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宇航局长,怎样影响了美国航天?

2018-07-05 10:33
太空探索 2018年7期
关键词:尔登佩恩布里

2018年4月,美国宇航局(NASA)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位外行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府航天机构,美国宇航局局长的人选一直受到国际航天界的重视。回顾美国宇航局的宇宙探索历史和它的13位局长,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故事——有时候,搞航天不但需要科学头脑,还要懂得利用政治和商业气氛。

詹姆斯·韦伯:美国载人航天的开创者

文/迟惑

▲詹姆斯韦伯可能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NASA局长

作为美国宇航局的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领导美国宇航局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阿波罗登月的绝大多数技术准备工作也是在他任内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韦伯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任美国宇航局长,证明了即使在这种高水平学术机构中,外行领导内行也是可以做好的。

神转折是如何出现的

韦伯在成为美国宇航局长之前,在美国青年从政的标准人生轨迹上运行。他先后经历了读大学、当兵、给议员当助手、从商等生涯,然后进入总统幕僚机构,担任过杜鲁门政府的预算办公室主任和副国务卿。到这里,我们仍然无法看出韦伯会和美国宇航局有什么交集。但是在1961年2月,肯尼迪任命韦伯出任美国宇航局局长。这样的神转折是如何实现的?

其实韦伯本人当初并不是很情愿担任宇航局长。他在回忆录中说,应该由一名工程师或者科学家来领导美国宇航局。但是肯尼迪坚持认为,美国宇航局局长这个职位对政治素质的要求超过对科学知识的要求,所以韦伯才是合适的人选。韦伯后来对记者说:“我想这将开启我的另外一种人生模式。我或许不是担当这个职务的最佳人选。我不是那种懂得火箭和航天的人,其他人或许更好。”

但是肯尼迪不但需要这个机构去玩转科学,更需要它能够处理好国家利益和国际政治问题。韦伯虽然不是科学技术专业人员,但他有着非常相关的职业经历。他对美国的上层政治和战略活动有着足够深刻的认识。在离开政府部门之后,韦伯还有从商的经历,在麦道飞机公司担任过负责人。这或许是肯尼迪看中韦伯的重要原因——一个阅历丰富又接触过高技术产业的聪明人。

不得不说,这位后来横死街头的总统对于航天事业本质的认识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韦伯虽然是政府官员出身,但他在航空企业的从业经历让他认识到,不能简单地把航天作为政治工程来看待,航天首先是科学。他坚持要在载人航天飞行和科学任务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不但要为国家政治声望服务,还要为增强美国在太空中的存在服务,为宇航产业服务。韦伯在回忆录中说,他告诉肯尼迪:“如果让我来当局长,我不想搞那种一次性的项目,我要做那种为美国取得平衡的工作。”

从不安到大喜过望

对于科学界来说,韦伯这个外行人入主美国宇航局,多少带来了一些不安。科学家们希望新的局长至少应该对空间科学有兴趣,有意愿去推进各种航天计划。没过几个月,韦伯就让他们大喜过望。

韦伯时期最重要的工作当属阿波罗工程。在高峰时期,美国宇航局一度拥有35000名员工,还有分布在全美国的数千家企业和大学为之服务,涉及40万人。这是美国劳动人口中学历最高、素质最高的一批人,他们在韦伯这个外行的领导下,打造了人类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宇航系统之一。在整个人类科技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

作为华盛顿政治圈的内行,韦伯在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总统的支持下四处游说,借助阿波罗计划的政治背景,为美国宇航局弄到了足够的资金和政治支持,把这个松散的科学家联合体打造成了正规化的科学机构。其中,韦伯为了有效推进阿波罗计划,创立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中心,后来发展成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至今仍是美国载人航天的核心机构。

阿波罗计划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工程,它的成就掩盖了美国宇航局的很多其他活动。但需要知道的是,美国宇航局当时也在同步开展一大批无人探测器的研制,包括前往月球、火星和金星的探测器。这为科学家们打开了宇宙的大门。1965年的时候,自称“不是火箭专家也不是科学家”的韦伯就提出,需要研制一种“大型空间望远镜”,而且这应当是美国宇航局的主要工作之一。

