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散记

2018-07-06 00:57
延河(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鸣沙山洞窟莫高窟

马 婷

岁月铸敦煌

你是隐身于大漠中的美术馆,不可一世地屹立在这里千年,看尽过客来来往往,变了朝代,更了容颜,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唯有你,受万人景仰,亘古流长!而我们,只是你的一瞬间,多少年来,熙熙攘攘的游人们聚集在这里,瞻仰遗迹,感慨万千,而后一波又一波隐匿,我们终是你的过客,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千里万里地赶来,天南海北地赶来,指点着,惊叹着,你早就堪破一切,所以才像个慈祥的千岁老者,微笑又包容地看着来来往往观摩你的子孙,你一定原谅了王圆箓,一定原谅了那些在你身上肆意毁坏的人们吧!

那些故去的朝代,枯萎的容颜,都留存于你千百年的记忆之中,那砾岩峭壁上的每一寸彩绘,都是你历经沧桑的皮肤,爱怜却不忍抚摸。那思维禅定的瞬间,那融入慈悲的微笑,那在色彩与线条中间流动的乐章,都是你长久守护的身躯,莫高窟,你终是微笑着带领我们穿越了久远的历史长河!我看到了他们,看到了那些过往……

那个叫乐尊的和尚,定是上天派来的,所以才让千佛现身,于金光璀璨中指点迷津,种种机缘,他终是要肩负这世间传奇的创造先河。于是,那一年,他在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为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奠定了基石!为莫高窟这个千岁老者塑造了胚胎!

此后经年,人们纷纷效仿,随着佛教的发展,丝路的开拓,那只有一个洞窟高悬的崖壁,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不断开凿修建,终达735个洞窟!那几乎垂直的砾岩峭壁上的洞窟由星星点点逐渐连成一片,千年老者既是这样历经千锤万凿孕育而生,他的胸怀足以可见!

探寻起来,唐朝的文明,开放与包容更是使得莫高窟进入了黄金时代!那尊释迦牟尼涅槃像,即是大唐陇西李府君家族开凿,后面侍立菩萨、力士、天王等塑像共72尊,喜怒哀乐,神态各异,窟顶上方的千佛宛如一方佛国净土的苍穹,如梦如幻,庇佑着李大宾一家!指引着他们向善向乐向佛国净土!而有标志性建筑之称的96窟九层楼,其窟内的石胎泥塑倚坐弥勒佛像亦是唐朝所建。此外,作于晚唐时期的1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场面繁复宏大,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诚然,隋唐期间开凿的洞窟就已达几百余龛,随后多年,朝代更替,社会变革,但人们对开凿洞窟的信仰却始终坚持,一直到元朝,才逐渐淡漠!

这一龛龛石窟,一面面壁画,是古人留于我们交流的契机!我们仰视着这些历经千年的瑰宝,仿佛置身于那个朝代,画匠们,僧侣们,供养者们都曾踱步于这狭小的空间,似乎努力探寻,就能嗅到他们的气息!我看到飞天在他们笔下栩栩如生,看到反弹琵琶被他们悉心描绘,一幅幅精美的画像,一尊尊雄伟的佛像一年又一年地填充着莫高窟这个慈祥厚重的老者!可是他却被人们遗忘了,遗忘在狭长的河西走廊,遗忘在鸣沙山东麓多年!

那些年,他定是孤独的,孤独地守着自己精湛绝伦的身躯,却也是骄傲的,骄傲地护着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替那些开凿者,那些供养者们守存着他们的印记!千百年来,只有他知道他们的样貌,只有他定守诺言等在这儿,这些洞窟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是他魅力的源泉!从元朝到清朝,世人历经多少轮回,于他而言,却都只是一瞬间,他依然坚毅地守着,慈祥、温和,却似乎有些淡淡的落寞。无人问津的莫高窟,开始被风沙掩埋,久而久之亦有洞窟逐渐倒塌,残败的身躯难免会让这个千岁老者心生忧愁!

直到那一年,那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来到敦煌,那是一个经济萧条,地域荒凉的年代,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受到严重的破坏,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王道士自觉自愿担当起了“守护神”的重任。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也正是因此,沉睡九百年的藏经洞才会惊现于世!只是,他定不知,那日偶然发现的那扇门,正是将被人们淡忘的莫高窟推向世界的大门,原本沉寂了多年的莫高窟,自此,成为世界的焦点!他亦不知,因为小小贪欲竟会被后人知晓,因为小小贪欲让大量艺术瑰宝流落他国,至此成为千古罪人。

1900年,王道士在清理16窟的泥沙时,偶然间发现了壁画后的密室,就这样,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重见于世,那些隐匿了多年的艺术瑰宝重见于世。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存留的奇迹,就在这扇窟门之后绚烂无声,他看到从地面一直堆到房顶满满的经卷文书和各种绢画、佛像文书……颜色调和,鲜艳如新,厚大的卷子保存甚佳,大概同初藏入室时无甚差异,近五万卷的敦煌遗书,让王道士惊异兴奋得手足无措!只是,他万不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艺术瑰宝,官员们将他呈送的经书古籍把玩观赏,毫不在意!反而跃跃欲试的西方探险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抑制不住狂野的掠夺之心!

