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行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2018-07-12 20:17孙凤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疗效对比脑出血

孙凤皇

【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行锥颅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择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8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锥颅穿刺术,统计两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整体治疗效果,对不同术式的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5%(49/59),高于对照组的62.71%(37/5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出血行锥颅穿刺术可高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强化疗效,整体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锥颅穿刺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52-02

脑出血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往往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为进一步观察和对比锥颅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实施了分组研究。现将相关研究成果汇总如下,以供临床研究借鉴和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8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女病患分别有80例、38例,年龄介于29-7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8岁,血肿量为42-60ml不等,均值为51ml。按照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59例为一组,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未合并可影响本研究的疾病类型。

1.2 方法 1.2.1对照组:术前,为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确定病灶位置,联合麻醉师进行全麻处理;待麻醉起效后,常规切开患者小骨窗,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入路时经颞上回或颞中回前中部,一般深入5cm即可;待血肿清除后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症状,并采用血管夹闭等形式减少出血量。同时,留意血压及颅内压变化,视情况行去骨片减压;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止血、抗感染等药物。

1.2.2观察组:术前,为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确定病灶位置并作血肿标记,联合麻醉师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待麻醉起效后,行锥颅穿刺术;准备电钻并安装YL-1型颅内穿刺引流针,将针头对准穿刺点,穿透硬脑膜;更换钝头塑料针芯,自操作口推进至理想深度;借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部位,并通过引流管将血肿引至体外。首先,将注入3万U尿激酶的引流管放置在血肿区域,并将引流管一段夹闭,2小时后开放夹闭,再次推注尿激酶。术后,观察血肿清除情况,把握尿激酶溶解治疗时机,视情况将引流管拔除,避免感染发生。术后,常规进行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止血及感染防治等治疗。

1.3 对比参数 统计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整体治疗效果。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测定,得分越高提示缺损情况越严重。②疗效等级分为痊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约50%以上)、有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为20%-50%之间含20%)和无效(改善程度不及上述标准,病情恶化或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_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见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效果,见表2所示。

3 讨论

脑出血病情凶险,若处理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易引发残疾或死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患群体的壮大,脑出血发病率日益上升,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开展临床对照研究,旨在探讨更为有效的脑出血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

当前,临床治疗脑出血多采用外科手段,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内镜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等,但是,不同术式的应用效果略有差异[1-2]。刘国龙等人在研究中指出[3],“快速改变患者颅内高压状态并及时清除血肿是治疗脑出血的首要原则。同时,在改善病症基础上如何避免颅脑更大程度的损伤亦十分关键”,并用数据证实了锥颅穿刺术的优越性。本院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更倾向于行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这一术式通过颅脑CT定位,能够快速探查血肿病灶,同时通过划定穿刺靶点,能够确保穿刺成功率。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妥善留置引流管并把控引流时间,分次注入尿激酶液化血肿,确保了血肿清除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究其缘由,多是开颅术中颅脑大面积、长时间暴露因此创伤较大。另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5%,高于对照组的62.71%(P<0.05),提示相较于开颅术,锥颅穿刺术的临床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脑出血行锥颅穿刺术可高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强化疗效,整体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万自成,汪跃.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运用于脑出血治疗中的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6(31):64-65.

[2]汪庆森.评价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國继续医学教育2017(31):82-83.

[3]刘国龙,何宗敬.锥颅穿刺术和开颅手术运用于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67-3668

猜你喜欢
疗效对比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再发性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