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过暖冬

2018-07-14 06:16吕沛宛杨孟瑾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疾病

吕沛宛 杨孟瑾

秋去冬来,北风劲吹,鸟儿迁徙,蛰虫潜伏,万物都随着迭而生长化收藏,人的身体自然然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节。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日于人。”冬季相对来说是疾病高发季节,许多心血管疾病、肺系疾病患者和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苦恼怎么捱过漫长的冬季。本文简单介绍一些冬季养生的知识,希望读者有所裨益。

为何冬季“难捱”

首先,冬季天寒地冻,水冰地坼,寒邪易直中人体。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而主痛,外寒侵袭皮肤可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太阳表证。寒客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气直中脾胃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确实造福了人类,有了暖气,现代人免去了很多严寒冷峻,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他的问题。室内外温差过大,会让我们的身体无所适从。现在的过敏性鼻炎、哮喘、心脏病、免疫性疾病、哑健康状态等都与这种寒热交替过快有显著的关系。

其次,冬季气温下降,皮肤毛孔遇冷会自动收缩,以保存体内热量,腠理致密,但同时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由肾和膀胱气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所以冬季也易出现肾系疾病,如尿频、遗尿、尿潴留、尿失禁、水肿等。

最后,冬季气温低,身体需要将大量血液用于重要器官的保温,气血不足的人就会很容易出现四肢冰冷;同时为了保温,气血也继续大量损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畏寒怕冷会愈来愈重。

如何“捱过”冬季

从饮食上过暖冬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可以在吃饭时潜移默化地调理身体,那么一定很易为大众所接受,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养生食疗方以及食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生粥黑豆15克,炒芡实15克,莲子15克,黄芪10克,生白扁豆15克,炒薏苡仁15克,陈皮3-5克。陈皮、黄芪纱布包煎,和其余食材同入炖锅内,高压锅30分钟,普通锅熬2~3个小时;也可用豆浆机打碎煮熟。用于秋冬季节遇冷腹泻。此粥可长期食用,有健脾祛湿、益肾固阳的功效。

山药大米粥山药性平,药性缓和,不燥不腻,入三焦,补三焦气阴。将山药切成约2厘米,去皮,和大米一起用豆浆机打成米糊服用。有益阴生津之效,尤其适合秋冬干燥之气。

四仁禽蛋粥白果仁 5克,杏仁5克,核桃仁 10克,葵花籽仁10克。上药研粉,每天早晨加生姜3片同鹌鹑蛋3~5个蒸羹或煮粥服下。白果仁、杏仁降气平喘;核桃仁补肾助阳,温肺定喘;葵花籽仁性平,味甘,有补虚损、消积滞功效。葵花籽集太阳热能,能补心肺之阳。上述四仁均为植物种子,富含油脂,可润肠通便。鹌鹑蛋味甘,温平,可益气、补五脏、强肝肾。

板栗和核桃炒板栗咸温无毒,色黄味甜,可健脾补肾。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但囚板栗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核桃味甘性温,有补肾助阳、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

韭菜和洋葱韭菜辛甘温,可温补肝肾、壮阳固精。洋葱味甘、微辛,性温,具有温中通阳、理气和胃、发散风寒、提神健体、散瘀解毒和助消化的功效。可使脾胃温通舒畅,肠润气顺。

小物件、小习惯助暖冬

一些制作简便、轻巧耐用的小东西和易于坚持的生活习惯,也是我们过冬的“利器”。

中药鞋垫 生附子27克,肉桂9克。打粉撒在鞋里当鞋垫,用来垫脚。二药大辛大热,均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其性善走,既可外达皮毛,又可入脏入腑。脚不寒则身不冷。

中药脐贴 肉桂、丁香、吴茱萸各10克。打粉,取药粉适量放人肚脐内,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一般2~3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间隔3~5天再使用。從立冬用到次年春分即可。上述药粉益火消阴、补肾助阳、暖脾胃散寒邪。

姜汁衣服 用纯棉衣衫浸泡鲜姜汁,晾干后贴身穿,对冬季肺系疾病疗效好。因为干姜有温肺化饮的作用。

随身灸法 用随身灸在午后灸关元穴,每次15~30分钟,连灸100天,可以预防脑血管疾病。因为艾草可温通十二经脉,关元又为一身元气之所居,人体元气充沛,则百病不侵。

艾叶泡脚 用艾草10克每晚煎水,睡前泡脚,一般每次半小时,泡到身体发热即可,不可汗出。在睡前泡脚可调整生物信息,改善各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冬季进补也应适可而止,方法虽多但也得囚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同的人应挑选适合自己的不同的食物,不能盲目进补。体质赢弱的人应多补,体质强壮的人则不必。南方气候温暖,北方气候寒冷,两地的温补之道也不一样,南方人相对不宜过于温补。现代人从事脑力活动的居多,若过于温补,冬日积聚的热量在来年春天无法靠重体力活动挥发,反而会郁积于体内,不利于健康。

平素体寒的朋友,冬季可多食羊肉、狗肉、鸡肉、大枣、核桃、山药、桂圆等,平常炒菜多加些葱、姜、蒜和传统辛温大料类,尤其注意禁生冷。前年曾遇到一位病人,就是在冬季吃一个橘子就致使凉气留于咽喉而造成咽哑,直到次年春季才逐渐痊愈。而平素热盛体质的人,冬季食补不易过于温热,可多食蔬菜类平补之品,如山药、银耳。平素脾胃虚弱的人,应注意调补脾胃,不可暴饮暴食。贫血、肝血亏虚的人,在冬季应注意养护肝血,早睡晚起,别让电子产品夺走你的健康,同时可多食动物眼睛、动物肝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养生在于一个“藏”字。早卧晚起,跟着日光起居。情志方面要像军队埋伏,鱼鸟深藏,就像心有所获一样,常怀感恩之心。言语耗气,多思费精血,冬季也应注意少思少言以养留气血。平常生活上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但不要过于贪暖而致汗出过多,以致阳气大量丧失。冬季应顺应冬气、养护人体,否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证。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升发所需能量不足而导致疾患。所以,在冬季好好保养,也可避免来年病扰。

猜你喜欢
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立秋后要注意调养预防呼吸疾病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牛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夏季疾病不用慌预防得当保健康
面对意外的疾病
从对抗疾病转向健康维护
疾病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