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粪竟然可以富国!

2018-07-03 02:42梦洁
奥秘(创新大赛) 2018年1期
关键词:瑙鲁鸟粪磷酸盐

●梦洁 编

在我们的观念里,牛粪、马粪、猪粪甚至人粪都可以作庄稼的肥料,唯独没听说过鸟粪有什么用途,那些鸟儿拉的鸟粪似乎太少了。其实在人类历史上,鸟粪曾经作为重要的肥料,还有一个国家还因为鸟粪而富裕,人们甚至还因为鸟粪发动过战争。

小贴士:

瑙鲁地图清楚地描述了瑙鲁的概况—— 一个孤岛,很小很小的孤岛。岛的中心有无数鸟粪,一堆机器在那里开采。左下方的位置是瑙鲁的机场,而天空中飞翔的就是带给他们数以万计美金的海鸟。并不是说鸟一拉,那东西就可以卖,而是需要沉积千百年,凝固成类似土一样的东西,才能成为一种有机矿藏。据说它的价值曾经可以和黄金媲美,这种鸟粪里面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有多种用途,其中一种有机酸最为名贵。

鸟粪使农作物产出提高3倍

要了解鸟粪的重要价值,就要从南美洲的一个国家——秘鲁说起。 秘鲁是土豆的故乡,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的秘鲁原住居民都以农业为主。他们的农业非常发达,这主要得益于秘鲁人都知道利用一种天然的肥料:鸟粪。秘鲁有非常丰富的鸟粪资源。在秘鲁南部海岸外二十多千米处,有三个花岗岩岛屿。岛上寸草不生,主要“居民”是几种海鸟。因为海岛附近有丰富的鱼群,海鸟捕鱼而食,以此为生。海鸟在群岛上生活了数百万年,久而久之它们在海岛上留下了厚达45米的粪便层。这让海岛散发出一种恶臭,人很难接近。

鸟粪虽然难闻,但风干后的鸟粪却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肥料。根据科学家的分析,鸟粪中含有15%的氮元素,10%的磷元素,还有50%以上的有机物。我们知道,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肥、磷肥等有机肥料。可是,氮元素和磷元素必须以离子状态而不是以原子或分子状态存在时,农作物才能吸收。比如空气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氮元素,氮气在空气中的成分约占78%。然而由于两个氮原子组成一个氮分子,氮分子内部的化学键非常牢固,要打开这个化学键,使氮元素成为离子状态,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农作物根本不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即使用科学的方法改变氮气,也由于制造成本过于昂贵而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土壤中也含有硝酸盐以及磷酸盐等物质,可惜细菌早早地把它们分解了,农作物难以吸收到充足的氮元素和磷元素,所以最好能够从外部给农作物添加肥料。

当时,19世纪的欧美国家还没有发明化肥,但是人口在快速增长,特别是欧洲的人口压力很大。虽然当时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但农业还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不了人口的吃饭问题,一切都免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就需要提高土壤的肥力,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就需要施肥。当时最好的肥料就是秘鲁的鸟粪,因为经验已经证明,用秘鲁的鸟粪作肥料,农作物的产出可以提高至少3倍。

欧美国家需要大量的鸟粪,而秘鲁又有丰富的鸟粪资源并且处于垄断地位,这样秘鲁就可以提高价格对欧美国家出售鸟粪。据统计,在40年的时间里,秘鲁就出口了1300万吨鸟粪,这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为了利益,西方殖民者还曾与秘鲁人打了一场战争。

鸟粪战争

南美太平洋战争,又称硝石战争、鸟粪战争,是1879-1883年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沙漠硝石、鸟粪产地的战争。最终智利获胜,玻利维亚和秘鲁被迫割地。此战过后,玻利维亚失去出海口,成为内陆国。

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三国的交界之处,有一片名为阿塔卡马的沙漠。因为它贫瘠、寸草不生,所以在殖民时期从未划分其归属。然而在发现了大片的鸟粪石和硝石矿藏后,后者是火药的重要原料,三国都开始对这里虎视眈眈。

秘鲁和玻利维亚加起来都不是智利的对手,况且那俩小国本身就理亏,智利又有英国撑腰,所以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智利都占了上风,大获全胜。因为鸟粪和硝石,玻利维亚泪别出海口,不过一百多年后的今日,玻利维亚每逢“海军节”,仍郑重其事地演练海军,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以陆地为活动舞台的海军了。

