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视角下完善高校资助体系的研究与思考

2018-07-18 12:56李娜郝军陈骞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

李娜 郝军 陈骞

摘 要: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是基础,育人才是资助工作的灵魂。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梳理当前资助工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将高校资助工作引向精细化发展,并构建“济困—扶志—强能”三位一体的高校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依赖、懒惰、自卑等心理,引导其成长为勤奋好学、自立自强、诚信感恩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6-0054-03

自国家招生实行“并轨”以来,伴随高校扩招及学费上涨、物价水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高校资助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更显突出及多样化。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格局下,高校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和“奖、勤、补、贷、助”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求学难的问题。但经济资助是基础,育人才是资助工作的灵魂[1]。从高校辅导员视角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梳理当前资助工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将高校资助工作引向精细化发展,实现精准扶困,并在保障经济资助的同时实现人文关怀,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做到既有经济上的帮助,又有思想上的引导,精神上的培育,能力上的锻炼及素质上的提升,从而构建“济困—扶志—强能”三位一体的高校资助体系,这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深知求学机会的不易,在读期间能够珍惜韶华,意志坚定,勤奋刻苦,追求进步,也懂得感恩国家、学校、社会所给予的帮助,并利用学习间隙勤工助学,实现自立自强。但也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局限性。具体总结如下。

(一)依赖心理严重,自立意识缺失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困难”当作资本,认为国家、社会、高校资助自己是应该的,习惯了不劳而获,习惯了消极等待,习惯了“挑肥拣瘦”。他们更喜欢争取不需付出努力也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的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无偿资助,却不愿意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因为跑手续麻烦,毕业以后还得偿还;不愿意争取奖学金,因为学习太苦;不愿意申请勤工俭学,因为干活太累。他们不愿也不会通过自己的力量积极主动地找寻解决困难的方法,自立自强意识薄弱。

(二)心理问题突出,自卑心理严重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又极其敏感。来到大学以后发现周围的人无论是在学识、见识还是能力、特长方面都比自己高出很多,在巨大的经济、环境反差下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而自身又缺乏正确对待和调节这种落差的能力,极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有些学生开始妄自菲薄、自我封闭,疏远同学、远离集体,甚至自我否定,滋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对其之后的学习、生活、考研或就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学习压力较大,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经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进入大学后明显感觉到学习的吃力,再加上为解决生活困难从事兼职工作占用了部分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等现代化技术运用能力及实验技能、学生科创等实践能力方面普遍弱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在大学生活中受限于经济状况,他们难以支付生活外的额外开支,不能够报名参加急需的培训和学习,不能够积极参加科创活动,不能够开辟人际交往空间,孤立封闭,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制约。

(四)感恩意识淡化,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到资助和关爱,本应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并将感恩化为个人积极努力向上发展的动力,承担起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重任。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缺乏社会担当感,认为自己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有些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因为资助金额有限心有怨言;更有一些学生将资助看成施舍,接受资助后表现出的是淡漠,甚至是仇恨。有的学生诚信缺失,出現故意拖欠学费,夸大家庭困难程度,毕业后不能按期偿还助学贷款等现象。他们的表现违背了国家、社会、高校进行资助的初衷,也使得资助工作不能实现良性发展。

上述表现通常会以单项或不同的组合出现在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也

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很多困扰。

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伪贫困”现象突出,抢占资助资源

大学生诚信缺失是资助工作开展中的一大障碍。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大,额度高,很多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心理极度不平衡,也想借此分一杯羹。他们违反诚信,虚假报告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而因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贫困证明公信力差、缺乏明确的量化界定标准及认定成本过高等问题[2],且呈现动态变化,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这些“伪贫困”的学生最终也能进入困难生大库,给后期奖助学金的评选增加了难度。而根据现行工作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获得资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班主任及班级学生的意见。平时与教师、同学关系融洽,表现优秀的学生较易获得资助,而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因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及学习成绩不突出等原因,与教师、同学关系也一般,最终失去获得资助的机会。

“伪贫困”学生群体的存在导致精准扶困的难度加大,对高校资助工作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家资助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真正享受到国家资助。

(二)重“资助”轻“奖助”,难以激发学生潜力

当前的资助体系中,有很多资助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只要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有资格,如覆盖面较广的国家助学金、大范围发放的困难补贴等。这些无偿性的资助可以看作是以经济贫困为前提的不劳而获的行为[3],学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享有,甚至不认真学习出现不及格现象也可以,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导致其目标缺失、懒惰无为,甘于平庸,不能够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争的潜力,也使资助工作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且长期接受这样的资助,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失去成长的目标,也很难产生奋斗过后取得成就的充实感和自豪感。而奖励先进树立榜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个人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的励志奖学金及其他奖学金项目,则金额过高,名额过少,受益面较窄。