到韦伯离任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已经发射了75个科学航天器,探测地球大气、太阳和其他天体,其中包括“水手”系列和“先锋”系列有关的型号体系一直延续到今天。

▲NASA为了纪念韦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下一代空间望远镜

把NASA打造成世界排名第一

韦伯不但注重发挥科学家的作用,还建立了强有力的科学任务管控体系。他甚至还考虑过建设一所美国宇航局大学。在他的鼓励下,美国有关大学的负责人积极响应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计划,公开支持美国宇航局的型号科研和空间探测活动。

韦伯虽然不是科学家,但是凭着天生的敏感性,他能够抓住型号科研中的重点。1967年“阿波罗1号”发生事故后,他对媒体说:“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情迟早会发生的。”他亲自在约翰逊中心主持故障调查和恢复工作,建立了有关责任制和追溯体制。美国宇航局也从此建立起了有关的质量控制和归零制度,最终迎来了“阿波罗11号”的着陆成功。

对内整改是一个方面,韦伯对外积极维护美国宇航局的形象、继续争取支持。在“阿波罗1号”事故之后,韦伯频繁向国会有关委员会说明情况,还利用所有会议场合发挥个人影响力,宣传美国宇航局和阿波罗工程的重要性。作为曾经的预算办公室主任,韦伯在这些场合如鱼得水。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宇航局的形象并没有因为亡人事故而受损,反而被看做是探索型的勇士。

在重视科学的同时,韦伯也没有忘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196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得到情报说,苏联正在研制N-1火箭来执行登月任务。韦伯立刻命令美国宇航局研究“阿波罗8号”在当年进行环月飞行的可能性。这等于是向科学家提出了政治要求。一些人对此感到不满,把N-1火箭戏称为“韦伯的巨人”,意思是说韦伯被苏联人吓到了。

韦伯是个聪明的政客,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把这个局长当好,主要是和前后两任总统保持了亲密关系。没有了肯尼迪和约翰逊,他很难在这个位置上顺风顺水。所以,当约翰逊在越战中搞得焦头烂额、决定不再竞选连任的时候,已经62岁的韦伯也不打算留在美国宇航局总部等着新总统把他赶走。1968年10月,韦伯辞去美国宇航局局长职务,此后没有再出任正式的政府职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韦伯把美国宇航局打造成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宇航局,成就了今日美国宇航局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精神气质。为了纪念他的贡献,美国宇航局用韦伯的名字给下一代空间望远镜命名。这台昂贵的科学仪器已经延期10年、超支数倍,国会却一直予以容忍。这或许是看在韦伯本人为国会做出贡献的份上吧。

责任编辑:夏丹

托马斯·佩恩:雄心勃勃,无奈急流勇退

文/松堂

▲佩恩没有号准尼克松的脉

韦伯的离任,其实已经意味着美国宇航局局长这个活儿不太好干了。但是众多学究们却对此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接替韦伯出任局长的托马斯·佩恩就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始于深海的职业生涯

佩恩的职业生涯不是从火箭或者太空开始的,而是深深的大海。1942年他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潜艇工程师,二战后继续研究深潜技术,还为此获得过奖章。此后他的研究工作指向了更加基础的电子和材料领域。但是,他从来没有进入过美国宇航局。

韦伯辞职后,佩恩被任命为美国宇航局代理局长,几个月后就扶正了。从表面上看,佩恩接过的是一个步入辉煌的机构。美国宇航局正在从“阿波罗1号”的事故中恢复,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对美国宇航局给予大力支持。佩恩也发扬了自己作为一名科学家的本色,把阿波罗计划管理得井井有条。1969年,佩恩领导下的美国宇航局终于实现了肯尼迪的誓言,把美国航天员降落在了月球上。在佩恩的整个任期内,美国宇航局发射了7艘阿波罗飞船,有20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其中14人实施了探月活动,这14人中有12人登上了月球。看上去,佩恩时期的美国宇航局完全是一副黄金时代的样子。

