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 创建快乐校园

2018-07-21 09:35雷天林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乐园营造信息技术

雷天林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营造;乐园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45—01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不断加大,近年来,各校建起了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视频教室,开通了“班班通”,实现了光纤上网。学校信息技术条件的改善,给教师开展“快乐校园”活动插上了翅膀。笔者所在学校的“快乐校园”创建活动依托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趣味更加浓厚,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可谓在特色校园创建活动中更具时代特色、更有吸引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助力“快乐校园”创建活动

“快乐校园”的创建是为了实现“快乐教育”,是基于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要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则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基于这一理念,笔者所在学校以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为创建目标,以“快乐课堂、快乐活动、快乐校园”为活动载体,把快乐校园建设落脚于课堂上,贯穿于学校的校园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真正使教师“工作并快乐着”,学生乐于学习,开心活动,快乐成长,课堂生动活泼,校园生机勃勃。

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的做法

1.让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助力“快乐课堂”建设。建设快乐校园,首先必须落脚于建设快乐高效课堂。一年多来,笔者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资源优势,把课堂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快乐天地。一是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呈现模式,从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到现在的“教材+资源+白板”的转变,这一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学习语文课《观潮》时,教师轻点键盘,屏幕上出现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和潮来后的情形,把学生们带到意境之中去,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更加便利,在课堂上调取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克服了教材的局限性和只在书本上查找资料的不便利。三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动化。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图形的变化,色彩的转换,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四是突破了教学时空的局限,教师依托信息技术资源优势,通过合作、探究、对话、互动、体验等教学手段的实施,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交流的空间更加广阔,知识的再现和生成更加便利,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

2.利用信息技術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快乐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不仅是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之一,而且是他们全面发展个性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此外,网络信息技术资源更使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虎添翼,实现了质的飞跃。书法、绘画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网络欣赏到了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受到了美的熏陶;舞蹈教室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欣赏音乐、学习舞蹈,兴趣盎然;开展体育活动时,学生利用网络观看高水平的赛事,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师生们借助信息技术资源,使校园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天地。

3、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美观整洁、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渗透学生心灵的美育。利用网络资源,教师足不出户,在网上浏览到了名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及时吸收和借鉴外校的经验,再结合本校的校园布局特点,设计出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缤纷的花草树木,带给师生清新、恬静、生机勃勃之感;简洁有力的标语、名言、警句昭示校园精神;课间自动播音系统播放音乐、名曲,学生们浸润在音乐的氛围中;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等,让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资源的普及,学校与教师、家长之间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打造了新型的校园文化模式,实现了新形势下的开放的校园文化。如,现在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设“手机天地”“智多星”等栏目,和学生共同分享好书、向学生介绍励志故事,倾听、分享、回应学生内心的呼声和诉求等等,创设一个服务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媒体信息平台,创新校园文化,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乐园营造信息技术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