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信用创建激发城市活力

2018-07-10 10:27王砾尧
中国信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黄石市黄石投标

◎文/本刊记者 王砾尧

位于长江之滨、湖北省东南部的黄石市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是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劲酒之都”等美誉。

漫步在黄石的大街小巷,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可以感受到这里生机盎然、宜业宜家。近年来,以信用创建为创新突破口,黄石不断探索出“先建后验、信用+精准扶贫、信用+价格监管、信用+公共资源交易等、信用+交通”等一系列新举措,亮点颇多。

2016年4月,黄石获批国家信用示范创建城市;2017年7月,黄石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2018年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听取了国家发改委作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汇报,给予高度肯定:“湖北(黄石)‘先建后办’,为企业省了时间,这种做法很好。”信用建设,正在为黄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着越发强大的动力支撑。

“先建后验”:信用承诺助力开工更迅速

2017年8月24日下午,黄石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黄金山开发区定颖电子有限公司,为企业送去二期项目施工通知书。这是黄石市在开发区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先建后验”改革以来,发出的第一张项目施工通知书。

据了解,黄石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分中心收到公司办理施工通知单的申报资料后,立即展开联审联办,在开发区相关部门配合下,仅用了3天就为企业办理了相关手续。而“先建后验”改革,就是上述得到李克强总理高度点赞的创新之举。

黄石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先建后验”改革着眼于减轻企业负担,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大力减少项目开工条件,将繁杂耗时的多项许可事项后置于开工后办理,既提高了审批效率,又坚持了依法审批的原则。

记者了解到,2017年6月份,黄石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意见,改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为信用承诺制,企业做出诚信承诺,政府作出预办承诺后,即可自主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逐步将相关手续进行补充完善,把“先批后建”变为“先建后验”;同时,实行信用监管“零容错”,通过建立企业信用积分、诚信档案、联合惩戒、红黑榜等制度,倒逼企业守承诺、讲信用,把“重审批轻监管”变为“轻审批重监管”。该项改革制度实施以来,企业开工前办理事项所需要时间由之前的79天下降到6天,共有20多家企业享受了“先建后验”承诺审批制带来的政策红利。国家发改委政策法规司专程来黄石市开展调研,称赞黄石“政府敢担当,企业讲诚信”。

“信用+精准扶贫”:“五位一体”推进产业扶贫

2017年5月25日,黄石市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产业扶贫现场办公会一片欢腾:当地很多贫困户纷纷前来办理扶贫贷款手续,好入股村里的花菇产业。农业银行、邮政银行、阳新农商行和汉银村镇银行工作人员在现场忙碌不停,短短几个小时,他们就发放了3.6亿元扶贫贷款。

对村民而言,这样的画面已经不再新鲜。“以前都是年关难过,现在日子越来越好,日子也有盼头了。”孙月香是阳新县浮屠镇下汪村贫困户,过去家庭负担很重,全靠其丈夫一人打零工度日。为了帮助她走出困境,该村金融服务站组织开会评级授信并推荐给主办行阳新农商行浮屠支行,农商行工作人员在接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上门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查流程,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

如今,孙月香种植了30亩的杉树,还养了400只土鸡,去年夫妻两人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家庭纯收入达3万元。

阳新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起,积极推进信用+精准扶贫。两年来,共帮助12,981户贫困户46,549人实现了脱贫。有效增加了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获得感。

阳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能来告诉记者:“信用+精准扶贫可以概括为‘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即由政府提供风险保障金,贫困户贷款入股,经营主体风险自担,金融发放贷款,保险提供保障。”

据介绍,阳新县成立由村支书任站长、驻村工作队长任副站长,银行信贷人员、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为成员的金融服务站,实行“统一标准、集中评议、对外公示”的工作原则,开展农村信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定、核准贫困户小额贷款等工作。通过“看房、看粮、看劳动力、看有无读书郎、看诚信度、看产业”,对所有贫困户进行6个层次信用评级,由主办银行根据信用等级给予2,000元~50,000元的授信额度,并集中对外进行公示。目前,已对全县98个贫困村11,833户贫困户进行了信息采集授信,信息采集及评级授信率达到100%。

的信用扶贫小微贷款,支持创业发展。同时简化小微贷办理流程,申请到获得贷款时间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真正做到“申请贷款不出村,只跑一次路”。

据了解,2017年黄石市金融机构为贫困人群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13亿元,涉及贫困户6760户,其中对1440户发放扶贫小微贷1435.3万元。

“信用+价格监管”:商品房销售投诉率明显下降

2017年11月,细心的市民欣喜地发现,黄石新建的楼盘售楼部里,墙面显眼的位置上多出了一些公示牌,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销售价格、停车收费、物业收费等。“有了这些公示信息,买房心里就亮堂多了。”不少市民纷纷点赞。

