成介壳,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1-4]。笔者对西安市主要蚧壳虫种类、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1 调查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西安市城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道路、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小区、各大院校等区域,共选取调查区域19个,其中绿化道路4条(北二环朱宏路段、辛家庙绿化带、团结西路、环城北路),公园6所(兴庆宫公园、环城公园、丰庆公园、城市运动公园、长乐公园、永阳公园),绿地4处(大雁塔景区、大明宫景区、曲江景区、青龙寺景区),高校5所(西北大学、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石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再在每个区域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样株20个,逐株调查。调查时记录园林植物蚧壳虫的寄主、危害部位、危害程度,并拍照、采集标本,带回实验室,参照相关图谱[5-7]进行分类鉴定。

按照蚧壳虫危害程度划分等级,共分为5级(代表符号0、Ⅰ、Ⅱ、Ⅲ、Ⅳ),分级标准为[4]:

0级:无蚧壳虫发生。

Ⅰ级:有蚧壳虫发生,但不影响园林植物植物生长。

Ⅱ级:蚧壳虫数量较多,影响园林植物生长,但不影响园林观赏效果。

Ⅲ级:蚧壳虫大面积发生,影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引起煤污病。

Ⅳ级:蚧壳虫大面积发生,导致园林植物死亡,并开始向周围其他植物转主。

2 结果与分析

2.1 蚧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

经调查,西安市园林共有蚧虫7科17种(表1),主要危害树木枝、干,危害树叶的种类较少,危害的植物几乎涉及所有调查种类。

表1 西安市园林蚧壳虫种类及其危害程度

2.2 主要种类及危害情况

经调查,可给西安市园林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蚧壳虫有5种,即草履蚧、紫薇绒蚧、日本壶链蚧、白蜡蚧和黄杨并盾蚧[5-8,11],它们的危害率一般90%~100%,不同种类危害时期不同,草履蚧危害较早,主要在2-5月,其它主要在晚春至秋季;它们除直接给植物体造成伤害外,还诱发疾病,造成更大损伤(表2)。

表2 主要蚧壳虫发生规律及危害期

2.3 蚧壳虫危害原因

2.3.1 植物种类比较单一 西安市较为单一的植物种类可为某一种的蚧虫发生提供良好的环境[5]。如西安市的主要街道上的绿篱,60%以上是小叶女贞,造成为害小叶女贞的白蜡蚧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冬季和春季,白蜡蚧产生的蜡棒布满整片绿篱。

2.3.2 外来苗木检疫松懈 在调运苗木的过程中忽略了植物检疫的重要性,没有严把检疫关,从源头带来许多病虫害。尤其是紫薇,在各大公园、绿化道路紫薇绒蚧的危害程度严重。每年7、8月份紫薇的枝干上布满了蚧虫,严重的造成煤污病,影响景观效果。

2.3.3 病虫害防治长期未受重视 一些单位由于管理和经费等原因,病虫防治未受到重视或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一些虫害发生面积逐步扩大、危害逐渐加重,如在兴庆宫公园,日本壶链蚧寄主竟达到30种以上,由于该蚧虫繁殖快,造成园内大量植物枝叶枯死或整株死亡。

2.3.4 防治措施不当 由于对蚧壳虫发生规律了解不清楚,无法选择最佳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期,防治技术与措施不到位,常常造成蚧壳虫大面积危害。该类害虫分泌蜡质形成介壳,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因此掌握这类害虫的防治时期特别关键,必须在若虫期(没有形成介壳之前)防治效果最佳。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加强植物检疫

蚧壳虫可通过苗木远距离传播,在购置苗木和繁殖苗木时,一定要选用无虫苗木,以防该类害虫传播蔓延,这是控制蚧壳虫发生的重要环节。

3.2 加强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促进植物健壮生长,提高抗御和防治病虫的能力。合理修剪整枝达到通风透光,抑制蚧壳虫的危害。及时清洁园圃,收集带虫枝条,将植株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来年的虫口密度及数量[9]。

3.3 物理防治

3.3.1 潜所诱杀 利用草履蚧下树产卵的习性在寄主植物上束草诱集,待害虫下树完后将束草解下加以处理,可杀死大量草履蚧。

3.3.2 树干阻隔法防虫 在每年初春草履蚧开始孵化时期,在寄主植物(樱花、红叶李等)距离地面50 cm处缠胶带纸阻隔蚧壳虫上树危害,由于胶带纸光滑,若虫无法爬上,可对被阻隔在胶带纸以下的若虫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3.3.3 树干涂白 冬季对紫薇、红叶李、樱花等进行涂白,防治紫薇绒蚧、草履蚧、桑白盾蚧等。涂白剂配方为石硫合剂0.5 kg、生石灰5 kg、食盐0.5 kg、水40 kg。

3.4 化学药剂防治

该类害虫分泌蜡质形成蚧壳,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因此掌握这类害虫的防治时期特别关键,必须在若虫期和休眠期进行防治。

3.4.1 若虫期药剂防治 根据各种蚧壳虫的发生规律,在若虫孵化期蚧壳未形成之前,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在西安市草履蚧孵化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紫薇绒蚧一年发生2代,5月中下旬是第1代若虫孵化期;日本壶链蚧一年发生1代,孵化期在5月上中旬[10]。因此,应针对不同蚧虫选择其孵化期进行化学防治。药剂有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

3.4.2 休眠期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对寄主植物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对于发生严重的白蜡蚧、日本壶链蚧和紫薇绒蚧等蚧虫,用刷子刷除越冬虫体结合涂抹石硫合剂进行有效防治。该方法已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3.4.3 提高施药效果的方法

(1)钻孔注药法

在树杈以下钻孔,按照每胸径10 cm注射10 ml树虫一针净,防效在82.36%。此法在北二环防治栾树上的角蜡蚧取得了很好效果。

(2)注射法

用40%氧化乐果针刺法防治小叶女贞桑白盾蚧。在小叶女贞茎基部注射40%氧化乐果100倍液至木质部,到药液流出为止,然后换位注射,每次4~5针,3 d注射1次,共4次,可杀死若虫及成虫。

3.5 保护和利用天敌

蚧壳虫的天敌种类较多,捕食性天敌有多种瓢虫、草蛉、花蝽等,寄生性天敌有多种寄生蜂等[5]。对于这些天敌我们应加强保护,在化学防治时尽量采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或者使用高毒农药的无害化施药方法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 潘建芝,刘克州,李艺.园林植物蚧壳虫的发生趋势及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0(1):61-62.

[2] 覃连红,谢彦洁,黄艳花,等.南宁市绿化植物介壳虫的发生及为害调查初报[J].广西植保,2009(2):16-18.

[3] 激丽莉,李学营,蔡海燕,等.石家庄园林植物蚧壳虫种类调查初报[J].河北农业科学,2015(2):56-58.

[4] 李寿冰.潍坊市区园林植物介壳虫种类调查与综合防治[J].北方园艺,2010(3):152-154.

[5] 徐公天.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3.

[6] 徐公天,杨志华.中国园林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7] 杨子琦,曹华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 何允恒,陈树椿.北京市园林介壳虫调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6(1):103-107.

[9] 王玉英.蚧壳虫的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9(6):48-49.

[10] 惠兴茂,薛小娟,刘丽娟,等.日本壶链蚧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园艺,2011(19):43-45.

猜你喜欢
紫薇若虫西安市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紫薇花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游紫薇洞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