然而辉煌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如果我们翻看美国宇航局历任局长的时间表,会发现佩恩是在任时间最短的正式局长。问题就出在阿波罗计划上。

林登·约翰逊不但接过了肯尼迪发起的阿波罗计划,也接过了他发起的越南战争。前者让美国声望高涨,后者却让美国丢尽了脸。在越南这个泥潭里,美国政府不但扔进去数万大兵的性命,还消耗了无数金钱,让整个国家遭遇困境,让美国社会陷入分裂,舆论界骂声一片。林登·约翰逊眼看连任无望,索性放弃了竞选的努力,把总统宝座拱手让给了尼克松。

公开反对总统意见

▲登上月球的奥尔德林正在搬运实验设备

尼克松上任之后,急于带领美国走出困境。他不但寻求中美和解,也在各条战线上尽力收缩,其中也包括航天。尼克松在1968年12月3日就邀请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查尔斯·托恩斯组织了一个高层科学家组成的称为“航天任务组”。这个任务组提出:不应当建造大型空间站、不急于开展大规模月球探索、不倾向于研制任何行星着陆器和轨道器。这给了志得意满的美国宇航局当头一棒。

佩恩完全没有嗅到这背后的政治空气是什么滋味,就公开发表了反对意见。他拿出苏联的太空成就作为案例,要求尼克松“投入足够资源来追赶苏联的航天成就”。1969年初,佩恩在1970财年预算案时,要求额外拨款1.89亿美元,其中有7000万美元用于加强阿波罗计划,5220万美元用于改进土星5号火箭,6660万美元用于加快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概念研究。

1969年6月,佩恩更进一步,发布了一项“核心计划”,希望在1975年建立一个12人的空间站,1977年完成航天飞机首飞;1977年建成极轨道空间站,1978年建成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站;1977年航天飞机投入使用后,开始建设50人空间基地;1976年建成小型月球基地,1977年建成绕月飞行的空间站。

然而一个月之后,“阿波罗11号”就降落在月球上。这当然是美国宇航局和佩恩本人的颠峰时刻,但也意味着“追赶苏联的科学成就”不能再成为要钱的理由了。

经过反复拉锯,到1971年,尼克松终于正式发布了自己的航天政策。其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持续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佩恩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事实证明,韦伯在政治斗争和预算问题上,确实有着比科学家们更加透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连他这样的人都选择急流勇退,佩恩这样不识时务的学究哪里能在政治大趋势下力挽狂澜呢?

当然,佩恩多少也有些前瞻性。他并没有等到1971年的航天政策发布就辞去了美国宇航局局长的职务,回到通用电气公司担任副总裁。

▲土星5号火箭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了美国宇航局的佩恩继续为美国宇航局的航天计划呼吁。他在1984年接受了里根的邀请,出任国家航天委员会主席。在这个位置上,佩恩领导其他14位资深人士,在1986年发表了一份题为《引领航天前沿》的报告,大声疾呼美国继续推进月球和火星探索。

佩恩在1992年5月4日因癌症离世,只比韦伯晚走了1个多月。看来两人的缘分还不是一般的深。

责任编辑:夏丹

詹姆斯·弗莱彻:打造并拯救航天飞机

文/松堂

▲弗莱彻(右二)和冯·布劳恩等人在讨论技术问题

在美国宇航局历史上,有一位先后当了两遍局长的牛人。这里说的两遍,并不是说同一名总统的两个任期内当美国宇航局局长,而是卸任之后时隔多年再次出任。他就是詹姆斯·弗莱彻。弗莱彻的两个任期都和航天飞机有直接关系,他打造了航天飞机,又拯救了航天飞机。

为航天飞机而战

弗莱彻出生于1919年,是一位物理学专业出身的航天专家。他读过的大学都是响当当的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弗莱彻的航空航天生涯是在1948年开始的,当时他加入了休斯飞机公司。此后,弗莱彻先后在几家宇航公司供职,还在1964年当上了犹他州大学的校长,直到1971年被任命为美国宇航局第四任局长。

