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堂有效提问及问题的有效分布

2018-07-17 09:24袁凤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3期

【摘要】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及其问题的分布是否合理影响着课堂的高效性。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和问题的合理分布决定了教学设计的优劣。本文将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例试析课堂有效提问及问题的有效分布。

【关键词】课堂有效提问 问题有效分布 《小桥流水人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43-0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由于课堂提问的质量不高,问题的分布不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学设计是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位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如果课堂提问的设计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且不能有效的分布,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失败的。因此,更不可能做到高效课堂了。

一、课堂有效提问

关于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有很多种,这里笔者采用美国卡麦隆大学莫里教授在《课堂教学技能》一书中的分类,他把课堂问题分为:事实性问题、经验型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四类。

事实性问题:指对课文内容作简单回忆就能回答的问题。其主要智力过程是简单记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能帮助学生熟记课文。例如:在《小桥流水人家》中,可以提这样的问题:①“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哪一首词或曲?②这勾划出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事物?③勾划出文中的优美的语句。这类问题一般分布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动环节,帮助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理清课文中的各种关系,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基础。

经验性问题:指需要学生利用整理课文内容或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其主要智力过程是分析和综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①作者为什么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②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呢?③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④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呢?这类问题承接事实性问题,以事实性问题为依托,分布在展开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创造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得出独特答案的问题。其主要智力过程是想象和联想,它有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考课文。例如:请发挥你的想象,假如你是作者,除了故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你还能想到哪些景物?运用这篇文章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在完成经验性问题的基础上,再提一些创造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评价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做出判断或赋值的问题。其主要智力过程是选择和判断,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如果你故乡的老家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你会喜欢它吗?这篇文章的作者却非常爱这样的老家,你怎么理解呢?以上三类问题已基本能够实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但在巩固成果的结束阶段,可以提出一些评价性问题,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二、课堂问题的有效分布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指导朗读、默读;精读词句,积累语言;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精读内容,领会方法。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时,我们应涉及到事实性問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由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问题的有效分布中,应按照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不同。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略读课文,在课堂提问时,我们可以忽略事实性问题,只针对课文提出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略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监控作用,同时可以添加相关材料让学生做出评判。因此,在课堂问题的有效分布中,我们可以不按照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这样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事实性问题。对于这类型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事件的安排上可以先提评价性问题,再提经验性问题,最后是创造性问题。

三、《小桥流水人家》课堂问题的设计及分布

(一)《小桥流水人家》文本分析

从教材方面来看,《小桥流水人家》是篇略读课文,作者描绘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本文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抓住了故乡景致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在描写这三方面景致时又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从中渗透着作者的思乡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二是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积累语言。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会认“潺”等7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④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反复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②通过阅读比较,自主分析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其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是本文的重点;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多种表达方式是本文的难点。

(二)《小桥流水人家》课堂问题设计及分布

根据以上对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小桥流水人家》的课堂问题进行如下设计:事实性问题:①“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哪一首词或曲?②勾划出表达作者热爱家乡的语句。经验性问题:①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②阅读比较表达作者热爱家乡的语句,分析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呢?③作者为什么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创造性问题:请发挥你的想象,假如你是作者,除了故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你还能想到哪些景物?运用这篇文章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评价性问题:如果你故乡的老家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你会喜欢它吗?这篇文章的作者却非常爱这样的老家,你怎么理解呢?

根据以上的分析及课堂问题的设计,《小桥流水人家》的课堂问题的分布如下:在课堂启动环节,导入新课(出示故乡老屋的图片),提出评价性问题:如果你故乡的老家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你会喜欢它吗?这篇文章的作者却非常爱这样的老家,你怎么理解呢?在课堂展开环节,提出经验性问题:①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②阅读比较表达作者热爱家乡的语句,分析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呢?③“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哪一首词或曲?作者为什么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在课堂结束环节,提出创造性问题:请发挥你的想象,假如你是作者,除了故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你还能想到哪些景物?运用这篇文章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谢鼓平.《特级教师小学教案优化设计》.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4]薛晓嫘.课堂提问的有效分布[J].中学语文.2000.

作者简介:

袁凤平(1986.11~),女,湖北武汉人,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