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城》的哲学思考

2018-06-30 06:18张秀娟
卷宗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围城哲学思考

摘 要:《围城》深刻分析了处于东西方文化急剧交汇期的知识分子方鸿渐,在时代和软弱个性的双重影响下,一步步走进求学围城、情感围城和婚姻围城之中,备受折磨。方鸿渐的围城是世人的一面镜子,值得世人深入思考,以免深陷自设的围城之中。

关键词:围城;哲学;思考

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围城》中以方鸿渐为代表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多因克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从而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围城”境地中。这“围城”就如书中所描述的那个铺屋后的破门“好像有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原来什么都没有”[1]P179。

1 求学“围城”

方鸿渐身处的那个时代是东西方文化急剧交融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方鸿渐在两种文化的糅合冲突中找不到可以安身立命的归宿,只能痛苦而麻木的奔突、挣扎、甚至沉沦。”[2]一方面他保留着那个时代文人所剩无几的善良和自尊,另一方面他又追求西方文化中的个性解放,满足自我。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他,变得懦弱、犹疑和胆怯。他软弱多欲的性情,使他的一生尽在自设的围城中纠结挣扎,虽然不幸,却是咎由自取。他出国求学时,整日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到了快毕业时,又觉得就这样回国,没有文凭太没有脸面,本来买假文凭是件非常可耻的事情,却被他说得冠冕堂皇,竟以孔孟来为自己辩护,认为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标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离不开这个学位”,他费尽心思搞到文凭后又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免不了良心的谴责,但当这张文凭在自己回国时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荣耀时,顿时觉得身心膨胀,人格也变得高大起来。但他对这张文凭始终是心虚的,所以后来高松年狡猾地借此故将他降为副教授,他反而是心存感激地默认了。他因贪于玩乐而为自己设置的文凭这座“围城”不知道让他经受了多少良心上的波折。

2 情感“围城”

不惟求学,他在感情上亦是如此。他与苏文纨的那段感情亦是他自己建造的一座围城,在这座围城里,他尝到的更多的是身不由己的痛苦。文中他和苏文纨在船上分别之后,方鸿渐意欲找苏文纨时,这样写道:“自己答应过去看她,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1]P44由此可见,方鸿渐在进入这座围城前,并非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处境,明明知道其中的利害,却无法以此克服自己无聊的心绪,他就这样放任自己走进了自设的围城。他与苏小姐的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尾。苏文纨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却利用爱情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固然可耻,但至少她对方鸿渐的情是真的,但方鸿渐为了让生活不再无聊,而去亲近苏文纨,但他自己很清楚他不爱苏文纨,也不可能接受她的爱,仍然继续交往下去,迟迟不肯表明自己的决择,如此看来,岂不是比苏文纨更为可耻?只因自己的无聊,而白白扰乱别人的生活和心情,同时也让自己陷入无穷的烦恼之中。她每次对苏文纨做了亲昵的举动,过后都懊恼不已。那次在苏家,他禁不住抚摸了一下文纨的手背,回去的路上就开始反思了:“那时候不该碰苏小姐的手,应该假装不懂她的言外之意的;自己总太心软,常迎合女人,不愿触犯她们,以后言动要斩截些,别弄假成真。”[1]P54但这些反思和教训终究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他仍然是那个“心软”的他。旧历四月十五的那天夜晚,他答应和苏文纨一起赏月夜话,正如书中所说“暮春早夏的月亮原是情人的月亮”,而且当他看到苏小姐月夜盛装,将他领到六角小亭时,他也意识到了“这情势太危险,今天不该自投罗网,后悔无及。”但当他偷看到了苏小姐月光下的美丽,又忍不住说了一句特别暧昧不清的话“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了!这月亮会作弄我做傻事。”这样的话一出口,那么,苏文纨提出吻她可谓恰合此情此景。方鸿渐吻她之后急著要逃,似乎这一切都怪文纨的有意安排,其实稍稍一想,全是咎由自取。有心去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却无意承担应有的后果,最后让别人沉入爱情,而自己又想仅以一封道歉信而抽身离开。这也难怪文纨盛怒之下向表妹唐晓芙控诉方鸿渐的种种丑行,从而导致自己痛失真爱,所谓玩火者必自焚,他自己建造的围城,那这座围城的悲剧的结局,即使再痛,他必须承受。