弗莱彻从黯然去职的佩恩手里接过了一个并不算太好的局面。当时尼克松砍掉了宏大的后续登月计划,但弗莱彻手里还是有几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项目,包括“海盗号”火星着陆器、“天空实验室”、“旅行者号”探测器。然而,这些项目都是不载人的,弗莱彻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造航天飞机。这是尼克松为后阿波罗时代载人航天计划保留的唯一内容了。

在弗莱彻的努力下,美国宇航局逐步突破有关技术,为这种划时代航天器的研制打下了基础。弗莱彻更重要的战斗在国会山上,他反复向政客们发表演讲,艰难地争取着每一个美元来投入航天飞机研制。弗莱彻是一个摩门教徒,这个教派在美国的影响力很大,这也为他在国会的游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他在1977年卸任的时候,航天飞机已经走上正轨,也让美国宇航局找到了自己新的存在价值。

当时的美国,正努力吞咽下越战的苦果。一方面是国家财政紧缩,一方面是国家威望受损。因此,大型航天工程是美国重振雄风的重要抓手之一。然而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弗莱彻还用航天技术为世界和平创造了一个机会。1975年,在他的指挥下,阿波罗飞船和苏联的联盟飞船进行了空间对接,缓和了紧张的世界局势。

“梅开二度”的宇航局长

1977年,弗莱彻离开美国宇航局,到匹兹堡大学担任教职。然而一次意外事件又使他回到了美国宇航局。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凌空爆炸,这让美国宇航局再次陷入低谷,也让美国脸上无光。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思来想去,决定还是邀请弗莱彻出山,让这位航天飞机的缔造者来拯救航天飞机计划。弗莱彻带领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重新梳理了航天飞机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幅度整改了美国宇航局的有关组织机构,有效提高了组织效率,还彻底改组了管理体系。在他的领导下,航天飞机的安全性显著改善,特别是重新设计了固体助推火箭,还为航天员提供了逃生手段。经过32个月的艰苦工作,1988年9月29日,航天飞机再次起飞。次年4月8日,弗莱彻再次离任。这时他的健康情况已经严重恶化,两年之后就因为肺癌去世。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天空实验室

弗莱彻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为了航天飞机而活。然而,他或许是带着一点遗憾离世的。1988年6月,弗莱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有信心让下一任总统批准重返月球和载人探索火星的计划。这里所说的“下一任总统”,就是当时担任副总统的布什。布什和里根一样,也是共和党人。所以弗莱彻认为布什在航天政策上应该和里根保持一致。但布什让他失望了,美国在重返月球和载人探索火星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到特朗普上台才算有一个正面的结果。不知道弗莱彻泉下有知,会不会好受一点。

弗莱彻在第二个任期中,还批准了一项重大工程,那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

责任编辑:夏丹

丹尼尔·戈尔丁:启动国际空间站建设

文/迟惑

▲戈尔丁是史上最顺心NASA局长之一

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局局长是1992年上任、2001年卸任的戈尔丁,整整干了3517天。他经历了共和党总统老布什、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和共和党总统小布什,算得上是“超长待机”了。

一毕业就干航天

戈尔丁出生在纽约,是个标准的大城市城里娃。他1962年在纽约市立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拿到了自己的科学学士学位,毕业当年,就进入了美国宇航局设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路易斯研究中心,从事载人星际飞行系统的电推进系统研究。

按理说,戈尔丁赶上了不错的年代。他参加工作的时候,正是阿波罗工程启动的时期。可是他并没有在美国宇航局待多久。几年之后,他就辞职去了加利福尼亚州,在TRW公司谋了一份差事。他在这个老牌军火企业混得风生水起,用了20年的时间一路升到了副总裁、总经理,负责先进通信卫星、航天技术和科学仪器的概念研究和生产,型号涉及军、民、商各个领域,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电视直播转发器也是在他领导下完成概念研究和研发的。他在副总裁、总经理岗位上又干了5年,主要负责领导开普敦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的研制。

