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措施

2018-07-09 08:35周泠旻
财会学习 2018年15期
关键词:问题措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周泠旻

摘要: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随之产生,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并提升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措施,旨在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在这一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随之兴起,不仅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提升了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1]。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并在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在我国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并完善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制才是保障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经营目标而对资产进行安全合理的管理,使得会计信息资料可以更加安全可靠,以此来保证企业的经营策略以及发展规模都可以更好的得到提升,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的带动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由于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要素,是企业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并提升企业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逐渐应用到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需要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提升会计信息资料的质量,并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明确内部职责分工,更好地保证企业生产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足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主要是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充分、不到位,并忽视了内部控制实际是一种业务运行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制约机制。由于民营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深层次的认识程度便不会对其给予过多的重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方面,这些企业领导仅仅关注收益,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合理利用资金并进行风险评估,不利于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更不利于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影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部门民营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组织结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随之产生,这些民营企业由于尚未发展成熟,其规模也较小,只设置了必要的职能部门,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致使组织结构不合理,职能部门设置不科学,相关的失误处理流程不完善等等[4]。其次,由于缺少良好的控制环境,致使企业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都采用集权化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决策过于主观性,长此以往,容易致使企业决策失误,不利于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最后,由于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致使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不够科学,民营企业的内部员工没有得到归属感,同时很多民营企业没有更多地重视企业员工的内部发展,致使企业内部员工不能更好地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从而离开单位,不利于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影响企业进一步蓬勃发展的因素之一,首先,很多民营企业缺乏明确的风险评估机制,并认为对民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是一个不真实的规划,也就没有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5]。其次,很多民营企业难以有效识别和分析风险,也没有对企业内部风险以及外部风险进行了解和预判,很多民营企业仅仅采用单一的定量方法,致使部分企业风险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也就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最后,很多民用企业在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控制目标并不清晰,风险识别也不是很全面,这些都会难以更好的控制风险,并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因素降至最低,更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三、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有效举措

(一)提升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加强民营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是提升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在根本上提升民营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便要从基础做起,加强领导的思想認识,从而增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3]。首先,民营企业领导需要了解当代市场经济的总体局势,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思考总结,从而加深对民营企业发展总体趋势以及大环境的了解,并更好地相关的发展策略。其次,民营企业领导需要转变以往的管理思想,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投资力度,对控制活动和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细化和监督,将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一部分资金安排到内部控制管理上,引进先进的国外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打造民营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最后,民营企业领导需要多对比同地区其他的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虚心汲取内部控制经验从而应用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若是发现其他民营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也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对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此来促进自身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民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效开展的前提。首先,民营企业需要优化内部的组织结构,并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完善相关业务的实际处理流程,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下运行,其次,要改善原有的管理方式,一些企业需要在集中重大决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放权,并设立相关的机构来对其控制环境进行管理,以此来降低企业领导的决策失误率,最后,企业需要完善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重视对员工的能力培养,并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建立健全员工的招聘制度,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献力。

(三)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是提升企业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控制目标,民营企业需要全面且持续的收集可靠信息,并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好的保证所制定的控制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充分性。在其中,民营企业领导更需要对风险评估机制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从而调动全企业员工对风险评估机制的注意。其次,要准确识和分析民营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提前的预判,还要制定有效防范风险的相关举措,一旦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出现风险也可以对此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将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民营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对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转换等策略进行有效的运用,要与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并做到更有效的去面对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做到有效解决,减少对单位的影响。

四、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加强企业的战略布局从而长远的发展,不仅要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水平,更要提升民营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的整体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狄文法.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2):154-155.

[2]许湖湘.探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7):182-184.

[3]张静宜.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3):148-149.

[4]孙燕敏.国企外企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完善[J].当代会计,2017(2):44-45.

[5]张爱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2017(2):00240-00240.

(作者单位:上海棱杉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问题措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分析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