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2018-07-18 12:56张颖冯从经
关键词:双语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张颖 冯从经

摘 要:双语教学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的翻转课堂被迅速引入到双语教学新模式中。文章分析了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实现翻转课堂与双语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讨论了建立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评价与信息反馈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6-0018-02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家急需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顺应新形势,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并利用网络及各种移动终端去分享信息。信息化时代催生了教育信息化,在2010年7月底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2012 年3 月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都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1]。因而,强调信息技术应用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FCM)和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等概念被迅速引入国内。双语教学改革必须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将双语教学与翻转课堂、MOOC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移动智能网络终端和学生零散时间,让学生更便捷地参与教学进程,助力双语教学,构建双语教学的崭新模式。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的内涵是创造良好的非母语教学环境,使用两种语言讲授文化和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遵循“专业为本、外语为桥、交流为法、融合为魂”的教学理念;采用外文教材和外文课件,配合适当的知识点微视频和课堂互动练习,提高学生参与度。然而,当前的双语教学依然面临着师资不足、因扩招而大班授课等现实问题。另外,学生外语水平差异较大,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成就感,容易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采用翻转课堂、网络辅助教学、MOOC和课堂外语讲授等方式可以逐步消除和弥补非母语教学带来的诸多不足[2]。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自2012年以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美国等国兴起。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让学习者在课前利用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堂知识点的初步建构。教师制作丰富的教学微视频,不断完善和丰富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师生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小组PPT展示和汇报等[3]。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较为流行的MOOC、云教育(cloud computing education)等信息化课程资源,并結合国内外专业知识最新进展,制作教学微视频,或采用带有案例的教学微课程,同时进行线下教学和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引导和答疑,学生间相互讨论,协作完成课堂任务,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

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具有下列特点:第一,节约教学时间。翻转课堂模式下,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利用课前线上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通过反复观看教学微视频和课件等教学资源,不断强化知识点学习。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外语互动,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二,重构教学流程。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学习,将课前线上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问带入课堂,教师将课堂多数时间用于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学生课前练习的答疑、师生间的外语深度交流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双语讲解。第三,重塑教学角色。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属于指导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学生成为翻转课堂的主角,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程,翻转课堂的学习内容要相对广泛、更深入一些。

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第一,通过课前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并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答疑,师生间课堂内外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学生可以在课程网站上有针性地进行预习、练习和小测验,以检验知识点掌握情况,对薄弱部分则可以进行巩固学习[5]。第二,该模式既关注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既能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又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教学信息的传递更加清晰、明确和丰富,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第四,运用信息技术等各种教学手段,有助于解决互联网时代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减少了移动智能设备对课堂秩序的干扰。第五,解决了许多学生因各种原因缺课而导致的学习跟不上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6]。

三、实现翻转课堂与双语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

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中,教师须充分整合国内外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双语教学环境创建方面,教师可采用原版的外文教材及相应的多媒体辅助材料,需要对讲授的知识有更新更全面的掌握,广泛收集学习资源,确定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教师可自行录制课程的微视频,或收集国外MOOC上相关教学视频进行剪辑,上传到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平台上。

就教师而言,在课前须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教学视频观看、PPT课件预习、文献收集、知识点测试等,这些任务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零散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精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微视频,配之以同步的中文字幕,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外语水平,选择是否观看中文字幕,这样既能了解国外名师的授课方式,也能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7]。教师课前设置学习任务单,课堂上根据学生反馈来的问题类型通过提问、讨论、辩论、自主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任务难易程度组织学生小组协作,或自主探究,或全班讨论[8]。通过翻转课堂与双语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新模式,突破大班授课条件下师生互动的瓶颈,将教学水平提上新的台阶。

就学生而言,课前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在线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知识点微视频,了解教师信息、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单,实现知识的初步构建,参与在线答疑和讨论等环节。学生可以带着各自不同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用外语面对面进行交流,倾听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该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而对问题进行思考。课堂上通过协作互助、共同讨论,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翻转课堂的各种双语教学环境为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训练空间。

四、建立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评价与信息反馈体系

由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流程的改变,课堂上师生角色的变化,传统的期末考试方式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多元化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小组作业,根据学生提交的成果分别从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及处理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给予全面测评。此外,引入“小组互评机制”,组内成员进行互相打分,其他组也对该组成员进行打分,实现评分渠道的多样化。评价内容包括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课堂PPT展示、小组答辩情况、论文报告,进一步汇总自评、互评和他评成绩,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降低期末闭卷考试在总评中的比重。另外,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平时的小测验、课堂表现等都可计入考查内容,建立相对完善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建设有效的教学信息反馈渠道是翻转课堂在双语教学模式中成功应用的重要保障。教师与学生间在线上线下都可以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疑点问题进行沟通。在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教师须认真收集学生对教学新模式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下一次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上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教师“针对性教学”的优势。在整个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个别学生访谈,或集体讨论等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征求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供下一次翻转课堂教学参考。

五、小结

上述措施在實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教学效果离预期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常受时间和精力所限,录制的微视频相对较粗糙,须不断完善提高。优质微视频资源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录制一批高质量的微视频,并反复实践,逐步形成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第二,翻转课堂的双语授课模式对师生的外语能力有较高要求。如果教师外语讲解得不生动,或者学生不能听明白,教学效果则事倍功半。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能力的参差不齐也会导致接受程度存在差异。第三,须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双语教学教材、微视频和课件,整理出一套体系完整的高质量双语教学资料。

实施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是大学教学的主旋律,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新模式完全符合这种理念。以翻转课堂为主体,现代网络技术、双语教学、MOOC、多媒体等手段为辅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还须不断优化和探索,为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彬,祁海泉.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双语教学可行性探究[J].价值工程,2016,(13).

[2][8]王蕊,孙辉.浅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双语课程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5,(6).

[3]李中凯,张慧琴,张海运.基于形态学分析的翻转课堂双语教学模型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6).

[4]张茹,吴高建.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时代教育,2014,(21).

[5]陈忆群,印鉴.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语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的应用探讨[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31).

[6]王端.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结构”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0).

[7]贺雪晨.融合MOOC的信息通信网络课程双语教学改革 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