1992年,戈尔丁被布什任命为美国宇航局局长。此时正值冷战刚刚结束,美国大获全胜之下,对航天成就增进国家威望的需求薄弱了很多。冷战留下的巨大财政赤字,也需要美国人自己去一点点想办法消化。因此,整个国家都对那种大规模、高费用的航天工程失去了兴趣,美国宇航局只能用更少的钱来办事。因此,戈尔丁提出了“快、好、省”的原则,他重新审计了各个型号,累计砍掉了400亿美元的开支项目。

这对于美国宇航局的传统研发模式来说,是一场很痛苦的革命,也让美国宇航局从一个只擅长大工程的机构,变成了一个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的航天局,载人航天项目占美国宇航局经费比例从48%下降到38%,科学与航空技术占经费比例从31%提高到43%。戈尔丁还砍掉了三分之一的民事服务人员,砍掉了美国宇航局总部一般的民事服务和承包商人员。减负之后的美国宇航局效率提升了40%。戈尔丁还要求把美国宇航局的地球科学和深空探测器研制周期缩短40%、费用降低三分之二。

不过美国宇航局在这个原则之下经历了几次型号失败,影响了戈尔丁的声誉。

▲国际空间站

▲火星探路者在火星表面展开

▲哈勃空间望远镜

推动空间站建设国际合作

尽管如此,戈尔丁任内还是做了几件大事,首先是火星探路者,然后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服务任务。最重要的当然是启动了国际空间站的协商和建设工作。戈尔丁带领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一方面开展了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合作,另一方面推翻了原先的自由号空间站设计,制定了一个国际合作框架,把美国、俄罗斯、欧洲、加拿大、日本的航天机构联合起来,设计了国际空间站,并启动实际建设。

戈尔丁还干了一件大事。上任伊始,他就下令取消1975年后使用的红色蠕虫LOGO,恢复1958年的蓝色“肉丸子”LOGO。但是到1997年,还是有很多地方在使用红色蠕虫LOGO。戈尔丁大发雷霆,亲自在全美国宇航局发起了一场大扫荡,彻底消灭了红色蠕虫。

2001年,戈尔丁辞去美国宇航局局长职务,回到科研领域,从事机器人研究。2003年,他出任波士顿大学校长。

戈尔丁在任的这段时间,是美国内外政治上最为顺风顺水的一段。冷战的结束让苏联/俄罗斯放弃了太空争霸的雄心,转而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出力。克林顿政府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少有的长周期增长。对美国宇航局来说,这是一个内外环境都非常舒适的时期。因此,戈尔丁虽然也面临着经费、进度等多方面的困难,但是没有前任那么多的艰难险阻。不得不说,他可能是历任美国宇航局局长中干得最省心的。

责任编辑:夏丹

查尔斯·博尔登:推动航天商业化

文/李晨风

▲博尔登在参议院作证

查尔斯·博尔登是美国宇航局有史以来唯一的黑人局长。他能够坐上这个位置,一方面是由于曾经的航天员身份,更是由于同为黑人的总统奥巴马的支持。博尔登在任期间,没有完成什么宏大的工程,也没有提出什么可持续的计划,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商业航天企业却实实在在地成长起来了。所以,博尔登的是非功过,恐怕要从更广泛的航天产业来评价。

“星座计划”终止的执行者

博尔登是前任局长格里芬愤然辞职之后出任美国宇航局局长的。格里芬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他提出和极力鼓吹的“星座计划”完全无法得到奥巴马的支持。奥巴马在2009年上任后很快组织了一个奥古斯丁委员会,对美国宇航局的载人航天计划进行调研。这个委员会的报告认为,“星座计划”并不合理。于是奥巴马在2010年2月宣布,终止“星座计划”。而在2009年5月上任的博尔登就扮演了实际执行者的角色。

博尔登对“星座计划”大加鞭挞,他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发言中,用了一句极为拗口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他说,“星座计划”就好比是“海军陆战队从骆驼子宫里拽出来的死胎”,必须“设法让它起死回生”。

