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路径分析

2018-07-16 06:18杨涛叶小英
当代医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综合征

杨涛,叶小英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是一种好发于新生儿和低龄儿童的皮肤病,6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发病急,危险性系数高,严重状态极易产生休克,威胁患者生命[1]。此病属于严重水疱性疾病范畴,主要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表皮剥脱而发病。临床路径的应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缩减医疗开支的目的而引用“工业关键技术”理念应用于临床研究,针对传统临床治疗思想,忽略传统治疗中对同一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医生、不同需要而发生的不同治疗方案重复性,可显著改善医疗效果,提高患者医疗评价,缩减经济开支,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民生意义和医疗价值[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40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治疗过程采用临床路径后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寻找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皮肤科实施临床路径前后400例患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2月皮肤科实施临床路径前患者200例列为对照组,实施后患者200例列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皮肤性病学》第8版(张学军主编)中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②发病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③皮肤症状包括猩红热样皮肤红斑、水疱、脓疱等;④嘴周可见射状裂纹,尼氏综合征,触痛等相关表现;⑤白细胞数升高,血样异常;⑥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⑦本研究已经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②精神系统和心理方面疾病的患者;③合并其他需要大量或长期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患者;④家属及监护人拒绝参与调研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临床路径内容临床路径的实施从入院诊断到治疗出院应用于诊疗全过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以后,办理入院治疗手续。主要诊断治疗内容首先登记患者病史、体检结果,办理住院病历,初步评估病情并确定初期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重点对患者的皮肤护理、饮食情况、抗菌治疗、局部用药、抗组胺药、非特异性抗敏药以及中医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医嘱重点主要是关于血常规等的检查、肾功能及水电解质检测的维持、创面的病理组织培养、影像学检查等;护理工作包括护理宣教、护理设计、静脉取血、患者影像学检查护理等;患者病情变异的等级。

1.2.2调查和评估根据患者病理资料的调查统计,设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基线资料收集、效应资料和临床疗效等3个调查表。基线资料调查表主要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辨证分型;病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住院时间按、费用、治疗方式分型;临床疗效资料包括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fo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病例效应对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单纯西医治疗例数、平均总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例效应资料对比(x±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se-effect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2.3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3.1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的临床治疗现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儿童类患者常见皮肤性发病类型,成年患者发病率较低,因为患者年龄就较小,身体症状和感知自我叙述能力较差,常常在症状严重的时候才被发现,因此临床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比较多,常有延误病情的情况存在[3]。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可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的临床治疗背景和现有技术资料主要集中在以下临床方面: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的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岁以下,尤其是新生儿发病人群比较集中,而性别差异对患者发病影响不明显;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烫伤样皮肤脱落、疼痛、尼氏综合征等;③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并发症较危险,主要是药物过敏和耐药性损伤,心肌炎、肺炎、泌尿疾病等是常见重症并发症;④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的临床治疗用药早期准确选择对金黄葡菌有效敏感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金葡菌感染灶的体内清理,细菌毒素的形成是抑制菌群平衡的关键;⑤静脉内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除抗生素以外清除和控制细菌毒素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此方法不仅可以抑制细菌毒素的形成,还能从根本上切断免疫过程,阻止免疫细胞C3b、C4b、Fc受体等的形成,从而抑制炎性反应的发展,对症状治疗和病因抑制均有显著意义。

3.2临床路径开展的临床意义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针对特定疾病而形成的一系列标准化治疗过程和模式,是对某一疾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理论基础包括循证医学和临床指南,设计治疗过程的组织性和临床治疗的管理内容[4-5]。临床路径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时效性、全面性,设计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全部内容,具有综合性。本院从2011年2月开始在各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干预治疗,在各学科科协作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综合治疗和联合护理,通过西医对症精分治疗思维实现治疗过程的快速、全面、经济。临床路径设计之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沉重的医疗费用,缩短患者诊疗耗时,进一步加强医患和谐,促进合理用药和专业医疗的现代化医疗质量提升[6]。本研究通过对40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在皮肤科实施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治疗的临床路径,通过对寻常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辨证分型)、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效应资料(住院时间、费用、资源使用)和临床疗效的比较,获得研究结果证明临床路径的实施使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疗程,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对规范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和住院流程,提高临床疗效。临床路径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反复诊断论证过程,减少了不合理诊断和多余治疗的内容和时间,进一步降低经济成本,可比较理想的在更短的时间和消费状态下实现治疗价值[7-8]。

综上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在住院时间,经济支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临床优势。

猜你喜欢
金黄色葡萄球菌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