随后多年,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到日本的橘瑞超,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学者不远万里来到莫高窟探宝,心灰意冷的王道士终是放弃了执守的信念,妥协于西方掠夺者的钱财,将无数经卷任由他们运往各国,亦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之路!此后多年,他受世人的唾骂和良心的谴责终日惶惶不得安宁,乃至疯癫,1931年,他终于摇摇摆摆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带着千古骂名,带着对佛祖,对古人的愧疚长眠于莫高窟大泉河东岸的沙滩上!其实,他不知,这些被掠夺走的经卷们都被视若至宝的悉心保存于各国的博物馆中,长久流传,供世人学习研究!如若他能知晓,或许遂能安心几分!

上世纪40年代,有东方之笔之称的张大千率众弟子来到敦煌,临摹壁画,期间虽是毁坏了部分壁画,但终因他的名望以及临摹画的展览,而让敦煌壁画声名远播,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为这沙漠中宁静却跃动的美而感叹,并纷纷赶往敦煌观摩这神秘莫测的历史遗迹!

如今,这些高低错落的石窟,就像是一部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在这里,我们能触摸到各朝各代的印记,大唐雄风,西夏传奇……每一幅壁画都将古人的讯息带于我们,那些消失了的王朝,那些故去了的容颜,那些隐匿在历史中的人物,都在这里展现!这个千岁老人,终将守护着这些传奇,长长久久!

悠悠驼铃亘古情

就这么突兀地闯入,这片历代文人吟诵的沙山,来不及忆起那些优美的诗词,已然身处其中,既如此,干脆坦然以对。在这鸣沙山,盘腿而坐,听远处阵阵驼铃,悟来去漫漫丝路,于热浪侵袭中感念起英雄遗迹来。

想来几天前,丝路于我而言,还只是留在纸上的印记,就像由点线面绘制而成的二维平面图,没有任何空间感。故而来之前,将沿途所经之地都大抵了解,就怕太突兀地闯入,来不及领略它厚重的底蕴。果然,当你真正身处其中时,才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仍然是一个闯入的过客,急匆匆的,无法企及,无法融入,你只能感慨,目之所及,点点滴滴,感触在心。

它不只是你的眼睛所能触及的点,自然景观的呜呼赞美过去之后留在内心深处久久无法释怀的仍然是那些你无法企及的历史,销声匿迹的文明,每每感怀,像是穿梭于不同的朝代,每个朝代都将它的文明留了下来,一次又一次冲击我的灵魂!

此刻,置身于这历经三千余年的沙漠之中,这悠悠驼铃似一首久远的歌,从古代传来,从未间断,前人听着,后人听着……商队从这里走过,逃难者从这里走过,大汉的军队从这里走过,旅游者从这里走过,我们,也从这里走过……烈日炙烤着,我们将身心都交与这训练有素、慈眉善目的骆驼们,它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沙漠之中,驮着我们的丝绸,驮着我们的文明,向西域各国。它们终是子承父业,行走在这鸣沙山中,无怨无悔,默默地驮着游人们前行,仿佛稍微快些,就能赶上古人的商队,乖巧的样子,让人疼惜。驮着我们的双眼,观这沙山,驮着我们的心灵,感那英雄。

翻阅起古书,几乎每个朝代都少不了对这鸣沙山的记载,沙峰起伏,宛若蛟龙,金光闪闪,又似金山。西汉时就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可见这嗡嗡声响,千百年来,日复一日,不曾间断,那过客留下的脚印,风袭一夜后,也是像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过一般,痕迹全无。我们步古人的后尘,悠悠而来,这沙山,却全无痕迹,大汉的将士们是否在这里停歇?大唐的使者们是否在这里修整?跟着驼队,行走在这片沙漠之中,放眼望去,我仿佛看到了张义潮将军派出的军队,他们渴了,累了,迷路了……我们的英雄,一拨又一拨而来,一拨又一拨而去。

眼前,突然被那一汪弯曲如新月的清泉所吸引,遍地黄沙,环绕四周,它倒好,不染尘埃,清澈见底,与这沙漠相偕,神仙眷侣般相处了千年,颇有些相敬如宾的韵味。细观之下,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芦苇丛丛,四周流沙环绕,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就这样,世世代代,镶嵌这沙漠之中,似一颗明目,替它守着来来往往过客的身影。历代的迁客骚人,从这里走过,都吟诵它,“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我也吟诵它,盘腿而坐,坐在那炙热的沙漠中,受这热浪侵袭,心中所感,皆是古往今来从这里经过的英雄豪士!他们的足迹,早已被轻轻抚平,故事却留在了史书中,诗词已流传了上千年。

我轻轻地闯入,在这片天然而生的沙漠奇观中,听这沙响,看这清泉,我知道,明日,我的脚印将毫无痕迹,就像我从未来过……

少年背包客

看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在夕阳中,拉下厚厚的印记,落寞又孤寂!

