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8-07-20 03:01徐凤霞黄叶莉冯博
军事护理 2018年14期
关键词:心身婚姻状况官兵

徐凤霞,黄叶莉,冯博

(1.安徽医科大学 海军临床学院,北京 100048;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转化医学杂志编辑部,北京 100048)

海军某部官兵所在地位于我国海防一线,是重要的战略要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近几年加快了此地的建设进程,而某部官兵在该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1-3]显示,此地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多台风,生存环境较差,对当地群众的心身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地驻守官兵不仅要克服气候多变的自然环境,还要执行守卫祖国领土、领海、领空、维护国家稳定的艰巨任务,其心身健康更易受到影响。因此,本研究对某部205名官兵的心身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建立军队官兵心身健康障碍预防及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整群抽样选取海军某部205名官兵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此次驻守时间≥1个月;(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临床明确诊断有躯体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2)沟通障碍者。205例官兵中,男172例(83.90%)、女33例(16.10%);年龄20~53岁,其中<30岁92例(44.88%)、30~40岁73例(35.61%)、>40岁40例(19.51%);已婚150例(73.17%)、未婚55例(26.83%);独生子女43例(20.98%)、非独生子女162例(79.02%);初中25例(12.20%)、高中32例(15.61%)、大学116例(56.59%)、研究生及以上32例(15.61%);士兵82例(40.00%)、军官123例(60.00%);此次驻守时间<2个月17例(8.29%)、2~3个月75例(36.59%)、4~6个月50例(24.39%)、7~8个月45例(21.95%)、≥9个月18例(8.78%);共驻守时间(此次驻守时间与此前驻守时间的总和)<3个月52例(25.37%)、3~6个月37例(18.05%),7~9个月21例(10.24%)、10~12个月23例(11.22%),>12个月72例(35.12%)。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根据研究目的自编而成,包括某部官兵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务、此次驻守时间以及共驻守时间等。(2)简易心身健康量表。该量表由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张理义等[4]编制。共设60个条目,分为躯体症状(32个条目)和心理症状(28个条目)两个维度,其中躯体症状维度由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等6个因子组成;心理症状维度由睡眠状况、情绪状态、焦虑情况、行为状况、情感状况、言语状况及其他等7个因子组成。每个条目采用2级评分法,回答“是”计为“1”分,回答“否”计为“0”分,累计得分越高,说明心身健康问题越严重。经检验[5]该研究工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信度检验采用的重测信度,即用该量表于一周前后分别测量同一健康人群,获得重测信度系数为0.82,效度检验通过同时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和简易心身健康量表测量同一人群,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两量表各因子相关系数(r)为0.60~0.78。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1、0.894。

1.2.2 资料收集方法 共选择6名调查员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明确此次调研的目的及意义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官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调查员采用统一调查语向研究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问卷的填写要求,征得同意后发放问卷。在问卷的填写过程中,随时解答研究对象的疑问,并检查问卷填写情况,如有漏填,及时提醒补全。共发放20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状况 海军某部官兵常见的心身健康问题前5位的是:颈部及四肢沉重感(65.4%)、入睡困难(65.4%)、易醒(56.6%)、全身乏力(53.7%)、便秘(48.3%)。见表1。

表1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问题前5位的条目[n(%),N=205]

2.2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以心身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独生子女、文化程度、级别、此次驻守时间、共驻守时间共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级别不同的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得分不同,已婚的某部官兵心身健康得分低于未婚者;文化程度越高,心身健康得分越高;级别越高的官兵心身健康得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不同组别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得分比较(N=205)

续表2

项 目例数评分( x±s)t或FP文化程度 初中257.36±3.977.096<0.001 高中3212.66±7.91a 大学11615.06±11.20ab 研究生3219.13±10.00abc职务 士兵8210.10±6.1626.187<0.001 军官12317.24±11.58此次驻守时间(t/月) <21715.47±12.920.1590.959 2~37514.77±8.79 4~65014.08±10.41 7~84514.18±11.83 ≥91813.06±10.91共驻守时间(t/月) <35213.88±8.000.3550.841 3~63713.81±8.92 7~92116.86±15.44 10~122314.48±11.41 >127214.28±10.63

a:P<0.05,与第1层比较;b:P<0.05,与第2层比较;c:P<0.05,与第3层比较

2.3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以心身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结果显示,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进入回归方程。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大小比较,这3个因素分别能解释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24.8%、15.4%、21.4%的变异量,对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得分贡献性的大小依次为: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变量赋值方式为:文化程度,1=初中,2=高中,3=大学,4=研究生;婚姻状况,未婚=1,已婚=2;级别,士兵=1,军官=2。结果见表2。

表3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多因素分析(n=205)