智利同时面对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军事压力,毫不畏惧。智利海军先声夺人,封锁了玻利维亚和秘鲁的海港。1879年10月,智利海军与秘鲁海军展开了南美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决战,智利海军摧毁了秘鲁主力铁甲舰“胡阿斯卡号”。至此,智利彻底拿到了制海权。智利陆军也没有闲着,7000名智利士兵在6艘军舰的护送下,在伊基克要塞附近登陆。联军虽然拼死抵挡,但武器低劣,战法老旧,印第安士兵们挥舞着弓箭矛斧也参加了战斗。在这场不对等的屠杀当中,智利大获全胜。随后,智利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也打败了玻秘联军。

鸟粪富国

瑙鲁共和国在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是一个神话般富庶的岛国。岛上椰树婆娑,只有海鸟飞翔,没有蛇虫的骚扰,环境优美恬静。岛民的生活悠闲富裕,无虑失业,不愁吃穿,他们住在依山傍海、绿树环抱的别墅中,家家拥有小汽车、冰箱、彩电、空调、电话等现代化生活用具。孩子上学不仅不用交学费,政府还发给零用钱。大人由政府安排工作,赚了钱不必付税,看病吃药全部免费……

这一切怎么来的?鸟粪!

瑙鲁是大洋洲最小的国家,面积仅22平方千米,环岛一周仅19千米,即便步行,周游全岛也只需半天时间。

20世纪以前,瑙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岛民们以捕鱼猎鸟为生,倒也自在。惟一遗憾的是岛上的水总是咸的,只好整天喝椰子汁解渴。但有一天,岛上一块有纹理的石头被一名海员作为礼物,送给一位澳大利亚朋友。有一位好奇的英国公司职员偶然看见了它,便剥一小块去化验,竟发现它是品位很高的磷酸盐矿石。

原来瑙鲁曾是海鸟云集的地方,日积月累,堆积起一层层的鸟蛋和鸟粪,经过漫长的成矿作用,变成了磷酸盐矿。整片土地上几乎都覆盖着厚达10米的磷酸盐矿,总蕴藏量约达1亿吨!而且磷酸盐矿的纯度高达84%,难怪岛上的水都是咸的,以致蚊虫无法生存。

瑙鲁因磷酸盐矿的发现,顿时身价百倍,只要掘土出卖,就能换回大量外汇,真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宝岛。瑙鲁从1907年开始采掘磷酸盐矿,年产量达2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五大磷酸盐矿生产国。每年出口的鸟粪为瑙鲁人带来了上亿美元的收入。因为人少,人均国民收入遥居亚太地区之首,使人人都成了富翁。

因为鸟粪带来的巨大财富,瑙鲁人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吃进口的面包、牛肉,餐餐大鱼大肉。没有淡水,就大口喝啤酒。如今的岛民,个个腰圆体胖,营养过剩。糖尿病成了他们新的烦恼,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此病。为此,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位“节食”官员,指导国民的健康与生活。

这些岛民幽默地说:“我们是快乐的胖子富翁,就住在处处鸟粪的天堂里。”

瑙鲁人当然也明白,一旦磷酸盐矿挖尽,好 日子 便不长久了。政府早已未雨绸缪,每年把50%的磷酸盐矿收入用于海外投资,作为资源枯竭后的谋生资本。如在墨尔本市买了一块比本国还要大的地皮,投巨资建立一座52层的大厦,用来出租。为大厦取名“瑙鲁之家”,但外人把它戏称为“鸟粪塔”。

政府为了今后的谋生,还积极发展农业、工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办起了航海、航空、造船、捕鱼、金融、旅游等事业,让人们学会各种本领,以便将来都有较好的谋生之道。为了整治国土,用垃圾填平已挖空的矿坑,在上面试种果树、蔬菜,发展农业生产。

猜你喜欢
瑙鲁鸟粪磷酸盐
110 k V复合I型绝缘子鸟粪闪络影响因素研究
镁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回收污水中磷酸盐
鸟粪传奇
最小岛国:走遍全国只要两小时
“鸟粪”能让国家暴富,也能让国家毁灭
A close look at Nauru’s ecosystem
瑙鲁曾被列强争夺上百年
指责澳媒“干政”,瑙鲁拒其入境报道
每天六勺南瓜籽护心脏
西班牙人除鸟粪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