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商理念视角下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剖释

2018-07-16 07:07李井海
运动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机能体育运动意识

李井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不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体魄强健、身心健康。此前,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在不同层级学校得到展开,不管是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或者人才培养,都较过往大有进步,取得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1 动商:概念与理论源流

1.1 动商的概念

动商,自2012年5月14日在《中国体育报》首次提出,便得到了学术界的不断关注。接续有专家学者对动商理念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认为,动商是基于人的身体机能而形成体育运动素质,包括了运动能力、运动技能、运动心理、运动意识等多个方面。就动商的呈现状态而言,又可以把动商分为显、隐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人的可视的体育运动素质,后者则表现为潜在的体育运动素质,需要通过外在激发和个体自觉方能形之于外。

1.2 动商的理论源流

1.2.1 从多元智能理论到运动智力 加德纳(1999)认为,人具有人际关系、空间、身体运动、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自我认识等7种智能。这里所说的身体运动智能,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身体—心理结构之中,并揭示了人们形成高度发达的体育运动智能的可能,而在运动智力视域中,运动员并不是唯一具有运动智力的群体,更多时候,运动智力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并总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呈现。而在校园教育场景中,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则是学校的宗旨。

1.2.2 从智商、情商到健商、体商 智商(IQ),是智力商数的简称,但智商并不能完全反应人的全部。1991年,约翰.梅耶和彼得.塞拉维提出了情商(EQ),情商是用以描述人们把握和控制情感的一种能力,反映人们的情感智力水平的高低。不管是智力商数,还是情感商数,都不言而喻地把人对运动的参与、喜恶及人的身体健康排除在外,没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直到谢华真先生提出健商(HQ)这一概念,人们对运动的参与和身体健康才获得新的视野。具体而言,健商的形成与维持、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生活态度,以及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密切相关。

迈哈迈特.奥兹和迈克尔.罗伊森提出的“体商”概念,同样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体商(BQ),指一个人的身体商数,表明个体对自身健康有多少了解。体商因人而异,与性别、年龄、脑力或体力劳动特点、地区、民族,以及是否为残疾人等有关。即使如此,体商仍然能为我们自己控制和管理。

无论是健康商数,还是身体商数,都把人的身体健康与运动参与联系在了一起,也为个体实现自我康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所以说,正是基于对以上研究的认识与把握,对身体运动智能的确认,以及对个体健康和个体运动的热情关注,使得动商——作为描述个体的运动综合素质的理念最终得以产生。

2 动商的基本架构

2.1 动商的基本底色

作为理念创新,动商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基础。社会发展至今,无论是知识的生产,还是文化的传播,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社会结构都已发生了巨大变迁。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场景中,动商显现出自身的底色。

2.1.1 动商是对体育文化的增色 作为对人的运动本能的超越,体育运动随着不同层次的体育赛事的举办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如何超越这样的体育文化,使得普遍的情感和心理压抑得以全面释放?动商理念的提出为此提供了出口,它把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校园体育统合在一起,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体育运动爱好者,抑或是观众,在动商面前都获得了平等——大家在体育运动方面并无二样。而作为学生,由于拥有闲暇时间,可以在模仿运动员和体育运动爱好者的过程中,让身体经由体育运动领略到新的体验。从此,体育运动不再成为某些人的专有行为——只要具有运动机能,就可成为其中一员,而不必继续游走在竞技场的边缘,让自己的情感、情绪、价值为他人所牵绊。

2.1.2 动商是对考试文化的反击 作为学生来讲,本质上无法摆脱学业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无法摆脱林林总总的文化课考试的缠绕。应试教育的重压早已使他们难以承受,甚或壅塞了他们的运动认知,运动意识更无从谈起,使他们的运动能力退化为只能行走而无法进行奔跑,而仅有的体育考试和体育课程也成了任务而非发自内心的自觉。运动意识、运动心理、运动技能、运动需求在他们身上沉沉睡去了。如何唤醒之?必须超越考试文化,使他们的运动意识、运动心理、运动技能、运动需求得以苏醒。动商就充当了如此正面,如此积极的角色。它摒弃了以考试为导向、以竞技为基础的体育运动,立足于身体锻炼,抵制了对考试文化的压制,改变了学校、教师、家长和轻视体育活动的学生的思想,赋予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激励学生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引导变为评估个人健康的主角,切实把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2.1.3 动商是对消费文化的消解 学生无疑是参与消费的主要群体,事实上,不管是消费相关的体育运动装备,还是消费相关的体育赛事,他们都已深陷消费文化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他们希冀通过这些外在的器物表达对体育运动的情感和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实际上,他们往往陷于对表层的追求——成为某个体育明星的粉丝,或者成为某项体育运动的评头论足者,体验着他人的体验,品味着他人的体验,消费着他人的体验。真实的体育运动体验在他们心中远未形成。这是消费文化设下的陷阱。如何消解消费文化无孔不入的侵袭,动商立足参与体育运动者的身体机能,承认人的运动意志、运动需求、运动潜能,为学生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体验提供了明确、直接的路径指向。

