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经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8-07-02 08:27黄文盖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价值

黄文盖

【摘 要】目的:观察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运用到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功效。方法:选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受并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32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16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治疗,组二16例患者施以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成效、House-Brackmann(H-B)分型总分。结果:组二患者的治疗成效、H-B分型总分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在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借助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辅以治疗后,治疗的成效尤为优良,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关键词】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价值

【中图分类号】R8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1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即面神经炎,这一病症的关键特点即脸部表情的肌群产生运动功能型障碍,而临床表现为口眼部歪斜,危害患者的外部形象,还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部分顽固性面瘫会影响到功能。在我国,每年患病的概率即在10万人之中产生49.77例,予以了治疗后,依旧具备10%-25%的患者会留存面神经功能型障碍[2]。文章调研了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运用到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功效,并总结结果如下:

1 相关资料与方式

1.1 相关资料

选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受并治疗的3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参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收入了患者16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1例、5例;患者的年龄最大42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为(37±2.82)岁;组一患者施以常规的治疗。组二收入了患者16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2例、4例;患者的年龄最大44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为(37±3.93)岁;组二患者施以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进行对比发现,P>0.05。

1.2 方式

选出患者患侧的阳白透鱼腰、攒竹、地仓透颊车、颧髎、承浆、水沟、翳风、牵正与两边的风池、合谷等穴位。在辅以消毒后,借助生产厂商是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的0.30mm×40mm与0.25mm×25mm的毫针予以针刺,风池朝对侧施行斜刺,水沟朝鼻中隔朝向施行斜刺,承浆朝上唇朝向施行斜刺,剩下的穴位借助平刺与透刺等,手法都借助平补平泻法,在得气后留存30min。每日予以1次的治疗,单个星期予以5次的治疗,1周即1个治疗周期,总共予以3个治疗周期的治疗。

组二在组一辅以治疗的前提之下施行风池穴刺络拔罐。在针刺的治疗完成后,选出患者两边的风池穴,交叉辅以叩刺的治疗。借助75%的乙醇棉棒辅以消毒,运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起梅花针的针柄,剩下的三个指头体现为握拳形,借助腕处的力量迅速地把梅花针予以3-5次的重叩,规定针尖应垂直予以刺进,快速辅以提针,针眼尽可能地加以重叠,在患者具备细微的疼痛感且穴区位置的皮肤产生渗血后最优,叩刺的频次即70-100次/min。接着,在叩刺点辅以1号火罐的拔罐治疗,应重复辅以2-3次的吸拔,让血液得以全方位流出,留存10min。在予以起罐后,凭借消毒干棉棒对皮肤予以擦洗。每天辅以1次的治疗,单个星期予以5次的治疗,1周即1个治疗周期,总共予以3个治疗周期的治疗。另外,在辅以梅花针叩刺的治疗以前,要告知患者把风池部位的头发清除。

1.3 疗效评测

记录两组在治疗前后的H-B分型总分,Ⅰ级:0分且正常;Ⅱ级:1分且轻型;Ⅲ级:2分且中型功能产生异常;Ⅳ级:3分且中重型功能产生异常;Ⅴ级:4分且重型功能产生异常;Ⅵ级:5分且全部麻痹。

记录两组在治疗后的治疗疗效:治愈:面部表现全部消除,全部部位回归正常,H-B分型即Ⅰ级;显效:表现大多消除,要细致观测才会看出面肌产生异常,H-B分型即Ⅱ级;有效:表现局部消除,静止期间外表大体上回归正常,微笑期间患侧口角轻型下垂或是眼睑关闭较缓,H-B分型即Ⅲ-Ⅳ级;无效:表现没有改善,H-B分型即Ⅴ-Ⅵ级。

1.4 数据统计学调研

凭借SPSS17.0一类统计学软件统计并调研相关的数据,频数及百分比(%)运用到显现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运用到展现计量资料,统计指出P<0.05时,具备其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比照两组治疗疗效 组二治疗后治疗疗效好于组一,P<0.05;详情如表1。

2.2 比照两组治疗前后H-B分型总分 组一治疗以前H-B分型总分比照组二,P>0.05;组二治疗后H-B分型总分好于组一,P<0.05;详情如表2。

3 讨论

当代医学指出了,周围性面瘫的患病机制是病毒感染,受寒或血管受压而引起,治疗原则是减轻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如病毒感染需抗病毒[2]。中醫学指出了这一病症归属至“口僻”、“口眼部歪斜”等范围之中,患病即脉络空洞、营卫失和等外邪侵入身体之中的阳明等经络,使得经气受阻、经脉失和、面部肌肉产生瘫痪。针灸即对这一病症予以治疗的首要方式,具备成效较优、并发症产生的概率较小等优点[3]。然而,对于针灸方式的选取与刺激总量的多少具备争论。

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辅以针刺的治疗,联合梅花针刺络拔罐,具备较优的成效。风池穴处在枕骨之下乳突后部的凹陷之中,凹陷类池,即足少阳胆经,即足少阳胆经及手少阳阳维脉、三焦经、阳跷脉融合的穴位,这一穴位能够去风清目,即治风的关键穴位,还是对面瘫辅以治疗的关键穴位[4]。梅花针对人身体的皮部辅以叩刺,借助皮部-孙脉-络脉-经脉的总体功能,激起经气,调整脏腑之中的气血,促使身体功能回归正常[5]。对风池穴辅以梅花针,刺穿这一穴区的皮肤,放走血液后辅以拔罐的治疗,即强通的方式,能够促邪外出,达成治疗病症的目标。

此次研究结果指出了,运用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的组二,其治疗后的治疗成效、H-B分型总分,好于运用常规治疗的组一,P<0.05,符合陈茂华等[6]研究结果。在此次试验研究中,组二总有效率为100%,考虑与样本量小有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增加样本量,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在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借助风池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辅以治疗后,治疗的成效尤为优良,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刘春雷,王跑球,罗伟,等.电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1):70-73.

孙梦娟,孙晓伟.鍉针巨刺法配合半刺法治疗孕妇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12):1511-1512.

吴洪阳,张艺,周朝进.面部透刺电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78-81.

贾莹梅,高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8):1147-1149.

梁丽嫦,莫秋红,廖建琼,等.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6,22(4):110-114.

陈茂华,朱迪海.尼莫地平对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周围性面瘫及听力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5):681-683.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