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成长的三“wen”

2018-07-11 02:40
教书育人 2018年20期
关键词:过程发展教育

高 杰

关于目标的设置的重要,很多人喜欢引用拿破仑说的那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了清楚的目标就意味着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实现专业成长和个人进步,同样需要有目标导向,有一定的抱负,要知道自己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有了方向之后,还需要实实在在地往前走,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年轻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三“wen”。

一、要做到闻机而动

《周易·系辞下》中有这样一句话: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也就是说,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及时采取行动,千万不能等到错误形成再去处置,那样就会陷入被动。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教师的个人成长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准备、伺机绽放的过程。这也就是说教师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书育人的工作,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仅有学科知识远远不够。就教师个人来说,从教第一天起,虽是踏上了工作岗位,也意味着进入了新一轮的学习之中。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有用的素材,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育人方面的,只要自己觉得有用,在学习内化的同时都要做好整理和归纳。对于如何去“闻”,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那就是观察,观察其他人的做法,在观察中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活动的参与以及专业的教育写作,前者是着眼于课堂,后者在于思想的传递和经验的传达。因此,也应当留意主管部门组织的诸如教师基本功大赛、素养大赛等专业性的活动,要争取参与的机会,借助活动来促进个人的成长。另一方面,要勤于写作,特别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写。很多杂志都建立了自己的宣传博客和微信公众号,会定期发布相关的约稿信息,年轻教师要多关注,主动投稿。说到底,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既需要埋头走路,也需要抬头看路,要多关注教育动态,坚持思考,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要做到问计于人

《论语·述而》里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年轻教师的身边,有各个年龄层的教师,这些同事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资源,那就是阅历。主动问、虚心求教,可以让教师少做“无用功”,避免走很多“弯路”。问的方式也有多种,现如今,各个学校都有类似于“师徒结对”这样的专业成长模式,通过前辈对新人的“传帮带”,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年轻教师有疑问要主动提出来,教学困惑也好、有关育人的问题也好,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不灵验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求助”。此外,作为年轻教师,还要有一颗主动求索的心,专业发展是自己的事情,需要通过内驱力的激发,以自身的“钻劲”实现从“要我”到“我要”的转变。平时可以多走进其他人的课堂,亲身感受别人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努力吸取百家之长。发展无止境,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地一域的教育智慧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放眼历史和现在、域内和域外。在“互联网+”、VR技术、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的当下,年轻教师要善于向历史学习,读经典教育著作,感受经过历史检验的教育家的思想;也需要有跨界思维,做到“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其他行业的发展中找到能给自己启发的“火花”;还要借助现代通信工具,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做教师中的“追星族”,系统研究某个喜欢的名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三、要做到稳如泰山

苏东坡的《留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就是说世上有“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会惊慌失措,当没有原因而受到他人的侮辱时,也不会愤怒,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怀抱很大,并且他们的志向很远。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成长是有周期的,在这一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出人意料的状况。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工作之初要先立志,在此基础上立言、立行、立德,从而系统地推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了坚定的志向,便有了具体的行进方向。即便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正因为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才需要年轻教师积极地调整心态,以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的前进。面对纷繁的外界诱惑时,才能够守住教育的初心,以情怀作为指引,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陷入“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怪圈中,尽管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也习惯用同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去传递同样的东西,让本该充满未知和乐趣的教育工作,变得机械、无趣,也让人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失去了激情、忘却了梦想,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淖。只有稳住了自己的“心神”,才可以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才能沉下心去观察现状、审视自我,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年轻教师要发展,要学会闻、问、稳,也需要外界为他们提供适合成长的“土壤”和“气候”,只有内外同时发生作用,年轻教师才能行稳致远,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从而为整个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猜你喜欢
过程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