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8-07-21 09:35张忠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实验

张忠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65—01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下面笔者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19个学生分组实验,211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其实,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創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改进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强化演示实验。除了重视做好每一个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演示实验外,笔者在强化实验手段上做了一些尝试: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促使学生理解、巩固和深化知识。用演示实验解决抽象疑难问题,如布朗运动、浮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生动直观,有效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另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所表现出良好的实验素养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

2.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必要实验类型。我们将各个实验归类为“基本仪器的使用、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四大类,指导好各类实验的特点和通用的实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仪器的使用”要能记住基本仪器、仪表和量具的构造、用途和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领和读数方法;测定性实验”往往是通过测定某些物理量再借助某些物理规律,间接地得到待测的物理量,“验证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研究物理规律的两种科学方法,即由理论到实验和由观察、实验到理论的方法;“探索性实验”又称研究性实验,则是对学生进行用实验归纳法研究未知物理规律的训练。此类实验难度较大,在课本中数量较少,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所指出的“有条件的学校应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数目”,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实验(如牛顿第二定律、玻意耳定律)。

3.增加随堂实验。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加许多随堂实验,让学生边学边实验。它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亲自做实验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对于一些可见度不高,不宜演示的重点实验但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小实验,如一些仪器刻度的观察;或适合学生动手动脑探索规律的实验,如初三的欧姆定律;或对于有些基本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如电表、秒表、温度计、滑动变阻器等,都可以设计成随堂实验。

4.开展课外活动。结合课本里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一些简单器材和自制仪器独立完成。如,学完“浮力”知识后,学会制作潜水艇模型;学完“光的反射定律”后,制作简易潜望镜;学完“安全用电”后,学会安装照明电路,排除照明电路的故障;学完“照相机”后,配合劳技课开设摄影讲座和组织摄影实践活动。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创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过程的经验所得,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具有片面性。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评价是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动手能力,发展了智力。而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创新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