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李商隐诗词与文学思想

2018-07-13 18:19张弈博
课外语文·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李商隐

张弈博

【摘要】人生道路的坎坷和仕途道路的不顺,心中的百般积郁和灵魂的无处可依,造就了李商隐极具艺术创造性的诗文,以及其主张书写性灵、缘情体物的文学思想。他为诗歌注入了一种悲情之美,为诗歌创造了一层朦胧的意境,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不为世俗所扰另辟蹊径,只为主张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李商隐;诗词之美;文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诗词歌赋大家中,李商隐是很有个性的存在。他崛起于晚唐前期,这一时期的诗词普遍具有很大的独创性,诗词大家纷纷创造独属自己风格的诗词,而李商隐就是期间的代表诗人之一。现代有很多诗词歌赋研究者都乐于研究李商隐的诗词与文学思想,李商隐的诗词之美与独特的文学思想也成为多人追求的目标。笔者从李商隐的诗词之中研究其文学思想,尽可能探究悲美诗词之后的人生、文学思想。

一、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祖辈迁荥阳。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多个职务。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二、李商隐的诗词

李商隐用其独特的文学思想,通过咏史、咏物写出很多悲美的诗词,其诗歌中迷离缥缈的意境以及蕴含的悲美之情,在晚唐诗词创作中独树一帜。他的诗词不受時空实物所限,而是充满了悲思,而其中又隐含着失落、寂寞、幽怨;他的诗词充满了朦胧的色彩,但在朦胧中往往会透出一丝光亮,仕途的不得志和人生自由的追求相互矛盾,隐隐透露在其诗词歌赋之中。

(一)朦胧诗歌中的悲美

李商隐的诗词中往往蕴含着失落与惆怅,透过诗词的悲美我们看到的是他人生的郁郁不得志,是他失望落空的悲痛之情。其朦胧意境的诗歌给人一种雾中观花的寻思之感,让人在其中忘我享受。比如《锦瑟》一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从对瑟的存在疑问过渡到对人生的质疑,之后诗人便在梦境中遗失,诗人在人生中的郁郁不得志通过不可得到眼泪幻化的珍珠和眼中寻找翡翠表现出来,最后道出自己人生抑郁的悲痛之情。此诗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深曲折的深思。

(二)含蓄诗歌中的悲美

李商隐的诗词往往表达精密,用一些精美植物把心中的情思把握与再现。他的《无题》一诗情感层次丰富、表达含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迂回曲折,曲径通幽处的方式表现其内心的真实感受。又如《春雨》中诗人因所爱者的离去而痛感悲哀,所爱人离去自己便孤独无依,悲痛之情又加一层;“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作者对归去之人路上凄凉的场景的想象和对梦境依稀的感慨,又加一层情思。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其中灯影、雨丝等美丽的意境,在凄凉情感的衬托之下,显得更加凄凉,处处表现其悲美意境。

三、李商隐的文学思想

(一)挥笔为文

他反对儒家要求创作的圣明之道,主张诗歌创作要具有独创性。李商隐的作品大多直抒胸臆,其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诗词不避讳当权者,大胆地揭露了社会现状,这虽与晚唐所要求的“宗经”背道而驰,但却另辟蹊径,让人拍案叫绝。从李商隐《上崔华州书》中的“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可以看出,李商隐对于古文家提倡的为文之道的文学思想十分反感。在他看来所谓的为文之道,不是孔子、老庄的专有之道,不是一味的复古,追求古人的文学思想,不能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李商隐认为应该直抒胸臆,直接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见解,不要考虑太多的忌讳,因为这些会限制诗词的创作力,而直接将心中所想写出来挥笔成文,反而使诗词的表现更加鲜明有力。晚唐时期的爱情诗盛行,李商隐创作了一系列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他在创作爱情诗时,主张将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出来,七情六欲表达得淋漓尽致,借诗歌表达出自己的爱情灵性。他认为人生来即有七情六欲,在封建保守的古代,他不为世俗所扰,勇敢地将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李商隐丰融色泽、轻浅纤微的爱情诗风格,对晚唐的爱情诗有很大的影响。李商隐把对爱情的执着,对生死不渝的爱情遭到破碎之后的悲伤痛苦写成直击人心灵的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情感的享受。

(二)文质兼备

从李商隐的《献侍郎巨鹿公启》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同等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文字美,他追求极致的文学作品审美体验。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他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反对拥有华丽辞藻但却没有思想内容的诗歌,也反对富有思想内容但文采匮乏的诗歌。他崇尚将社会现实的揭露和华丽的辞藻相结合的文章,这对晚唐时期的文坛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四、结语

李商隐的诗歌贯穿着他对人生的感慨。他反对以往重抒情、技巧的文学思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指出了文学思想应该缘情体物、书写性灵,把诗词与儒家思想分立开来,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之作。李商隐代表着晚唐,却又高于晚唐。李商隐诗词中的悲美在个人情感积郁的带动下,产生了无可超越的悲美意境。

参考文献

[1]秦红梅.《唐诗宋词选读》对话教学策略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文明刚. 论两宋诗词对李商隐的接受[D].广州:暨南大学,2003.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李商隐
《东汉文学思想史》《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嘲桃
石榴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李商隐也玩朋友圈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