2.2 动商的基本内容

基于对人的知、情、意的全面把握,以及对人体机能的信任,动商形成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同程度呈现于学生群体成长的过程中,成为阻遏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支撑。

2.2.1 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来源于人的整体和不同的器官、系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综合体现。显然,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身体机能。就学生而言,其身体机能受到天赋条件、生活习惯、运动知识、运动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动商理念立足于人的身体机能,把人的身体机能视为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存在,并据此确认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事实上,在学生群体中,运动能力各有差异,有的甚至难以完成体育课程的相关测试。此时,考试已然成了负担,而身体机能本身则被一再忽视。在应试文化框架中,他们唯有通过多次考试方能得到认可。即便如此,动商理论并未把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相反,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期待他们能在动商理论的应用中得以超越自身,成为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运动乐趣的分享者。

2.2.2 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来源于后天的反复不断的练习,这一练习过程是练习——矫正错误——再练习——再矫正错误——直至正确无误、完全熟练的过程,反复不断的身体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在动商的基本理念框架中,运动技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再局限于或者不再要求学生成为运动项目业余比赛的参加者、成为某运动项目技战术的传授者,并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众人称道,更多时候,运动技能成为学生的生存技能之一,成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重要基础,甚至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只有如此,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学生才能摆脱体育课程测试的羁绊,成为体育运动的主人,成为自身身体健康独一无二的调控者。

2.2.3 运动心理 运动心理是学生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心理活动,展现着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意志和情感。在动商理念的视域中,运动心理关注运动参与者的认知及其特征、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及其调节,关注他们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关于竞技认知、竞技心理和竞技自我效能则不再是关注的中心。当然,运动心理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动商理念并不于此止步,而是在承认运动心理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扭转运动心理的失衡,消除学生的运动心理障碍,继而把学生引向广阔的体育运动天地,使他们在自由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重塑自己的身体素质。

2.2.4 运动意识 在动商理念视域中,运动意识表征着个体对运动的认知、兴趣和情感。这其中既有理论认知,又有实践认知;既有经过自身体验而形成的认知,又有经过他人分享而获得的认知。学生的运动意识与运动情感、运动兴趣紧密相关,只有在参与到身体运动实践的过程中,个体的运动意识才得以形成,如果无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意识就难以进入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难以进入他们的自我意识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运动意识乃是高度意识的运动自觉,参加锻炼不是迫于外部压力,而是他们尊重生命,真诚的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欲望。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的动商才变得真正有意义。

3 动商的现代价值

3.1 遏制学生体质下降

遏制学生体质下降是动商现代价值的第一层次。动商与生俱来,是可以培养的,同时,动商作为启迪和辅助人的成长的关键源于体育、源于运动、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体育运动并不局限于课堂教育教学,也不局限于为了功利性目标而参加竞技赛事,更多时候,体育运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体育运动摆脱了体育课程应试的羁绊,使学生不为分数、课程内容、学习形式所役;另一方面,体育运动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激情和生存意义的追寻,对生命活力的确证。显然,这对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克服运动心理障碍、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此,遏制学生体质下降就成为动商最基本的现代价值。

3.2 塑造健全的人格

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动商现代价值的第二层次。动商先于智商、情商发展,与智商、情商共同构建健全人格。一方面,动商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运动规则,理解运动知识,体会运动之美,能促进人脑的发展,有助于智商的开发;另一方面,动商的培养过程是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在此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挫折,又有成功;既有助于个人运动能力的提升,又能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显然,这对学生情商的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学生加深了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与理解,也加深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运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的理解,为学生确证自己在众人中的位置提供了帮助,也为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建立了基础。

3.3 塑造自由、有尊严的人

塑造自由、有尊严的人是动商现代价值的最高层次。动商的核心在于通过运动健身、科学健身,培养人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体育生活化和常态化。一方面,在动商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参与运动不再受到场所、时间的限制,既可以与团队走在一起,又可以单独一人,他们成了自由之身;另一方面,参与运动不再受到功利目标的诱惑,而是基于内心的高度自觉和对自身身体机能的高度自信,他们有了自由之意志。可以说,经由动商的培养及动商的发展,学生正走向自由之王国。同时,培养学生动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发现自我潜能、认识自我、体验运动之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确证自身,确证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不断建构着自我、思想着自我,使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最终成为有尊严的人。

猜你喜欢
机能体育运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体育运动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呆呆和朵朵(13)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