唐晓芙是个清纯不染世俗的女孩子,方鸿渐第一眼看到她,就确定她才是自己的真爱。但与此同时,他又在忙于与苏文纨的周旋,既体会着苏文纨的默默温情,想逃脱却又不敢走开,又热烈地追求着唐晓芙,从而自陷围城的窘境,眼睁睁地看着真爱从自己身边消失。唐晓芙同样有着围城心理。她很清楚表姐和方鸿渐的关系,但她坚信自己决不会爱上方鸿渐,她认为爱情是曲折而伟大的,绝非那么简单。然而同时她又对表姐的行为十分生气:“方鸿渐又不是她的,要她这样管着,表姐愈是这样干预,自己偏要让他亲近。”然而就在以后的交往中,她不知不觉爱上了方鸿渐。后来就在她知道方鸿渐的丑事时,内心依然是十分矛盾的,她决定和方鸿渐分手,可就在他要走的时候,“恨不能说:‘你为什么不辩护呢?我会相信你!”。试想,当方鸿渐在见到唐晓芙的第一眼就想着死心塌地地追求她而早早地和苏文纨表明态度,苏文纨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恼羞成怒向表妹痛斥方鸿渐,那他的真爱或许就能挽救。也或许唐晓芙最后不是那么矛盾而勇于将心里的话讲出来,耐心地听方鸿渐的解释,或许结果会很美满。人心自设的围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一段真爱。

3 婚姻“围城”

在遭受事业和爱情的打击之后,方鸿渐渴望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他想走进一段婚姻,组建一个家庭,恰恰这时身边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孙柔嘉。其实,小说中很少有关于方鸿渐如何爱孙柔嘉的描述,而方鸿渐也是糊里糊涂地走进自己设置的婚姻的围城的。他并不爱孙柔嘉,但当他听到范小姐说陆子潇和孙柔嘉要好时,“又刺心难受”,明明是自己内心软弱矛盾,反而将原因归结为“这全是辛楣不好,开玩笑开得自己心里种了根”,或许,他到最后都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爱不爱柔嘉,也始终不明白自己的婚姻何以会走向破灭。婚后,方鸿渐感慨孙柔嘉的变化,再不似从前的柔弱、温顺,但仔细想一想,方鸿渐又何尝真正了解过她呢?就这样,为了寻求家庭的温暖,他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婚姻的围城,然而因为自己并没有为婚姻做好准备,所以没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婚姻,那么他婚后的痛苦和婚姻的破灭是不言而喻的。孙柔嘉也应该为这座婚姻的围城负责,当初是她在鸿渐面前撒谎说她和鸿渐的谣言已经传到了父亲的耳朵里,又在李梅亭和陆子潇面前故意拉鸿渐的右臂,致使鸿渐毫无退路,只得挺身将错就错。但他用计诱使鸿渐进入婚姻之后,却没有用心与鸿渐一起经营好这段婚姻。两个人进入婚姻的围城后,发现婚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样子,却都没有为这段婚姻尽心尽力,最后两人也只能自食其果。

“‘围城现象是现代人生的反映,也是整个人类的一种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起因源于人的某种根性——欲望和追求的无止境和难以满足”。[3]人是欲望的集合体,每个人内心都充斥着欲望,因欲望而去追求,一个欲望满足了,紧接着还会有下一个欲望,永无止尽。方鸿渐在求学、爱情、事业和婚姻中不断地追逐着自己的欲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由于自身性情的矛盾性,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围城”,让自己痛苦不堪。人们应以此为鉴,不让悲剧重演。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周呈武,吴燕.展现畸形社会人生的困境和人性的悲哀——论《围城》的深层意蕴[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2(03).

[3]陆辉.《阿Q正传》、《围城》、《金锁记》人性探究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7).

作者简介

张秀娟(1992—),女,安徽阜阳人,西北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围城哲学思考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围城”内外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