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乐于发言

2018-07-14 10:22王东霞
新课程·小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习

摘 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殷切期盼的最佳状态。作为课堂学习主人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发言,让学生自主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从而营造小学语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发言;预习;拓展兴趣

一、预习文本求实,做好发言的准备

不管教师的准备如何充分完善,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因此,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并要将此真正落到实处、要处,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了解,整体感知,为课堂上教师的“导”做铺垫,更为学生的“说”奠定基础,避免出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的冷堂现象。如在教学苏教版《孔子游春》一课时,我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以下几点:(1)自学生字、生词,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3)查找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孔子的图像后,请学生用一句话介绍我们熟悉的孔子。学生胸有成竹,有的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有的说:“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的说:“孔子是位博学多才、教学有方的老师。”……当我教学“积累成语”这一环节时,我引导学生整理、分类成语。因为这课成语很多,我们可以把这些成语分成四类:写春景的,写水的,写孔子的,写弟子的。接着,我在黑板上板书:春景、水、孔子、弟子。之后,我让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出相对应的成语,学生们有条不紊地、快速地、认真地写出成语,此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以及课前积累成语,将预习要求落实,做好准备,积累了词语,丰富了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收获的喜悦。以上教学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为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铺平了道路。

二、注重教材开拓,拓展发言的空间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知识载体,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虽然经过专家精心打磨,但社会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教师使用教材时,要经常变换教材情境,使情境趋于生活化、具体化和趣味化,让学生有路可想,有言可发。如我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学生知道经过人民子弟兵的浴血奋战,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了,但是许许多多的乡亲却失去了苦心经营的可爱家园。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表现的本质,在教学中,我问学生:“如果你目睹了这一切心情会如何?你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我见他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我给他们寄去自己的压岁钱,还要写一封很长的信,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重建家园。”“我打算发动全班同学捐款。”“我准备给灾区小朋友寄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我和父母商量,把失去亲人的孤兒接到家里来,和我一起学习。”“我要发奋学习,将来做一名水利专家,镇住洪水这害人的恶魔。”……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内容,要用活教材,要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要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深藏心底的求知欲望。

三、激发学习兴趣,享受发言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1.导入新颖,引发发言的兴趣

新课开始,导入注意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这样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我以一首刘欢唱的《水浒传》主题曲导入,音乐的渲染,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呈现在眼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平时,我还会以名言导入、猜谜语导入等。导入很重要,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引导想象,激发发言的兴趣

在一节课中,结合课文,经常提出一些能够唤起学生丰富想象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广玉兰》一课,在教学第8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学生了解这段主要写了四种广玉兰花的形态。我逐个教学广玉兰花的形态,当教学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广玉兰花,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此时,你想对小蜜蜂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小蜜蜂,你想对花儿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花儿,你想对小蜜蜂说些什么?学生感到这些问题很有趣,他们想了一会儿,都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有的说:“小蜜蜂,花儿刚开,你小心点,不要把花弄伤了。”有的说:“花儿,你真香!真美!我好想和你在一起玩耍。”有的说:“小蜜蜂,你不要着急,小心点,保护好你的细腿。”……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指导朗读,激发发言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应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朗读林肯的话。课件出示林肯的话,我指名朗读这段话,这位学习读得很平淡,然后我逐句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是表达林肯的感激之情,发自内心的语言是真诚的,最真诚的语言是平静的。第二句表达林肯对父亲的怀念,我们应该读得低沉些。后面三个“永远”流露出林肯对父亲的尊敬和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的情感,我们可以读得高昂些。在此基础上,我再请学生朗读这段话。学生听明白了,都纷纷举手,他们读得很有感情。

预习文本务实求实,注意教材开拓,注意多方面激发学生发言,让学生感受发言的乐趣。做到以上几点,我想学生在课堂上会思维活跃,热情满怀,善思乐言。

作者简介:王东霞,庐江县优秀教师,首届“学科带头人”,合肥市首届“美德教师”。2015年、2016年参加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课评比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二等奖。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荣获合肥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参加的市级课题已结题,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成绩。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预习
初中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