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闭》中“自由选择”思想的文本解读

2018-07-21 17:55申乐云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阴间密室罪恶

申乐云

摘要:萨特在《禁闭》中实现了其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的自由选择的哲学观念在戏剧领域的运用。自由选择理论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且在《禁闭》中多有体现,本文将从文本角度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独特的自由选择思想内涵。

关键词:《禁闭》;自由选择综述

《禁闭》(或译《间隔》、《密室》)主要讲述了在地狱的一间密室里,因不同“罪恶”而死于阳间、活在阴间的一男二女。虽然房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而且衣食不缺,但是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由,相互攻讦相互折磨而无法和谐相处的冲突过程。三个罪恶的灵魂,没有选择,没有行动,只是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下,忍受地狱般的煎熬。

一、自由选择与他人

《禁闭》通过三个罪魂的相互折磨,点明了自由选择与他人的关系,即“他人就是地狱”。这三个人不仅在生前一切为了自己的私欲而选择,到了地狱,他们依旧进行自己罪恶的选择,他们为了自己的私欲互相追逐、互相排斥。加尔散要找伊内丝,却被拒绝,因为伊内丝要追求艾丝黛尔搞同性恋。艾丝黛尔拒绝伊内丝而去追逐加尔散,又遭加尔散回绝。

然而,虽然会给彼此带来痛苦,但依然“谁也离不开谁”,因此《禁闭》中的三个灵魂只能在地狱中越陷越深。

二、放弃选择则堕入地狱

《禁闭》不仅指出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强调了选择的关键作用。加尔散抱怨“人家没有给我时间,让我做出我的行动。”时,伊内丝针锋相对地反驳“结束了的一生在那儿摆着,像账单一样,已经记到头了,得结账了。”三个刚死的人,虽然还能看见人间发生的事,但是已经不能再采取行动来改变什么。种种意愿都没有意义,只有行动才决定了灵魂的本质。

剧中密室的门打开过一次,加尔散有过出去的机会,只是因为他执意想从伊内丝那里、通过她的审判来获得自由,才失去了机会。如果加尔散能够承担责任,采取不再向他人寻求价值肯定的行动,同样可以重获自由。然而如果仅仅在思想里进行选择,他就只能承受自我心灵那毫无意义的痛苦。

三、“恶”的自我选择

《禁闭》从反面揭露了“恶”的自我选择,揭露了这种自我选择所带来的自私狭隘的心态以及丑恶本质。萨特在《禁闭》中实现了其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的自由选择的哲学观念在戏剧领域的运用。自由选择理论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且在《禁闭》中多有体现,密室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他人的承认来肯定自己,这是一种在被别人“注视”下而产生出的自我欺骗心理,但立即被“注视”着的第三者所破坏。

这也正是萨特对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看法,即“我”的自由和他人的自由在本质上是绝对对立的。《禁闭》主要讲述了在地狱的一间密室里,因不同“罪恶”而死于阳间、活在阴间的一男二女。虽然房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而且衣食不缺,但是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由,相互攻讦相互折磨而无法和谐相处的冲突过程。三个灵魂互相牵扯,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从而造成人性的扭曲和沉重的精神危机。

四、结论

《禁闭》主要讲述了在地狱的一间密室里,因不同“罪恶”而死于阳间、活在阴间的一男二女。本文从文本角度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独特的自由选择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于双.再论萨特自由观[J].学理论,2017(08):68-69.

[2]史永霞.主体性的“自由”与“禁闭”:萨特戏剧创作的现代性悖论[J].四川戏剧,2015(02):78-80.

[3]夏世華.萨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思想解读[D].湘潭大学,2008.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

猜你喜欢
阴间密室罪恶
密室逃脱
回声密室
罪恶
天堂和“阴间”,马代有两张脸
送信
罪恶赎金
《罪恶赎金》
罪恶的官商“二人转”
阴间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