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2018-07-20 06:29
吉林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阿奇支原体

蔡 薇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统计资料显示在小儿呼吸道传播性疾病中,支原体肺炎占到了近三成[1]。本病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引起,支原体感染可经血液传播,引起全身支原体感染,从而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小儿的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差,所以临床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应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2]。研究发现,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3],本院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标准:有发热症状且至少持续5 d,伴咳嗽;胸部X线片检查双侧肺部可见纹理增粗,有大片或斑片状或点片状阴影;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及干湿啰音;血清学MP-IgM、MP-IgG均呈阳性;入组前未应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排除标准:合并神经病系统疾病者;伴有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有药物过敏史者;有肝脏疾病者;入组前1周应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10岁,平均(6.3±2.0)岁,病程1~7 d,平均(4.2±1.3)d;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9岁,平均(5.9±1.7)岁,病程1~8 d,平均(3.9±2.1)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1.2方法:所有患儿在确诊后均实施退热、祛痰、止咳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常规应用阿奇霉素(批准文号h20130830),即将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与10 mg/kg注射用阿奇霉素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5 d为1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即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与10 mg/kg注射用阿奇霉素混合,静脉滴注给药,1次/d,持续用药5 d后,停药4 d。然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批准文号 h10960167),剂量10 mg/kg,1次/d,停药4 d后再次服药3 d,3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检测;②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包括IgG、IgA、IgM。

1.4疗效评价: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常规症状,肺部阴影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基本上消失,实验室指标有异常;进步: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有所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肺部有阴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实验室及X线片检查异常。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炎性反应细胞因子水平: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各项炎性反应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各项炎性反应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免疫球蛋白水平:两组治疗前的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接近,两组治疗后IgM、IgG水平均明显降低,IgA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的IgM、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IL-10(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TNF-α(μg/ml) 治疗前 治疗后 IFN-γ(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6035.8±6.225.3±4.42.3±0.60.7±0.1103.1±10.482.4±9.1对照组5036.0±5.931.2±4.62.2±0.71.5±0.2102.8±11.390.6±11.3t值0.1726.8590.80727.1890.1454.216P值>0.05<0.05>0.05<0.05>0.05<0.05

组别例数IgM 治疗前 治疗后 IgA 治疗前 治疗后 IgG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601.79±0.231.11±0.470.89±0.181.24±0.219.86±2.877.51±0.63对照组501.81±0.241.36±0.310.88±1.151.01±0.239.79±2.167.89±0.76t值0.4453.2210.0665.4770.1422.888P值>0.05<0.05>0.05<0.05>0.05<0.05

表3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进步无效总有效观察组6035(58.3)23(38.3)2(3.3)058(96.7)对照组5023(46.0)17(34.0)8(16.0)2(4.0)40(80.0)χ2值7.795P值<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可独立生存、自我复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对于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菌药物,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并不强。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蛋白质成分,所以其对肺炎支原体较为敏感,临床常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4]。

临床认为,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是因肺炎支原体激发机体免疫炎性反应所引起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感染作用,早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选用红霉素静脉给药,但临床实践发现静脉应用红霉素具有较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脏毒性,患儿的耐受性较差。阿奇霉素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脏毒性相对较小,具有耐酸性强、吸收好、血浆半衰期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儿童。另一方面,阿奇霉素在给药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会明显高于血清及细胞间隙中的药物浓度,所以其药效更为显著。国内有文献报道[5],静脉应用红霉素与口服阿奇霉素的疗效相当,但后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研究发现[6],由于人体肺部组织的血流供应十分丰富,所以口服给药与静脉用药的肺组织药物浓度相当,但是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7]结果相符,说明相比口服给药,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抗炎作用更为显著。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IgM、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8]。在临床疗效方面,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降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阿奇支原体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阿奇,出发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加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