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建构”情绪管理的理论来源

2018-07-17 09:24沈芸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情商

【摘要】笔者开展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正向建构”案例研究,发现个案学生对于“大学生正向建构情绪管理”培训中相关理念和方法的运用,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培训中所教授的理念、方法和技巧,都有着切实的、深厚的理论根源。本文从情商理论、积极心理学的“习得性乐观”以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精神三个角度,总结梳理其理论来源,以期为大学生情绪管理提供有益参考,让新兴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大学生的心灵提供滋养。

【关键词】情商 积极心理学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基金项目】2017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7-D-138)。

【中图分类号】B8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10-02

2017年,笔者在上海杉达学院开展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正向建构”案例研究——在梳理积极心理学、情商理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心理学新兴成果的基础上,提炼正向建构情绪管理理念,研发“大学生正向建构情绪管理”课件,对4名个案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理念和方法;通过应对方式量表、深度访谈等手段,综合分析其運用效果。研究发现,个案学生的实际运用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情绪管理意识明显增强,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思维方式向积极方向转变,对心理学知识学习兴趣的提升、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等。

笔者对于“正向建构”情绪管理的界定为: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处理负面情绪时,通过多方面途径聚焦人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对负面事件和感受重新正向诠释、赋予新意义,调动人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在这个理念下,建立一套情绪管理的方法框架,包含四大模块:即时负面情绪管理模块,挫折管理模块,冲突管理与人际沟通模块,寻找解决之道模块。正向建构情绪管理培训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四大模块课件中所总结的理念、方法和技巧,都有着切实的、深厚的理论根源。

一、情商理论

根据“情商之父”——哈佛大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理论,情商包括4个维度:自我觉察(明了自己的内在状态、喜好、资源和直觉);自我管理(处理自己的内在状态、冲动和资源);社交觉察(觉察他人的情绪、需求和关切);社会技能(人际关系管理,引发适当反应的娴熟度)[1]。其中,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与自我情绪觉察能力密切相关,而良好的社会技能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所以,在“正向建构”情绪管理培训中,教师充分强调觉察和理解情绪的重要性。培训中,教师带领个案学生了解情绪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具有沟通、驱动、保护等重要的功能,即使是负面情绪,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积极意义;分析基本情绪的涵义,练习辨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同理心的重要性,在冲突管理与人际沟通中,练习如何理解和表达他人的情绪。

培训中,有关自我情绪管理的理念和技巧,其重要理论基础还涉及情绪运作的机制。情绪智力的核心是杏仁核的工作机制与大脑皮层的互动。脑干中的杏仁核管理着我们的情绪,它承担报警的任务,对每个处境进行判断,并做出反应。当它向大脑的各个部位发出信号,向脑干发出指令,身体分泌出荷尔蒙,驱动神经中枢,激活心血管系统、肌肉和内脏器官,于是身体各部位做出反应。杏仁核是情绪哨兵,控制整个大脑。感官(眼睛、耳朵)收到的信号可以通过两条通道传递到杏仁核。一条是感官信号到达大脑的丘脑,然后直接传递到杏仁核;另外一条是通过丘脑传递到新皮层,也就是思考脑,然后再传递到杏仁核。信号的分叉使杏仁核能先于新皮层作出反应,而新皮层在通过多个层次的大脑回路对信息进行充分分析之后,才能全面掌握情况,并最终做出更加精准的反应。所以,人易于情绪失控、情感冲动压倒理性思考的原因,正在于情绪系统可以不依赖于新皮层自动做出反应,有些情绪反应和情绪记忆可以在完全没有任何意识和认知参与的情况下形成[2]。换言之,从丘脑到杏仁核的神经捷径完全绕过了新皮层,杏仁核接收到“信号”开始启动警报的时候,我们的思考脑部分还不能开始工作。

当保持情绪反应平稳的新皮层无法激活时,我们是无法理性地处理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的。所以,有效调控情绪的一个途径是减缓从杏仁核发出的激发信号[2]。在“正向建构”情绪管理培训中,教师致力于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产生强烈负面情绪的当下,首先不要急于去做出判断、决定,而是要先安抚好正在激烈运作的杏仁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尝试选择使用数颜色法、切断暂停法等技巧去处理自己的情绪。

二、积极心理学之“习得性乐观”

