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频考点答题模板

2018-07-20 03:46北京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管式答题离子

北京

李宏华

每年的高考命题形式不尽相同,但对教材中相关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考查的主要宗旨是相同的。重点知识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与实验探究、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有机推断等。涉及以上知识点的题目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特点,归纳总结出对应的答题模板,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各个击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质量。

答题模板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题型特征】试题通常以常见的某物质或某个背景为载体考查有关概念和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一些物质中的共价键数目,NO2平衡体系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摩尔质量以及气体的摩尔体积等。考查的重点集中在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化学键数目、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等之间的计算。

【答题模板】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试题的解答一般采用逐项分析法,结合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理清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的关系,再进行相关计算。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设置的陷阱,从而排除干扰因素,正确解答。

【例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溴酸,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锌与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SO2和H2的混合气体22.4 L,锌失去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

D.18 g C与1 mol O2在高温条件下完全反应后,得到CO2的分子个数为NA

【答案】B

答题模板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题型特征】该类试题从考查内容来看一般有两个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多数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易错点集中在化学式拆分不合理、没有配平、电荷不守恒、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方面;(2)以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答题模板】步骤1:审清题目,明确有哪类离子参加反应,哪种反应物的量不足;对各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应明确反应所涉及的离子,还要根据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步骤2:“以少定多”,按照不足量反应物的离子配比书写离子方程式。

步骤3: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配平离子方程式,最后检查气体、沉淀符号及反应条件等。

【例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答案】D

【方法点拨】解题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隐含信息而做错题,如B中Fe3+的氧化性,I-的还原性,以及HI属于强酸,都直接影响正误的确定;D中的两种物质都是碱性,但却不能共存,因为酸根结合H+的能力不同,所以二者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题模板三、化学基本实验

【题型特征】化学基本实验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此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试剂的存放与实验安全、某些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实验是否达到某种目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答题模板】解答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关的试题时,应该从原理上来理解,如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而不能那样操作,若操作不规范能引起什么后果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其本质,对实验目的的掌握才深刻,同时还要会举一反三。如混合物的提纯,要做到:原理正确,操作简便,少用试剂,量不减少(主要成分),保护环境。可根据被提纯的物质和杂质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试剂,然后再通过过滤(固体与液体分离)、萃取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蒸发(除去溶剂)、重结晶(溶解度相差较大的固体分离)、蒸馏或分馏等方法除去杂质。

【例3】实验室采用HCl气体“置换”除水,升华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售的氯化锌制备高纯度无水氯化锌,装置如图所示[市售氯化锌含Zn(O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恒压漏斗的作用是平衡气体压强

B.管式炉Ⅰ采取的升温方式是阶段式升温

C.实验时,应先撒去管式炉Ⅰ,再撤去管式炉Ⅱ

D.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干燥装置

【解析】A项,恒压分液漏斗可以保证内部压强不变,保持恒压分液漏斗与三颈瓶内压强相等,使浓硫酸顺利滴下,故A正确;B项,装置中干燥的HCl气体从左边进入管式炉Ⅰ,与Zn(OH)Cl反应生成氯化锌和H2O(g),H2O(g)随HCl气流进入尾气吸收装置,然后管式炉Ⅰ升至更高的温度使氯化锌升华进入管式炉Ⅱ,凝华得到高纯度无水氯化锌,所以管式炉Ⅰ采取的升温方式是阶段式升温,故B正确;C项,氯化锌升华进入管式炉Ⅱ,凝华得到高纯度无水氯化锌,所以实验时应先撤去管式炉Ⅱ的加热,再撒去管式炉Ⅰ,故C错误;D项,为防止氯化锌吸水再次生成Zn(OH)Cl,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故D正确。

【答案】C

【方法点拨】本题通过高纯度无水氯化锌的制备考查实验分析能力,涉及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的选择与改进等。解题时注意明确制备方法以及对实验流程的分析,本实验制备高纯度无水氯化锌的核心部位在管式炉,因为生成的氯化锌需要升华后再冷凝为固体,Ⅰ反应的温度比升华温度低,所以需要阶段加热,Ⅱ后期用于凝华收集,所以肯定先撤去Ⅱ的加热;无水氯化锌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转变为碱式氯化锌,所以尾气吸收装置前应增加干燥装置。

答题模板四、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题型特征】在选择题中通常通过“位—构—性”的关系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在非选择题中通常还会融合化学基本理论(如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元素化合物,实验设计与评价等知识。

【答题模板】步骤1:画出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的相对位置。

步骤2:根据题给条件推出具体元素,并确定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步骤3:根据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理论等知识进行解答。

【例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为金属且Z的原子序数为W的2倍。n、p、q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n为气体。m、r、s分别是Z、W、X的单质,t的水溶液呈碱性,焰色反应呈黄色,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离子半径:Z>Y>X

B.化合物p中只存在离子键

C.图示转化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

【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为金属且Z的原子序数为W的2倍,则Z的原子序数为偶数,Z应为Mg,W为C;n、p、q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n为气体,m、r、s分别是Z、W、X的单质,t的水溶液呈碱性,焰色反应呈黄色,结合图中转化可知,m为Mg,n为CO2,q为MgO,r为C,p为Na2O2,t为Na2CO3,s为O2,则X为O,Y为Na。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X>Y>Z,故A错误;p为Na2O2,含离子键、O—O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Mg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C与氧气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所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非金属性:O>C,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X>W,故D错误。

【答案】C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难点在于本题中所给信息量较少,解题时要依据“Z为金属且Z的原子序数为W的2倍”并结合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金属,可判断Z为Na、Mg、Al中的一种且Z的原子序数为偶数,Z应为Mg,再结合其他信息推导出W、X和Y元素,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解题即可。

答题模板五、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

【题型特征】中学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有:化学反应与能量(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与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这些知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大,主要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题目往往围绕一个主题,设置多个小题,各个小题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分别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如化学基本理论、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表面上看考查的知识点比较散,但是有一定的主线和综合性。这类试题一般篇幅较长,文字较多,且往往穿插图形、图表等,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模板】步骤1:浏览全题,明确题意。

步骤2:对于图表类试题,读懂图表,明确横、纵坐标轴的含义,找出起点、拐点、终点,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对于图表数据类试题,首先要分析数据,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数据中的隐含意义;对于电化学类试题,首先要判断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然后分析电极名称,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如果是电解池,还要注意放电顺序,并能根据电极反应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步骤3:针对题目中所设计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解答。

【例5】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保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及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mol H2只需1 mol 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4)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 。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管式答题离子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1000MW机组蛇形管式高压加热器泄漏原因分析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原油储罐管式加热工艺方案优化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