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2018-07-12 11:15张争阳陈世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6期
关键词:异丙酚七氟醚麻醉

张争阳,黄 磊,陈世洪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深圳 518117)

手术是临床治疗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术中需麻醉配合,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手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临床上常见的麻醉问题,发生率较高,深受临床重视和关注。POCD会引起患者脑功能活动紊乱,记忆力减退,严重者甚至影响预后,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更容易导致其认知功能的改变[2-3]。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4]。因此,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尤为重要。本研究比较了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60岁;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排除标准:术前服用过影响认知功能药物者;麻醉禁忌证者;病情严重无法进行手术者;有交流障碍、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每组49例。七氟醚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60~82岁,平均(68.9±4.4)岁;急性阑尾炎13例,胃穿孔5例,胆囊结石19例,腹股沟疝12例;体质量48~76 kg,平均(56.3±5.5) kg。异丙酚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5±4.3)岁;急性阑尾炎11例,胃穿孔4例,胆囊结石21例,腹股沟疝13例;体质量46~79 kg,平均(56.9±5.6) 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测,麻醉诱导给予瑞芬太尼0.2 μg/kg,咪达唑仑0.1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丙泊酚1.5~2.5 mg/kg。麻醉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七氟醚组患者给予1%~3%七氟醚(规格:120 ml)全凭吸入维持麻醉。异丙酚组患者给予静脉持续泵注异丙酚(规格:200 mg)130 μg/kg/min,顺阿曲库铵(规格:10 mg)0.12 μg/(kg·min);瑞芬太尼0.15~2.0 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麻醉过程中维持患者的血压、血氧在正常范围,BIS值维持在40~60,PETCO2维持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注入顺阿曲库铵,缝皮时停用异丙酚、七氟醚及瑞芬太尼,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及7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stimate,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满分30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 d及3 d时,异丙酚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anesthetic effects between two

表2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分)Tab 2 Comparison of MMSE scores between two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七氟醚组患者发生恶心3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5/49);异丙酚组患者发生恶心2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OCD是手术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造成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导致不能独立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6-7]。目前,POCD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学者发现,POCD的发生与手术患者年龄、麻醉方式等因素有关[8-9]。随着我国老年手术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有效降低其术后POCD发生率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0]。

异丙酚和七氟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麻醉药,分别用于静脉注射和吸入麻醉,多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七氟醚可有效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突触后胆碱能的传递,从而发挥麻醉作用[11]。国外研究结果发现[12],吸入麻醉药可抑制中枢胆碱能系统,从而调节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达到麻醉效果。异丙酚主要通过抑制海马CA1区细胞的表达发挥麻醉作用,故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3 d时,异丙酚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弱,导致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抑制能力更强,从而使吸入麻醉更容易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因此,七氟醚吸入麻醉更容

易出现POCD,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4-1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效果相近,早期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异丙酚七氟醚麻醉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