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教学策略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作用

2018-07-09 11:22黄永兴
教师·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考复习外延内涵

摘 要:生物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能力要求。傳统的概念教学和复习方法对学生准确记忆很有帮助,但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应付现在高考中往往力不从心,基于传统教学之上的概念化教学策略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概念化教学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概念名词”,第二个要素是指“概念的内涵”,第三个要素就是“概念的外延”。

关键词:概念化教学策略;高考复习;应用;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6

作者简介:黄永兴(1969—),男,福建宁化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近年来生物高考选择题的命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围绕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置障碍,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情况和辨析能力。但因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加之高中生物课本涉及的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得分往往很不理想。因此,我们备课组几名教师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提出了“高中生物概念化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课题并获市级立项。概念化教学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概念名词”,所谓概念名词,是对概念的一种指代。第二个要素是指“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关键是在于其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而且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概念的本质。第三个要素就是“概念的外延”,所谓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也称之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一、有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有效对接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虽是承接初中生物内容进行编排的,但由于初中生物是中考的小科目,学生对生物普遍不够重视,加上初高中教材编写的衔接不够,学生又中间隔了两年没有学习生物,造成初高中生物教学严重脱节。如激素调节的教学中有关动物“激素”的概念: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的概念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中激素调节概念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两种描述都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激素和激素调节的概念,我们概念化教学内容是:①定义:激素是由正常机体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对动物体生命活动有显著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②内涵: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合成与分泌,许多激素的分泌直接或间接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激素运输无特异性: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浆)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有特异性:只能与靶器官、靶细胞特定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部)结合后才发挥作用;激素属于信息分子,只起调节作用(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研究动物激素或内分泌腺的作用常用方法(摘除法、植入法、饲喂法、注射法)。③外延:高等脊椎动物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机制。这样的复习不但把初高中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还让学生对什么是激素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好地理解了它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二、可以使学生的生物知识更加系统化和网络化

生物学有许多概念由于章节和模块的跨度都比较大,概念化教学策略在高考复习中可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可大大提高复习效益。如在复习“基因突变”这一概念时,我们概念化教学策略的内容是:①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②内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DNA分子中任何碱基改变都会发生基因突变;一个基因突变后变成它的等位基因(1个以上),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但碱基数目可能相同(替换),也可能不同(增添和缺失);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可增加基因和基因型种类但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基因突变后,可能使翻译提前或推迟终止;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如果改变,则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改变比碱基对增添或缺失造成的改变相对较小;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癌变。③外延:一切生物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但主要是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基因突变这一概念可以说贯穿了高中生物几本教材,只有这样系统地把跟它相关的知识组织一起比较复习,才能让学生把零散的各个模块知识拼接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中分辨它们的异同,提升学生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核心概念以提高生物素养

在高考总复习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概念学生可倒背如流,但一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就会漏洞百出,错误率极高,归根到底还是学生只从文字上记住了有关概念的内容,没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核心内涵和其适用的范围所致。

如复习“自由组合定律”概念化教学策略的内容是:①定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内涵: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其他任何时候;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比例除基于基因自由组合,还有赖于各种上雌雄配子的成活率相同且随机结合;基因重组不等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重组包括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③外延: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两对及两对以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遗传。

我们复习这一概念时,除让学生明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只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产生配子过程中,且只适用于解释独立遗传的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现象,还能很好地理解两对及两对以上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时所产生的特殊比例问题,进而能理解配子致死、胚胎致死和成体致死等复杂的遗传现象,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区分生物学中相似的概念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在文字上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如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和原生质滴以及溶酶体和溶菌酶等概念,加之是章节和模块教学跨度大等原因,导致经常混淆。我们复习时把这些概念以概念化的模式展现出来就能够让学生区分开来。

如“原生质层”的概念化教学内容是:①定义: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②内涵:原生质与原生质层的关系: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原生质,其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是植物细胞的半透膜;不包含细胞壁、细胞液、细胞核;伸缩性大,失水时皱缩,与细胞壁分离,产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吸水膨胀,体现了生物膜流动性原理;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③外延:结构完整的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

在进行“原生质层”这一概念复习时,我们特意把它跟“原生质”和“原生质体”等相似的概念通过概念化教学模式一起复习,很容易让学生意识到:原生质就是指细胞中包括细胞膜及以内的生命物质,是适合所有细胞的概念;而原生质层是成熟植物细胞专有概念,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所以原生质包含原生质层。

五、结语

概念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术语、定义和概念的做法,目的是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和高考考查学生生物学科能力要求的复习方法,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因会.普通高中生物高考复习的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7(26):172.

[2]蓝良就.高中生物复习中常见易混概念的辨析[J].福建教育(中学版),2006(2):49-50.

猜你喜欢
高考复习外延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考复习英语作文讲评策略和模式
2017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我见
化整为散,条分缕析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新一代STE分子束外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