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连云港市某三甲医院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2018-07-16 06:15吴梦平朱相芹
中国卫生统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顺位死因

吴梦平 许 文 朱相芹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22002)

疾病构成可以反映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疾病分布情况。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也随之变化[1]。确定居民患病的疾病顺位对于了解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及明确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工作重点至关重要[2]。本文通过对2012-2016年连云港市某三甲医院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及顺位进行分析,了解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常见病种、多发病种及其特征,为医院明确医疗工作重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连云港市某三甲医院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出院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出院日期、出院主要诊断、疾病转归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患者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统计。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版)》[3]中有关统计表一般性年龄分组的相关建议,将患者按年龄分为0~14岁组、15~44岁组、45~59岁组和60~岁组。

2.统计方法运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年龄组及性别构成的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一般情况

2012-2016年出院患者共计324202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46231人次,上升至2016年的76288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3.34%。其中男性患者163509人次(50.43%),女性患者160693人次(49.57%),男女比例为1.02:1,5年间出院患者性别构成有统计学差异(χ2=122.39,P<0.05)。出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0.47±26.17岁,其中0~14岁组44283例(13.66%),15~44岁组74835例(23.08%),45~59岁组83595例(25.79%),60~岁组121489例(37.47%),经χ2检验,5年间出院患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97,P<0.05)。

2.出院患者前10位系统疾病构成

2012-2016年出院患者前10位系统疾病依次为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累计出院患者270872人次,占出院患者总数的83.55%。

从各年度系统疾病顺位变化观察,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和循环系统疾病始终排在第1、2位。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肿瘤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顺位徘徊在第7~8位之间,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顺位徘徊在第9~10位之间,且构成比变化不大。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在2012年居第9位,2013年开始退出前10位排名,见表1。

3.不同年龄组出院患者前10位系统疾病构成

由表2可知,0~14岁组排在前3位的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24.42%)、消化系统疾病(13.54%)和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2.59%),累计总占比为50.55%。15~44岁组排在前3位的疾病依次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21.76%)、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6.07%)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2.00%),累计总占比为49.83%。45~59岁组排在前3位的疾病依次是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32.12%)、循环系统疾病(11.43%)和肿瘤(11.35%),累计总占比为54.90%。60岁及以上排在前3位的疾病依次是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22.84%)、循环系统疾病(20.82%)和消化系统疾病(9.54%),累计总占比为43.66%。

4.出院病人死因构成

由表3可知,2012-2016年住院死亡病例中,死因顺位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循环系统疾(36.73%),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0.24%),肿瘤(11.39%),呼吸系统疾病(8.10%),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3.90%),累计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0.36%。

表1 2012-2016年出院患者前十位系统疾病构成(例数,%)

表2 不同年龄组出院患者前十位系统疾病构成(例数,%)

讨  论

近5年来,该院出院患者人数逐年上升,除了与该院实际开放床位数增加有关外(从2012年的1146张到2016年的1892张),医院自身的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均使该院就诊的患者增加。从年龄构成看,该院出院患者中老年人群(≥60岁)最多,占全部出院人数的37.47%,医院应针对老年疾病的特点做好医院管理工作,积极发展老年医疗服务,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表3 2012-2016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及顺位(例数,%)

前10位系统疾病中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始终高居首位,分析发现大部分病例是肿瘤病人的维持性化学治疗及术后的多次化疗和术后随诊住院治疗。肿瘤是该院死亡病例的第3位死因,严重危害当地人群生命健康。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肿瘤发病的风险[4]。医院在做好肿瘤综合防治的同时,还应加强肿瘤专科建设,努力开展和应用肿瘤治疗新技术,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肿瘤带来的疾病风险降到最低。

循环系统疾病一直稳居第二位,是住院患者死亡的第1位死因。从单病种疾病看,构成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脑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均是循环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循环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5]。为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该院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并于2014年成立连云港市脑科医院,2016年成立连云港市心血管病医院。

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均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病种为麻痹性肠梗阻和不伴有疝的肠梗阻、胆石症和腹股沟疝,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肺部感染,其次是肺炎。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加重有一定关系。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居第6位,却是住院病人死亡的第2位死因,其致残致死率高,主要危及15~44岁劳动力人口,可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6],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分析发现,引起损伤与中毒类疾病前三位的外部原因是运输事故、意外跌伤、故意自杀与自伤[7]。此类疾病及时救治是关键,医院应提高院前急救和急诊救治质量,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完善抢救设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交通安全及生产安全上加强管理,广泛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以减少本地各类损伤和中毒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0~14岁患者疾病构成比居首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与梁粤珩等[8]的调查结果一致,这主要与儿童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有关[9]。医院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冬、春季节,应做好相应的医疗护理准备工作,增加医疗护理技术力量,做好接诊工作。15~44岁患者疾病构成中以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为主,分析其原因是该年龄段为女性生育期,也是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时期。此外,随着我国二胎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各地医疗机构孕产妇明显增多,尤其高龄产妇增多,而随着年龄增加、妊娠次数增多,高龄产妇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不良结局发生率上升[10],因此,医院一方面要充分做好人员和物资准备;另一方面要强化孕产期健康宣传及教育,并强化对高危孕产妇的系统管理。45~59岁组和60~岁组患者以慢性病为主,医院在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应适当向慢性病方向倾斜。

该院是连云港市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而对出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疾病谱的现实情况,不仅为医院合理配置人、财、物力资源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重点疾病防治政策及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顺位死因
更 正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现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伴有系统疾病的老年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护理
死因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