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奴隶

2018-07-21 17:55曹文涛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曹文涛

摘要: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描绘出一个让人既可怜又可憎的人物——曹七巧。曹七巧在那畸形婚姻中一步步走向灭亡,在欲望的挣扎中一步步泯灭人性,这篇文章尝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曹七巧形象进行深层的解读。

关键词:人物形象分析;心理成因;黄金外衣

司马新说:“把张爱玲称为当代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并不为过”,张爱玲的小说总给人一种看透人生世态炎凉的苍凉感,这是其独特的魅力,她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冷峻的笔触让我们见到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1]七巧的所有美好因为那个时代、那个环境而被一点点无情的消磨和撕碎,她变成了金钱的主人,也成了金钱的奴隶。

一、人生三阶段

(一)少女时代

曹七巧出生于小商小铺,家中卖麻油维持生计,虽不算富贵之家,但她本有着少女的萌动的爱情,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她也希望有人可以关心她、照顾她、爱她。无奈父母不在,哥嫂只想把七巧当成一个摇钱,强迫把她嫁给一个富贵人家害了病的少爷。“麻油店的小姑娘”一下子成为“大家族的二奶奶”,这是幸还是不幸?

(二)媳妇时代

傅雷说她是遗老家庭里的一种牺牲品。兄嫂为了金钱,她被迫嫁入姜家。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曹七巧孤立无援,毫无安全感。[2]小门小户出身的她一直越不过扎根在人心中的门第的观念。家庭关系中,七巧从没有的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自由;夫妻关系中,七巧也从没有享受过做一个女人的幸福。在这样一座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院里,她何来安全可言?她的安全感只能自己通过自己的面具,自己对黄金的执着,自己日渐扭曲的心理,自己对他人的报复之中来获得。当她意识到金钱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的时候,她对金钱的渴望超越了所有,包括爱情,在分家时为了保住钱,甚至不惜与姜季泽反目。[3]

(三)婆婆时代

“去年她戴了丈夫的孝,今年婆婆又过世了......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七巧终于实现了“黄金梦”,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她成了家里的大家长。“他们都是为了我的钱”,在七巧眼中,姜季泽的示好、女儿的婚事这些都是为了骗她的黄金。心理扭曲的七巧对外面的世界是愤恨的:她嫉恨女儿的爱情,不愿女儿过着幸福的生活,她要让女儿像自己一样孤苦不幸;她嫉妒媳妇和儿子的恩爱,诱骗儿子吸鸦片,挑拨离间气死媳妇。[4]

对金钱的贪欲和情欲是七巧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吃人者。因为需要的缺失导致七巧心里的扭曲甚至是变态,不断的在别人身上报复的同时自己也在走向灭亡。

二、心理成因

小说用三十年的时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断地追逐黄金的女人和最终成为黄金的奴隶的曹七巧的悲惨人生。本篇文章通过对曹七巧人生阶段、性格、爱情观的分析探索其背后心理发展变化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自我囚禁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8]《金锁记》中这三种人格困境——人物内心三个“我”间通过曹七巧被刻画得淋漓尽致。[5]七巧的婚姻是被迫的,没有所谓的爱情,还有那患了重病的丈夫,更何谈其生理满足呢?“你碰过他的肉没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6]生理的情欲得不到满足,曹七巧只能将其压抑,扣上一把锁。

姜季泽的出现让七巧差点主动打开那紧紧的锁,然而当可以满足情欲的时候,她又把它关在了门外。本我想的是我终于有了钱,我可以不用再受任何人的束缚,然而现实是为了保住钱,曹七巧抛弃了爱情,丢弃了亲情。

(二)“囚禁”他人

用精神分析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出七巧身上有着浓厚的“艾列屈拉情意综合征”表现为一种“恋子嫉女”情结。“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钱都是他的。……现在,就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亲”。在七巧心中,只有儿子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曹七巧为了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引诱儿子吸鸦片,变着法子活活地折磨死媳妇。[7]

而对于女儿长安,曹七巧充满着报复心理。当女儿即将要获得幸福的时候,心理扭曲的她只想看到自己的女儿和自己一样不幸。长安跟童世舫约会回来时总会“时时微笑着”,女儿获得了幸福深深地刺疼了曹七巧埋藏多年的自卑。她亲手毁了女儿的婚事,只为了让女儿和她一样不幸。

(三)需要的缺失

著名的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他概括出人类的五个基本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8]

1.性的缺失

在姜家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曹七巧孤立无援,毫无安全感。更可怜的是自己的丈夫又是个害骨痨的废人,连生命都是依靠鸦片维持下去的。“一个人,身子第一要紧,你瞧你二哥的那样儿,还成个人吗?还能拿他当人看吗?”,这是原文中曹七巧对自己丈夫的描述。曹七巧10多年来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理、少女的情思、终身的幸福,面对着奄奄一息的丈夫,长期的性压抑更使七巧对于性格外的敏感,甚至扭曲。[9]

这时,风流倜傥的小叔子姜季泽走进了曹七巧的生活。是爱情还是金钱?“自我”与“本我”的矛盾也由此产生,为了守住黄金,七巧关上了心理的扇门,“自我”压倒了“本我”。

2.渴求爱和尊重

作为一个出身低微的人,作为一个被娘家人看成是可以换来钱财的女人,作为一个被卖到姜家只用来传宗接代的女人,曹七巧受尽嘲笑,表面上看她是二少奶奶,然而,她毫无尊严可言,如果不是生了一双儿女,恐怕她的生活会更加艰难。于是,在她自己当家以后,便将姜家人对她的轻侮,变本加厉地施予她身边所有的人。

在这样一座深宅大院里,她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谁能够给她温暖,没有谁会去关心她、爱护她。没有她爱的人,也没有爱她的人。就这样,她的爱的需要又被抹灭了。

三、黄金外衣下的保护

心理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受到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促使自我产生一种机能,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当个体处于极端威胁、饱受压抑的情况下,就很可能采取危害他人的方式来获得解脱。[10]

对于曹七巧而言,归属和爱的需求、安全感和做人的尊严这些人生基本需要是她永远无法得到的,那些对她来说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七巧为了安抚自己的各种需要,就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了黄金。所以,在丈夫死后分家时,她并没有感受到悲伤,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幸福和激动,“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从那揉红了的眼圈儿到烧热的颧骨”。她终于成了黄金的女人。[11]情欲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这些全部统统都由黄金来代替了,黄金是她所缺乏的一切基本需要的替代物。然而,这是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吗?她成了黄金的主人的同时也成为了黄金的奴隶。[12]

四、结语

“30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30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30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样的一个女子,太可怜,又太可恨![13]

参考文献:

[1]黄光辉.浅谈张爱玲小说的人性意识时间[EB].百度文库,2016年11月20日.

[2]张佳慧,许丹成.以马斯洛的心理需要理论看曹七巧悲剧[EB].百度文库,2016年11月20日.

[3][4][6][7][9][13]谢绍新,吴尚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M].第五版.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5][8][10]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第七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1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2]许梨花.《“需要”,那件病态的袍—以马斯洛需要理论解析曹七巧的病态心理》[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5月(第五卷第四期).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