积极心理学是国际心理学界近十余年来兴起的学术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研究关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消极方面不同,积极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在“正向建构”情绪管理研究中,对于个案学生挫折管理能力的培训和引导,主要理论根源是积极心理学创立者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关于“习得性乐观”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乐观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事情原因的看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心理学家把它称为“解释风格”。人在解释为什么某一件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三个重要维度会考虑: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3]。永久性:当坏事发生时,悲观的人认为:坏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的原因是会永久存在的。相反,乐观的人则相信导致坏事发生的原因只是暂时的。②普遍性:当坏事发生的时候,乐观的人会认为,致使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仅仅具有有限的、局部的影响,是一个特殊的、特定的原因。悲观的人会认为,致使这件坏事发生的原因,可以影响到许多其他的方面,是一个全局性的原因所致。③个人化:这个维度,关系到这件事情是谁的错,也就是把原因归为外部还是内部。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有的人会习惯性地怪罪自己(内部归因),有的人会习惯性地怪罪其他人或是环境(外部归因)。

正是解释风格,决定了一个人遇到挫折、失败时的思维习惯,决定了他是会比较积极乐观地应对,还是容易消极悲观。所以,在“正向建构”情绪管理培训中,教师结合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案例,向个案学生讲解、分析解释风格是如何影响着一个人的归因方式、思维模式;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同样的挫折事件面前,人完全有不同的选择,如果能够跳出固有的归因模式,尝试看到事情不同的方面、造成事情发生的不同原因,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自我激励,走出心理困境。

立足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在挫折管理的方法层面,培训中重点练习了反驳悲观念头的技巧[4]以及业界专家开发的“乐观三部曲”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正向建构的情绪管理能力,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精神和理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鄄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尋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SFBT虽然是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但是其精神内核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有着共性的联系。传统的心理咨询是以问题为导向,过程主要聚焦于寻找病症与缺失所在。而SFBT则是以解决为导向,主要聚焦于改变的发生和当事人自己的资源。SFBT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

已有研究表明,SFBT在解决大学生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困扰等心理问题方面效果明显,笔者认为,在一般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预防工作中适当运用SFBT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学生个体进行“自我赋能”也是可行的尝试。在“正向建构”情绪管理研究中,借鉴了SFBT的相关理念:①焦点应在于当事人所想要的未来,而非过去的问题和现在的冲突。②问题不会总是在发生。问题应出现而没有出现的例外,可以被用来构建解决之道。③相信解决之道已经存在于当事人身上。④小改变的增加会导致大改变的出现。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正向建构”情绪管理培训中,教师致力于启发学生形成以下的认知和寻找解决之道的思路:①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如果深受情绪困扰(如愤怒、悲伤、恐惧、沮丧等),可以借由这些情绪反应,对生活事件进行重新建构:觉察和思考情绪背后的正向动机和需求。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一定是有个重要的理由,自己所在乎的、所希望的究竟是什么。由此,将负性事件和负面情绪转换建构为个人的愿景和目标。②凡事总有例外。困扰自己的那个问题,一定有不发生、不那么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短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③我是我自己问题的专家,我可以思考,那次“例外”我是怎么做到的?如果那个方法可以用在此时,那么继续使用;如果不能直接复制使用,思考为什么那次这样做有效,背后是因为满足了什么条件。④在确定目标、找到改变的方向的情况下,思考现在就可以立即做的一小步改变是什么。

在心理学领域,积极心理学、情商理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新兴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些理论、方法和实践,有着各自的角度、偏向和重点,但它们也有着共同的联系——不只是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注重关注人自身的力量和优势,研究如何能让人聚焦和运用自身积极的力量更幸福健康地生活。笔者在研究、梳理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正向建构”情绪管理的理念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付诸实践,希望让新兴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大学生的心灵提供滋养。

参考文献:

[1]张怡筠情商工作室.“情商讲师培训”精品课程延伸阅读[Z].2014:48.

[2]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7-21、30.

[3][美]马丁·塞利格曼,卡伦·莱维奇,莉萨·杰科克斯,简·吉勒姆.教出乐观的孩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0.

[4][美]马丁·塞利格曼,卡伦·莱维奇,莉萨·杰科克斯,简·吉勒姆.教出乐观的孩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62-164.

作者简介:

沈芸,女,上海杉达学院,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情商
拼命讨好他人不是情商高
画与话
情商到底是什么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二则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情商”的表象与影响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