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关“慕课”的几点思考

2018-07-07 18:50王静凡
速读·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中心课程设计慕课

王静凡

摘 要:现今“慕课”以新的教学形态进入了中小学生的教学课堂,在线教学的方式,新式的教学方法,各种各样的兴趣教学加入到了数学课堂中。但学生不感兴趣、“慕课”教学完成率低、“慕课”课程本身设计等问题,让目前数学“慕课”的学育形势不容乐观,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生中心;“翻转课堂”

一、对于“慕课”课程设计的反思

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学校认识到了“慕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慕课”开发技术越来越普及,“慕课”数量不断增多,却没有注重“慕课”课件本身的质量,直接导致了参差不齐的“慕课”课程涌入小学课堂。

当下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慕课”课程设计的问题,我认为有两点值得重视。

第一点就是课任数学老师对于“慕课”课程的选择。因为接受教育的是小学生,年龄偏小,尚还缺乏对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老师替学生选择的“慕课”课程,几乎可以说是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己的学生适不适合“慕课”,自己的学生适合哪一堂“慕课”,这堂“慕课”的知识架构和变现形式能不能让学生感兴趣。这些都是老师应该替学生考虑的问题。

第二点就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慕课”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微课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对学生的个性化和有效学习支持不够。远远无法达到“慕课”建立时所希望的“翻转课堂”“共享资源”等等理念。

所以在“慕课”的设计和选择上,需要老师多下功夫,争取在课上让孩子吸收到知识后,能及时检验到孩子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以及对“慕课”的适应情况,并且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让学生真的从“慕课”中学习到知识。

“慕课”的核心是“微课”,“微课”讲究勾勒知识树,把握关节点,再造思维流,设置区分度。真正地明确清楚课程的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的衔接点,让学生学会在数学问题中从思维点出发进行主观的思考,最后由老师区分重难点和必须掌握点,以达到“慕课”的课程目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对学生进行呆板的应试教育。但是当下时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产出应付考试的学生,而是真正的素质人才。

新式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核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小学生普遍地对视频和动画带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以“慕课”本身的形式来说是非常容易受到学生欢迎的,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立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在其中不断地创新思路,寻找新的授课形式对老师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比如一个始终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对“慕课”本身不感兴趣的学生,生活中手机游戏那么火爆,依然有人不玩,“慕課”的形式虽然新颖,但依然会有学生不接受。而且在慕课的过程中,小学生数学思维参差不齐,对“慕课”的引导教学处在不同的理解状态,若是有学生无法跟上“慕课教学”,更无法及时向老师报告,那“慕课”对于部分学生相对于传统课堂就弊大于利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课任老师加强备课和课后检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重视预习,防止在“慕课”过程中出现跟不上数学思维逻辑的情况。

三、真正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慕课”的一大特点,“慕课”的视频方式,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从最大深处调动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进而做到“翻转课堂”。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师生之间的讲述、交流和互动来完成的;第二个阶段则是“吸收内化”,课后时间由学生自己完成。

“慕课”则是把课堂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这个过程提前到了“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老师提供的数学视频“微课”,达到在课前就能吸收知识的目的,然后将“吸收内化”提到课堂上来,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随堂练习等方法,清晰地得知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并且在课堂上加以巩固,课后再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真正地对课程达到完全地吸收。

“慕课”的视频形式,需要通过手机和电脑等新时代媒介来传递,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为不足,所以需要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严格监管学生对手机电脑的使用情况,不能让学生原本对“微课”的学习变成了玩手机游戏看电脑视频等等。

数学是一门考验逻辑思维和公式运用的学科,所以要真正做到“翻转课堂”需要老师在学生的“吸收内化”过程中达到锻炼其逻辑思维的目的。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自觉性和三分钟热度等特性是对“慕课”本身的一大挑战。数学思维需要从小培养,逻辑思维更是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基础。小学的课程并不困难,所以掌握数学课程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慕课”中享受学习,享受逻辑思考带来的快乐。这对课程本身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确立了现代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典范。若是真的能满足以上条件,那么离真正的“翻转课堂”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杨朔.慕课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N].中国教育报,2018-01-26.

[2]余志君.小学“慕课”运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信息技术,2014(9).

课题类别: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重庆市教育学会电化教学专委会教育信息技术课题,课题名称:慕课背景下区域联盟学校均衡发展的个案研究,课题编号:143922304-001。

猜你喜欢
学生中心课程设计慕课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管理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高校英语专业微课程体系建构探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