博尔登“起死回生”的办法,首先是砍掉了战神火箭计划,美国宇航局为此付出的各种努力都束之高阁了。然后他砍掉了重返月球所需要的各种技术研发方案,只保留了猎户座飞船研制计划。不过,博尔登还是延续了格里芬的另外一项计划,继续执行航天飞机退役计划。

砍掉了“星座计划”,砍掉了航天飞机,就意味着美国没有独立的载人航天计划了,只能和国际伙伴一起运营国际空间站。这是美国民众和国会都无法接受的。所以,博尔登必须拿出一个新的、属于美国自己的方案来。

奥巴马已经否定了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又太遥远,因此博尔登提出了著名的“小行星重新定向计划”。打算先探访一颗小行星,把它拖到月球轨道上,再派航天员前去勘察。后来,这个计划又改成了从某个小行星上抓取一块大石头,拖到月球轨道上。据说这项活动能验证前往火星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然而“小行星重新定向计划”从头到尾充满了纠结,美国宇航局无论怎么解释它与火星探索的关系,都不能让国会和舆论界满意。

随着美国政府的更迭和博尔登的去职,这个谁都不喜欢的计划也寿终正寝了。换言之,博尔登时期的美国宇航局,在载人航天方面,没有取得什么值得纪念的进步。

▲美国“星座计划”中的战神火箭

▲“小行星重新定向飞行器”通过折叠式装置捕捉小行星示意图

扶持SpaceX

但是,博尔登时期的美国宇航局却在另外一个问题上干得不错,那就是扶持了埃隆·马斯克和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应该说,这项政策不是博尔登原创的,而是2004年就启动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早期的培育和筛选,是在格里芬任职期间完成的。到了博尔登接任的时候,COTS计划已经完成了数轮筛选,淘汰掉了十几个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号火箭已经完成了首飞。

不过,COTS是在博尔登任期内进入全面运行的。2010年6月,猎鹰9号火箭首飞,2010年12月,猎鹰9号首次将龙飞船送入太空,准确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2013年9月,轨道科学公司的心宿二火箭首次将天鹅座飞船送上国际空间站。此后,COTS计划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COTS业务期间逐渐完善了猎鹰9号火箭,还尝试并掌握了火箭一级回收技术。除了实施COTS合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积极向商业发射市场发展,在2013年12月第一次实施了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从此成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上的一匹黑马。这些都与博尔登治下的美国宇航局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当然,美国国会对博尔登的举措一直不满意,特别是对他无心研制专用重型火箭极为不满。因此,国会强令美国宇航局研制太空发射系统(SLS)重型火箭,不干就不给钱!这也成为博尔登任职期间一项非常重要却又不情不愿的工作。

责任编辑:夏丹

吉姆·布里登斯汀:能否完成两大任务?

文/李晨风

▲布里登斯汀走马上任NASA局长

美国宇航局新任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上任了。那么,在他上任后,有哪些变化值得期待呢?

“70后”局长

吉姆·布里登斯汀是一位70后,他生于1975年6月15日。

布里登斯汀的大学是在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度过的,是美国“新常青藤”盟校之一。布里登斯汀在这里攻读经济、心理和商业学,获得了本科学位。毕业之后,他没有去做生意,而是加入美国海军,成了一名航空母舰飞行员。布里登斯汀先后飞过E-2C预警机和F/A-18战斗机——我们可以简单地类比为开过面包车也开过高速跑车,在阿富汗和海湾地区执行过333次战斗起落,算是很精锐的老飞行员了。回到美国本土后,他还一度担任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略项目专家。他至今还是美国海军预备役飞行员。在海军期间,布里登斯汀因为善于理财,很是攒下了一笔钱。