注:R=0.415;R2=0.172;校正R2=0.160

3 讨论

3.1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状况 海军某部官兵主要的心身健康问题是颈部及四肢沉重感(65.4%)、入睡困难(65.4%)、易醒(56.6%)、全身乏力(53.7%)、便秘(48.3%)。这与以往研究[6-7]结论一致。

导致官兵颈部及四肢沉重感、全身乏力心身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课题组人员赴此地调研期间正值高温、高湿、高盐的季节,且海上天气变化较快,导致官兵身体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本研究中级别为义务兵的比例高达40%(82/205),即大多为新兵,训练任务较重。官兵不仅要克服高热、高湿的气候环境尚需要完成严格的作业训练任务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多发[8],出现颈部及四肢沉重感和全身乏力症状。

睡眠障碍(sleep disturbance,SD)[9],或称为睡眠-觉醒障碍(sleep-wake disturbance),其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无效睡眠引起日间功能异常及精神不振[10]。此次调研结果发现,海军某部官兵的睡眠问题较突出,65.4%报告有入睡困难症状,56.6%存在易醒症状。这与既往的研究[11-12]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特殊的地域环境有关。该地远离大陆,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文娱活动有限,且官兵们远离熟悉的环境及亲人朋友,对驻守环境的不适应等因素使得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13-14]证实,睡眠障碍通常是心身健康状况异常的早期预警指标。睡眠状况越差,焦虑抑郁[15-17]、糖尿病[18-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21]等心身健康问题发生率越高。这提示医疗保障人员要加强某部官兵睡眠问题的筛查与预防,教会其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提高睡眠质量。

该地蔬菜水果供应不便,加之由于冷藏保存时间有限,官兵的饮食中缺乏新鲜的蔬菜水果,导致便秘症状发生率较高。随着我国对该地蔬菜基地的建设,官兵的蔬菜水果供给不足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3.2 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3.2.1 婚姻状况对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 由表2可知,单因素分析中,海军某部官兵的婚姻状况不同心身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22]一致。已婚的官兵心身健康水平高于未婚者,分析原因可能与已婚者得到配偶的支持有关。研究[23]显示,融洽的夫妻关系,能使人精神饱满的对待生活和工作并充满信心,有利于心身健康;相反,未婚者在生活中缺乏伴侣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支持,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时,缺乏可以倾诉情感的对象,更容易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甚至会无规律饮食,导致消化系统疾患,使其心身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已婚者[24]。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是心身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t=-2.391,P=0.018),能解释心身健康得分的15.4%的变异量。由此可知,婚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军某部官兵的心身健康水平,提示医疗卫勤保障工作者应多密切关注未婚者的心身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开导和处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3.2.2 文化程度对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心身健康水平越低,这与既往的研究[25-27]不一致。既往研究[25-27]认为,文化程度越高者其心身健康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较高者大多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可利用的资源较多,更倾向于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及身体不适,维护心身健康[28]。聂伟等[29]研究认为,文化程度与躯体健康呈线性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躯体健康水平越高;但是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并不是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变化。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教育年限达到17年左右,即研究生学历心理健康水平逐步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与高学历者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家庭期望水平较高,且大多从事较高职位和难度的技术工作,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容易形成紧张、焦虑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以上研究均认为文化程度与心身健康相关,但是相关的方向略有不同(直线关系和“倒U型”曲线关系),可能与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测量方法不一致有关,今后需要控制研究变量,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3.2.3 职务对海军某部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 由表2可知,海军某部官职务的不同,其心身健康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务越高,其心身健康问题得分较高,即心身状况越差。这与既往研究[25]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职务越高的海军某部官兵,工作任务较繁重,除了日常紧张的军事训练,还要从事一些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同时面临职业晋升、婚恋等较复杂的问题,心理压力较大[30],导致心身健康问题较严重。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职务是心身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t=3.524,P=0.001),能解释心身健康总分24.8%的变异量。由此可见,职务对海军某部官兵的心身健康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提示医疗保障人员应重视职务对该地官兵心身健康问题的影响,在制定干预措施时要充分考虑不同职务官兵的心身健康水平和主要的问题,进而采取分层级的精准干预,以期为海军某部官兵提供更有效地医疗护理服务。

4 小结

本研究对海军某部官兵的心身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新时期海军某部官兵常见的躯体症状是颈部及四肢沉重感、全身乏力、便秘,主要的心理症状是入睡困难和易醒。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职务、文化程度对海军某部官兵的心身健康问题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为今后医疗保障工作者进一步关注海军官兵心身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由于本研究中心身健康问题得分是海军某部官兵自评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未来研究可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猜你喜欢
心身婚姻状况官兵
我受够了!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