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2018-07-16 05:47王彦娥
运动 2018年2期
关键词:身份体育教师职业

王彦娥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1 身份认同

1.1 身份认同概念

“身份认同”一词源于拉丁文idem(为相同、同一之意),后来发展为英语中的identity 一词,有多重含义,其一是使等同于、认为与……一致;其二是同一性、认同;其三是身份、正身。

1.2 身份概念

“身份”一词对我们来说,是古老而熟悉的,它有不同的表述。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其一是指出身和社会地位;其二是指身价;其三是指姿态、架势。总体而言,身份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

2 体育教师身份认同

体育教师身份认同是指体育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我们对身份的自我认同是来源于所谓的“风险的考验”。如果说反思是自我认同的形成方式,那么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和自我身份的认同而言,体育教师不能通过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积累而获得资格证,他们更多是来源于体育教师对身份的内在的自我认同。

3 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在高等教育中,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我们高校全体教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中广大人群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期待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对学生传授知识的重任。对高校体育教师这个身份我们要高度认同。对高校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很多,笔者主要从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政策,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文化,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体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分析。

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政策

自古以来,体育界流传一句话:“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长期以来处于这样一个尴尬地位,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到位,但问题却出现在具体落到实处时。体育教师能真正发挥岗位作用吗?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去深入思考研究,如美国 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运动将“教师”看作是导致低教学质量和学术标准的根源所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教师的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以国家课程、国家考试、学校质量标准等形式的政府干预,这种干预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无论对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而言,他们都给身份认同带来了挑战。针对国家课程、国家考试,作为教师必须遵守遵照执行,教师必须向学校制订的教学质量标准靠拢,这一点无可怀疑。

哈格瑞夫斯在研究教师工作中的社会和情感因素时曾指出,教师自我的情感投入很容易受到教育政策变化的伤害。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艰巨任务,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最好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遵守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近年来,“国培计划”项目提倡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鼓励体育教师创设一种专业参与和实践共享的专业发展模型,促进体育教师从单向的教学知识获取向多维的专业观点会话和教学行为改进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我们要把理论落到实处而不简单是喊口号,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保证提高教师的专项技能为前提,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教授给学生更好的技能。笔者认为,若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首先学生必须对所教授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认可。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在人们生活中地位得到了提升,国家对体育教师培养的正规性、教师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和学校体育的日益重视,从而使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3.2 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文化

美国学者富兰明确提出了“在其关于学校改革的研究中发现了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组织文化概念被人类引入教育界,学校组织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从此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新近的学校组织文化研究明确表示“文化在学校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应凸显文化在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一方面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育价值观念。文化对教师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固性特征,如果学校的组织文化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那么教师和学生对这样的学校组织文化产生怀疑,甚至有抵触心理。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1)学校组织文化强调教师具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2)教师实践专业目标需要学校提供有利的帮助;(3)教师的工作实践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最终,教师在学校组织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把研究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相集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就体现了体育教师作为教师这个身份的高度认同。

研究学校组织文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从研究视角看,我国的学校组织文化研究起源于高校校园文化,然而对中小学的研究侧重于校园文化的研究,缺乏对小学校园管理方面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看,只是对“校园文化”下定义,学校注重开设的各种艺术教育,让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没有关注所开设课程的效果;从研究成果看,在各种学术论文中看到学校组织文化的概念、内涵、性质、意义、功能、分类、原则,没有找到专著性的系统研究。

总之,学校组织文化不仅能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更会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

3.3 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体因素

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作为教师的人,首先教师这个职业是别人眼中期待的职业,是肩负传授知识重任的职业,然后再把教师看做是独立思想的个体;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教师,首先教师本身把自己看做是普通的生命体,是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然后他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之所以称之为是教师,是与其他行业相区别而言;那么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存在,是避免不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产生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由以下4个方面构成:专业能力、职业理想、职业评价、学生观的集中体现。

3.3.1 专业能力方面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高校体育教师通过对体育教学的深入探讨研究,一方面,增强了体育教师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另一方面,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如果拥有良好的专业认同感,这对体育教师投身于体育教学工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有更好的效果。因此,专业能力是影响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3.3.2 职业理想方面 高校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观念,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只有我们的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才能经得起外界环境的考验。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育规划中,在自身职业理想方面要调整好心态,适当缓解教学工作中的压力,方能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因此,职业理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

3.3.3 职业评价方面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评价主要有如下2个方面:(1)教师的自我反思。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之处。一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独立练习某一连贯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参加各种球类活动比赛,通过比赛可以对比选手的技巧能力,这样能充分体现教师传授动作技能是否到位。实际上,教师自我反思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此不在详细赘述。(2)学生评价,即学生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这是在教学中古往今来一直就存在的现象。在我国,从小学开始就有这个评价体系,被认为是学校监督教师教学的一种方式。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是有很大用途的,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能及时从学生处了解到教师最近教学的状态,教学中一旦出现不良的教学现象,学校尽快解决,尽量减少师生矛盾和教学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反馈,任课教师对学术问题的困惑可以得到答案,最终提高教师工作效率,进而增强教师身份认同。

3.3.4 学生观方面 高校体育教师的主要教育对象就是高校学生,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个方面,通过理论知识的传输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专业技能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还能磨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专项训练的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使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历练其心理素质,增强其抗压能力,因为训练教师传达给莘莘学子的理念是:想要战胜对方,首先要战胜自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从而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可,最终增强教师的身份认同。

4 结 语

高校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能促进教师自我成长,能够使高校体育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体育教师对身份认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的身份认同能够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打好基础。

[1]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21-27.

[2]孙长顺.论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D].上海: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6):44-47.

[4]Hargereaves,A 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 [D].London:Falmer Press,1994.

[5]赵富学,程传银.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研究[J].体育学刊,2016(5):93-99.

[6]范轶清.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赵中建.学校组织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寻阳,郑新民.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2015(2):43-50.

猜你喜欢
身份体育教师职业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职业写作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