离开海军后,他在康奈尔大学攻读MBA,然后在防务咨询界混迹了一段时间。

直到这时,布里登斯汀的人生还没有和航天发生交集。因为一个意外的机会,布里登斯汀应邀担任俄克拉荷马州图尔萨市航空航天博物馆暨天文馆的馆长。美国的航空文化发达,此类博物馆不计其数,相比之下,这个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都不算太强。国外博物馆的主要收入除了门票,还有纪念品售卖和赞助。这都取决于博物馆的人流。没人看的博物馆,就很难支撑下去。布里登斯汀发挥自己的商业技巧,很快让博物馆扭亏为盈,还增加了不少藏品。图尔萨市博物馆的航天内容并不多,但是足够让布里登斯汀入门航天了。

2012年,布里登斯汀当选俄克拉荷马州众议员,进入政界。他站稳脚跟后,立刻把航天作为自己政治生涯的下一个突破口。2016年,他高调提出了《美国航天复兴法案》议案,虽然没有通过,但是让全美航天界都把他当做了自己人。

作为飞行员,布里登斯汀的体魄健壮。他在俄克拉荷马州的200米自由泳记录直到2016年才被人打破。他的出身、成就、个人成就和政治立场很对特朗普的胃口,从2017年初就有人放出风声,希望他出任宇航局长,他本人也有志与此。经过1年左右的争斗,布里登斯汀总算如愿了。

▲猎户座飞船海上溅落试验

▲SLS发射的艺术想象图

两大任务等待完成

从担任局长之前的履历看,布里登斯汀和韦伯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所面临的目标也差不多——登月。不过必须指出,布里登斯汀的处境要比韦伯强多了。

布里登斯汀有两大任务。

首先当然是满足特朗普在航天政策一号令中的承诺,重返月球并且奔向火星。按照美国宇航局技术部门制定的计划,这一轮载人探索计划的首次登月应当在2023年实现,正好赶上特朗普任期的最后一年——假如他能竞选连任并且健康地走完全程。对这个任务来说,布里登斯汀拥有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远比韦伯更强。

首先是猎户座飞船的研制工作已经进行了10多年,首次试飞就取得了成功。主力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虽然还没有首飞,但源自航天飞机的发动机系统成熟可靠。数十年来,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远比上世纪60年代更加充分和深入,在选择着陆场方面更加有把握。而宇航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火箭、飞船等航天器的性能与可靠性。所以,只要布里登斯汀能顺利要来足够多的钱,那么他再现辉煌的难度要比韦伯小得多。

另外一项挑战就是设法推进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这不但是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也是他自己赖以获得航天产业界信任的源泉。

布里登斯汀可以用来促进商业航天的手段无非是政府采购。可以预见,他一方面会继续实施所谓的商业轨道运输计划,继续向私营企

业采购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乃至人员运输服务;另一方面会在月球货物运输方面高度依赖私营企业,效仿国际空间站模式,签发出大量预付费合同。实际上,这对于布里登斯汀来说都没有什么风险。美国只承诺运营国际空间站到2024年,届时特朗普已经下台。按照前任局长们的惯例,布里登斯汀恐怕也会与特朗普共进退。到时候,国际空间站是报废还是转向私营,都不需要布里登斯汀再操心了。

然而上面所说的都是政府采购,布里登斯汀是不是能推动真正的、靠民间消费需求带动的商业航天产业,才是最为困难的。眼下人们能看到的商业航天增长点,包括低轨道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太空旅游和遥感大数据应用,第一项不在宇航局权限之内,第二项很难形成产业,第三项也不是宇航局的主要业务。所以,布里登斯汀需要设法开辟新的航天增长点,恐怕是相当困难的。

布里登斯汀还会遭遇一项人为的困难,那就是国会。作为特朗普的爱将和共和党人,民主党无论能不能在2018年中期选举获胜,都不会和他顺利合作的。无论预算还是型号,都会被拿出来做文章。这位军人出身、善于理财的政客,能不能为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撑起一片天,值得我们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尔登佩恩布里
被特赦的白宫老特工
刀尔登:为经典去魅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华盛顿的“拳头理论”
美丽的“光头”女孩
华盛顿的拳头理论
新疆博湖第二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活动盛大开幕
华盛顿化敌为友
西西里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