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守住好山水,盼来好日子

2018-07-04 10:36龚正清
重庆与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菩提长寿景区

□ 文/龚正清

刚刚过去的2018年“五一”小长假,旅游消费提亮长寿经济,40余万人次到这儿“打卡”,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双双走高。

经济成果的背后是旅游转型升级的作用力—从提供一般消费的“去旅游”到满足更好消费体验的“优旅游”,从生存意义上的“种农田”到产业升级的“卖风光”,从算景区的“小账”到算群众致富的“大账”,长寿区已由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不仅带给人们诗与远方的美好,更让乡村振兴战略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从“去旅游”到“优旅游”

大数据显示,国人现在越来越舍得在旅游上花钱。旅游消费的升级意味着旅游品味升级,最直接的动力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品质埋单。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旅游创造美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长寿区的风景为何独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品质好。

长寿菩提古镇

近年来,长寿旅游紧紧围绕“三地一中心”发展战略,依托“天赐长寿湖”“菩提长寿山”“滨江长寿谷”三大百亿级景区,以长寿文化为核心,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将长寿打造成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第一站、重庆寿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和人人向往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定慧寺

洲晟·东篱田园

随着旅游规模由小到大、布局由分散到聚集、业态由单一到丰富、思路由传统到创新的转型发展,每一个可圈可点的变化都是品质升级的最好印证。

长寿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核心文化资源为:一核心(养生长寿文化)、两枢纽(以佛教禅宗文化为内涵的菩提山、以水电文化为核心内涵的长寿湖)、三贤人(巴寡妇清、谯定、还珠楼主)。

打造过程中,长寿将文化内涵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不断挖掘“长寿文化”,并将“长寿文化”的内核注入天赐长寿湖、菩提长寿山、滨江长寿谷三大百亿级景区的打造全过程中,使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实现有机融合,让长寿真正成为“人人向往”的休闲旅游胜地。

长寿湖景区独辟蹊径,将“长寿文化”“水电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景区开发建设,以“运动、浪漫、养生”为主题,深度融合“爱情、家业、事业、生命”等长寿文化载体,长寿湖百寿园、百岁园等景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精品。景区成功举办了郁金香展、风车节、龙舟赛、铁人三项赛、菊花展、马拉松等活动,树立起长寿湖特有的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助推天赐长寿湖蜚声中外,快速跻身川渝旅游市场前列。

在国家4A级景区—菩提山文化旅游区,菩提寺、菩提圣灯、菩提广场、菩提山印、万寿天梯、摩崖石刻……中国传统养生长寿文化、佛教养生长寿文化与长寿本土养生文化相互交融,游客畅游其中,如同享受了一顿丰富无比的文旅大餐。长寿三贤园正在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再添一景。

漫步滨江长寿谷,置身定慧寺,触摸长寿历史文脉,遥想昔日古刹巍峨、钟声悠扬的盛景。在长寿三倒拐历史文化街区,徜徉在明清特色的小青瓦房街市中,沿着5000余级石梯依山而上,在古朴典雅的风景里感受长寿历史的韵味悠长……

从“去旅游”到“优旅游”,长寿旅游结出丰硕成果。2017年,长寿区接待游客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分别增长10.4%、12%,旅游业正逐步成为长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从“种农田”到“卖风光”

每逢周末,前来长寿大洪湖游玩的重庆主城、四川邻水等地游客大幅增加。在洲晟·东篱田园,赏自然美景、品生态美食。暖阳天,携手漫步浪漫花田、采瓜摘果,或懒坐露台听风观雨、休闲垂钓,日子过得香甜;阴雨天,村里笼罩着一层薄雾,小桥流水人家,古井亭台篱笆。一栋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农家房屋装修一新,青瓦、白墙,雾中更增添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感,让人如同置身蓬莱仙境……

现在的长寿农村,守住好山水,盼来好日子,旅游业成为了惠及全民、美好生活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种农田”变为“卖风光”,把“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全域旅游改变了乡村容颜。

长寿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

一是山地生态,主要有明月山、五华山、黄草山、五堡山等;二是水域风光,主要有长寿湖、大洪湖、龙溪河、桃花溪等;三是乡村田园景观,主要有现代农业园区、沙田柚园区、清迈良园、田园乐温等;四是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主要有东林寺、葛兰秦家古寨、但渡楠木院等;五是乡村旅游商品丰富,如沙田柚、血橙、有机鱼、鱼面、血豆腐、清迈大米、洪湖高粱酒、付河竹席等;六是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主要有海棠唢呐、义和锣鼓、石堰荷叶等。

长寿菩提山

如果说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那么乡村旅游则是最关键的一枚棋子。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农村环境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格”更高,“面”更大,发展旅游有取有舍,取的是山水田园一体,山中有田、田中有院;舍的是一切破坏村庄整体风貌的行为。

作为景区旅游的有效延伸,近年来,长寿区委、区政府着力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充分挖掘各地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内涵,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目标,打造“长寿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全域推进、特色制胜,实现城乡建设、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的融合发展,邻封十里柚乡·百里花海乡村生态观光园、洪湖 香悦动村、新市田园乐温、云台清迈良园等乡村旅游项目相继开园迎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从景区“小账”到致富“大账”

5月8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在长寿区主持召开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到吃透上情、掌握实情,精准发力、形成合力,推动重庆乡村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什么是实实在在的成效?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对乡村振兴成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脑袋富起来,口袋鼓起来。

近年来,长寿区通过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服务,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力度,促进项目进展迅速,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如重庆清迈农业有限公司实施的1.65万亩田园综合体项目,由清迈良园、云涧山水、明月源乡三部分构成,预计投资8亿元。在已建项目的基础上,强化升级打造,进一步完成旅游标识标牌、田园学院农耕文化体验场、童心湖、缘梦亭、山景花园、露天烧烤等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功能更加完善,现日均接待游客300人左右,月收入50余万元。此外,还将按规划开展云涧山水项目建设,现已完成50亩思乡湖和游步道的基础建设。

“乡村旅游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与品味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化有机结合,不仅能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感受农业文化,还能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长寿区相关负责人说,从重庆主城出发,坐高铁只需半小时即可到达长寿,再加上依托长寿湖、长寿菩提古镇、长寿菩提山三大国家4A级景区,长寿发展乡村旅游拥有很大的优势。

“这是我们打造的四季花果采摘园,以后月月有花开,月月有果采!”走进目前已初步建成的休闲观光体验区—“ 香悦动村”,这里打造的四季花果采摘园时下日本芝樱、美女樱、石竹开得正好。负责人李建成介绍,以后这里还将种上欧洲月季、西洋杜鹃等花卉,以及李子、柑 等果树,以后不管何时来这里都可以赏花摘果。

有意思的是,景区还打造“花海创意迷宫”,采用中国太极八卦图与天干地支的文化内涵,与四季色彩分明的木本、藤本花卉植物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形成随时令、节气变化而呈现不同景观和线路的迷宫。李建成说:“相信以后会吸引大量游客游玩体验;同时,更是促进附近村民就业,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接下来,长寿区将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做精乡村旅游业。到2020年,建设特色旅游镇5个、特色旅游村15个,培育乡村旅游规模经营主体16个,打造乡村休闲体验基地6个,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叫响“长寿人家”乡村旅游品牌。

图片/长寿区旅游局提供

长寿沙田柚

香悦动村

清迈良园

猜你喜欢
菩提长寿景区
长寿秘诀
长寿的5个“微条件”
惊蛰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菩提之心
白玉菩提和菩提根有什么区别?
世界最长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