(三)重经济帮扶,轻精神培育和能力培养,教育

效果弱化

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济困、扶志、强能三者缺一不可。虽然国家、高校当前也认识到了学生帮扶工作中扶志、强能的不可或缺,意识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教会其做人,做到为人诚信、懂得感恩、心胸开阔、自立自强,从而建立人生大格局,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比单纯的经济资助重要得多,因为解决经济难题好比“授人以鱼”,但仅供“一饭之需”,而扶志、强能则是“授人以渔”,可以受益终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负责资助工作的教师较少,工作量较大,对政策解读缺失,教育内涵不足,且可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锻炼提升的平台和资源较为有限,扶志强能的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思想教育效果弱化。

三、改进与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提升资助工作的有效性,使高校资助工作真正实现“育人”的初衷,高校资助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政府、高校扶贫资源共享,实现对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

高校目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标准不够明确,工作不够细致,在困难生认定的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仅凭学生个人申请和盖有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来确定其困难情况及程度,造成了信息的不全面、不完整,也导致了“伪贫困”学生进入困难生大库,抢占资助资源。建议在高校学生入学时,即跟生源地政府实现贫困学生信息共享[4],积极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建立,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更新数据库系统,及时修正发生变化的贫困生信息,以保证贫困生信息的时效性与动态性[5],并将其综合表现、在校获得资助情况及困难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时反馈给当地政府部门。政府、高校的有效联动,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也可以让真正困难的学生享受到资助,从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与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二)突出助学贷款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做到应贷尽贷

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不需要学生支付。助学贷款是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方式,也是我国高校应该大力推广的资助方式,应该在资助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做到应贷尽贷。除帮助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外,还应该涵盖贷款学生一年的生活费用(达到平均水平),从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无障碍、就读无障碍提供有效保障。国家助学贷款特有的制度设计为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和自强自立的意志品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6]。助学贷款透支的是学生未来的资本,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求学无忧;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立志成才,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以保证毕业后可以顺利偿还贷款,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调整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变“资助”为“奖助”,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当助学贷款在资助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首选资助方式后,对于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变“资助”为“奖助”——将无偿性、无条件要求的助学金调整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奖学金,加大资助工作的激励效应。只有刻苦学习、勤奋进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够享有,从而为学生明确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把经济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潜力,有效遏制学生的依赖心理。且通过自己努力奋斗争取到的奖学金,学生会特别珍惜,会有更高的认同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也给了学生自信和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不仅从经济上摆脱了贫困,在精神上也变得富有,自卑感及其他心理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四)重视勤工助学工作,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自强能力

勤工助学是资助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自强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大力倡导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勤工助学,通过付出劳动获得酬劳从而实现自我解困、自我资助、自我价值肯定。但当前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存在岗位设置偏少、岗位酬劳偏低、简单劳务型岗位居多、能力型智力型岗位偏少等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也不是很明显。高校应重视并努力完善勤工助学制度,开拓适合大学生的偏向于知识型、能力型、智力型的助学岗位,将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结合、与科创活动结合、与教师科研结合,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为学生成长提供锻炼平台、创造接触社会和实践学习知识的机会,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及社会价值,实现个人的自立自强、自我担当。

(五)设立成长发展基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英语学习、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弱势,参加科创活动时因为缺少资金而难以参与的困境,以及在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就业培训等报名辅导班时的捉襟见肘,建议资助体系中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基金,支持学生参加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在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给予有效助

力。由有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成长发展基金给予部分或全部资助。这是更高层面的资助,致力于学生的高层次发展,锻炼其更强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升其就业能力,助力其成长成才,从而实现“输血式”资助向“造血式”资助的转换。

(六)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诚信做人、感恩社会

当资助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经济扶困”转向“济困

—扶志—强能”时,仅仅依靠资助工作人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帮扶难度较大,亟须推进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有效发挥辅导员、学业导师、任课老师、校友、家长以及贫困优秀学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情绪的引导,实现全方位育人,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人间温情。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滋养学生,帮助其支撑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升华梦想,志存高远,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做到顺境不懈怠,逆境不沉沦,能够把困难变成磨炼自己意志和毅力的宝贵财富。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将感恩、诚信、责任的接力棒传承下去。教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自己所学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勇挑重任,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每个贫困大学生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更寄托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未来和希望。构建“济困

—扶志—强能”三位一体的高校资助体系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实现大学培养目标、追求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扶困助学、资助育人——在有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引导他们砥砺前行,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有学识、自立自强、诚信感恩、人格完备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实现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4).

[3]丁雯雯.“济困—扶志—强能”三位一体贫困生资助体系之构建[J].学理论,2013,(17).

[4]谭丽莎,吴绍飞,郑昊.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及其规范管理[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5]白华,徐英,李诺枫.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过程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

[6]刘冰.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对策[J].高校辅导員,2017,(1).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