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21 09:35程彦武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程彦武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82—01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许多规律都来自于观察、实验。大多数的结论也都是由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学生只有动手做好实验,认真观察好实验,才有可能从源头上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忽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三维目标设计的人本观,突破学科本位观念,改变目中无人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基础的实际出发,加以思维扩展,从而认识到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也能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导致了实验教学的低效。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我们在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中,往往通过简单的演示,就直接让学生总结实验结论,紧接着就进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教学。完全无视此实验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忽略了实验本身的功能,用习题教学来代替实验。

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我们的老师有时为了挤时间、赶进度,匆忙演示之后,提一些简单问题,叫几个反应快的学生回答,“简明轻快”地得出结论, 一个实验就结束了。而剩下的大把时间,都拿来给学生补充实验训练题,用讲实验题代替做实验, “美其名曰”为对实验的巩固加深。这样,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忽略了实验本身的功能, 让学生陷入了巨大的题海漩涡。不重视实验,将导致用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淡薄、能力低下,设计实验的思维僵化。

3.对实验钻研不深,把简单的提问当作探究。

有的老师喜欢在实验教学中问一些诸如“对不对”等非左即右的问题, 课堂上看起来热闹非凡, 学生参与度也很高,但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大打折扣的,学生面对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就哑口无言了,这也造成了实验教学的低效率。教师在准备实验的时候,可以预先设计一些可以引发争议,激发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更加细致,思考更加全面,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和简单的操作所无法达到的。除此以外,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也会造成实验教学的低效。

二、对策

1.研析实验,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器材的准备、器材创新、实验过程的预先设计等。实验前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要做到心中有实验,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抓准实验重点和实验难点,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的再处理,对实验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拓展。對于一个演示实验,教师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的重点是什么?

2.研读学生,在课文中引导上作文章。

学生是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有效性最活跃的因素,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基础的好坏,实验能力的强弱,思维是否活跃,情感、想象力是否丰富等。为了获得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研读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有效性,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实验为主。

3.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十四五岁,在认知心理方面,仍然以感性认知为主,理性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 所以做好分组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实验结束后,教师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评价方式,即使是对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也应该找到他们的长处加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完成以后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