“房地产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最关键的是买得放心、卖得透明。”黄石市发改委工服科工作人员王颖辉表示,为进一步营造一个公开公平、诚信经营的商品房销售市场环境,黄石市发改委、市房地产管理局出台《黄石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信用承诺制》。以信用承诺强化信用约束,以信息公示助力行政监督,该制度在湖北省尚属首例,全国也不多见。

该制度明确要求,商品房经营者要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将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房源及价格、前期物业管理服务、车位销售及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及费用等价格信息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并加强守信践诺行为的信用监管及媒体曝光,违反价格法律法规或信用承诺条款的,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并将其不良信用信息纳入信用档案。

此外,立足信用创建,黄石市信用办联合市房产局还出台了《对房地产领域失信主体联合惩戒的实施方案》,针对房地产销售9种价格失信违法情形采取31项惩戒措施,实现了房地产销售价格全过程信用监管。

据悉,自上述制度施行以来,黄石市商品房销售投诉率明显下降。

“信用+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信用监管全覆盖

“在项目评标阶段,招标人在‘信用中国’网站中查询出该公司被列为‘失信黑名单’。招标人根据《关于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规定,取消了该公司投标资格。”打开黄石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不良行为通报”版块上,一条条违法违规企业的失信处罚信息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守信企业则获得了加分等奖励,“2017年2月17日,该公司在黄石市第二医院职业病综合大楼工程设计项目(二次)投标中,由于该公司获得‘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奖项,综合技术部分中业绩及荣誉获得加分奖励,最终被评标委员会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据了解,这正是黄石市招标投标加强信用监管的一种手段。资料显示,围绕信用信息归集记录、信用承诺和信用信息应用三个方面,黄石市招标投标实现信用监管全覆盖。

例如,在全市招投标全流程,黄石市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实行事前签署信用承诺、事中核查信用承诺、事后监督信用承诺,对进入黄石市公共资源招投标诚信库的企业,要求入库时须上传《信用承诺书》,并一律在外网公开发布,一次承诺,全市有效。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企业如有虚假承诺,按招标文件中有关信用承诺规定,取消中标资格或者不授予合同,并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理。

创新出台《黄石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和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对施工、监理企业和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投标A、B、C、D四个等级的信用评价,并实行差别化管理;创新出台《黄石市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代理机构进场交易行为评价记分办法》,招投标全过程实施计分管理,对扣分达12分的机构,限制开展代理业务。

截至2017年10月底,有128家招标人、1260家投标人、67家招标代理机构、200人评标专家的招标投标信用承诺书入库。总量占全湖北省的三分之一。同时,370家招标人,140 家招标代理机构, 3640家投标人,800 名评标专家入库。进入黄石公共资源招标投标诚信库的近5000家企业信用信息,一律在互联网平台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招投标行为的全过程信用监管,招标投标市场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信用监管:失信者寸步难行

黄石市昌达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胡旺洲是黄石市出租车诚信示范车队队长,他的信用评分总在“信用榜”中名列前茅。在他们的带动下,黄石市出租车驾驶员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车容车貌、经营服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更多驾驶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踊跃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并在营运中提升服务质量、争当模范榜样。

如今,黄石市交通运输局客管部门专门成立了出租车信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出租车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市1022辆出租车及2010名驾驶员建立信用档案。信用管理内容细分为六大部分53个方面,逐项明确奖惩标准,实行百分制考核,进行季通报、年考评。

此外,黄石市交通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严重违法失信统计工作,依法向社会公布,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据介绍,黄石市治超办每月定期向省公路局、各地市州运管部门、黄石市交警支队、黄石市运管局抄告行政处罚超限超载车辆信息。

“交通出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黄石市场经济运行效率,黄石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信用交通’建设,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制度力量规范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为我市交通事业发展提供监督和自律保障。”黄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建春表示。

数据显示,2017年黄石市交通部门累计向湖北省公路局抄告外籍超限超载车辆信息1039台次,向武汉、鄂州、咸宁、荆门、荆州、黄冈、恩施、襄阳等黄石市运管部门抄告525台次,向黄石市交警支队、黄石市运管局抄告处罚超限超载车辆信息318台次。

2018年5月24日,黄石市召开信用“红黑名单”集中发布联席会议

通过在新闻媒体曝光出租车不文明行为、评选“十佳物流企业”、对出租车、驾培、道路运输、机动车维修行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公示等信用监管手段,黄石市整个交通运输市场逐步形成“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

从工程建设到精准扶贫,从价格监管到公共资源交易和交通管理,黄石正在从多方面发力信用建设,收获更多成果与经验,可以感受到,一座活力之城正破茧而生,一座诚信文明之城正阔步向前。

猜你喜欢
黄石市黄石投标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Usages of “IT”
Mother and son embroidery team weave the threads of history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援藏一任三载 造福高原民众——湖北黄石市第三批援藏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