后来,很多次想起那个渐行渐远消失在荒漠中的俄罗斯少年,我知道,我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他了!很多时候,有些人有些事,于特定的某刻,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逗留多少时日,皆是命中注定,我们注定牵染,只是缘分深浅不一,擦肩而过,该是最浅薄的缘,但若因此记住了这个身影,无法忘怀,便另当别论!

那是在丝路采风的路上,大巴在赶往奎屯时,突然爆胎,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并没有让我们沮丧,一行人停在路上畅聊着途所感,等待着来补胎的人!

也是在此时,一个背着背包的俄罗斯少年从旁边经过,他是那么年轻,青春阳光,像是纯白的纸张,带着满脸的希冀,似乎,世间一切皆是美好的!他出现在我们身边,恰如其分,爆胎的烦扰立马被这个似乎遇到问题的俄罗斯少年所吸引,我们像是看到奇特景象一般将他团团围住…

和往常一样,看到任何触动内心的人和事,我都不会过多的表达,习惯性默默的在一旁看着,一行人中不免有会些蹩脚的英文的,即使不能畅聊,简单的交流得知他的行程尚可以。原来,这个稚嫩单薄的少年,竟也是要走一遍丝路。果真,他纯白外表下藏匿的是一颗炙热神圣的心,从新疆,一路孤旅,到达长安。这是怎样的执念和勇气,我无法想象和企及!长安,我们日夜生活的地方,丝路的起点,于他而言,该是神圣的,久远的,古老厚重的……天生的羸弱性格,让我偏生出许多依赖心来,于我而言,这种行径都是欣羡却无法达到的!曾经,三毛,就是这样,背着行囊,带着希冀,一路到新疆,追寻王洛宾的吧?

突然就心疼起眼前的这个少年来,本该青春浪漫的年华,同龄的男孩们都沉溺在网游交友时,他却孤身一人,踏上了一段寻访历史遗迹之旅!而我们,也是重走丝路,从长安,沿着古人的足迹,到往新疆,对比之下,却多了些许暖意,文朋师友,交流与共,总是温情满满!

他本是想要搭乘一段车的,我们用仅学到的蹩脚英文交流着,得知他下一个目的城市是乌市,而我们,将要在晚上停歇在奎屯……交流不畅时,开始有人借助于电子设备,用翻译软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诉求……可事实上,很多时候,有些事,并不能随心所欲!且不说路线不同,我们毕竟是团体行动,该为所有人的出行考虑,无奈帮不了他。

他就那样转身离开了,落寞又孤寂,大家纷纷拿出食物交于他,目送着他渐渐远去,我看到有人拿出手机拍下了他落寞的背影!我们终是善良的人,想要为他负责,想要为彼此负责,所以,只能默默地希冀着,祝愿着……

很庆幸,在远处,他挡到了一辆车,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听懂他的话,但或许目的地相同,他坐上那辆车走了……

许久了,我已经结束采风行程,回到长安,恢复以往的都市生活近一月,这一月,我写了敦煌,写了西夏,研究了鸠摩罗什,查阅了交河古城,向无数人讲述了自己的感想,却深知,放不下那个背影。诚然,这世间许多物体皆是可以安排的,你的行程可以安排,你的饭菜可以安排,但你灵魂触动的那个点,却无法支配!你就是忘不掉,你就是疼惜,那个瘦弱年轻的背影,你就是佩服,那种抛却一切去追求所想所思,探寻古代文明的勇气……

自成年起,便一直想要像三毛一样随性随心的生活,却总是无法企及,如若有天,不再怯懦畏惧,是否也可以如此,走走停停追寻古人的遗迹,各国的文明?我想,这才是我的初衷,比沿途任何美景都让人难以忘怀,想来,这段浅缘已然结束,今生再无交集,唯愿少年安康,赤子之心永怀。

猜你喜欢
鸣沙山洞窟莫高窟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鸣沙山的孤独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洞窟惊魂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鸣沙山
美丽的鸣沙山和月牙泉
莫高窟里看藻井
游鸣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