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

2018-07-21 09:35毛霞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减负全面发展

毛霞

【关键词】 学生;课业负担;减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113—01

近年来,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的分值很大,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一些障碍,即词汇障碍,句法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阅读策略障碍等。据此,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阅读词汇量的积累,采取有效的词汇记忆技巧

语言学家维尔金斯(D·A·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传递;没有词汇,则任何东西都无法传递。”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着阅读,但学生又苦于找不到记忆单词的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三种记忆方式比较科学有效。

1.根据单词读音规则或构词知识来记忆,特别是一些较长的单词,如,atmosphere、embarrassment、manufactory、unbreakable等,当然,一些不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需要学生进行特殊记忆。英语词汇80%以上是由词根加前缀,后缀构成。词根表示词汇的基本意义,前缀一般对基本词义补充和修改,后缀一般改变词汇的词性。

2.联系语境 猜测词义

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被用于具体的语篇之中,与其他词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语言环境相关联。通过语境和上下文,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单词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才能掌握单词的外延意思,笔者经常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上下文线索,即根据这个词在句中与其它词语的搭配、联系,判断词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又加快了其阅读速度。

3.利用相关短语联想记忆

每个单词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词汇保持着多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同一范畴词汇关系等。在学习中注意到词汇间的关系,大量运用联想记忆,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词组break down时,学习者尽可能通过brainstorm写出与break有关的短语,如break up ,break off, break away,break in等,这样一来,不仅复习了旧词,又训练了发散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二、克服句法障碍

如果词汇是阅读障碍中的记忆障碍,那么语法就是阅读中的领悟障碍。英语的行文要求主,谓,宾,定,状,补逻辑严密,如果不了解英语的语法特点,对阅读也会存在很大的障碍,尤其对那些修饰成分众多的长难句只能是束手无策。解决句法障碍需要掌握以下两点:

1. 了解英语句子的类型

英语中根据句子的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简单句有五大基本句型:①S+V②S+V+O③S+V+P④S+V+IO+DO⑤S+V+O+OC

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并列连词连在一起构成的句子。其基本结构是“简单句+并列连词+简单句”。并列连词有:and,but,or,so等。

复合句是由主句+从句构成,它是英语中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从句的种类有很多,但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即定语从句),副词性从句(即状语从句)三大类。

2.加强句式分析

英汉在句式构造方面有很大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一定要注重英汉语法的对比,从语法结构上让学生对英语语法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摆脱汉语思维。英语基本句型不多,长句子都是以基本句型为基础,通过添加修饰语来表达更复杂的思想,这些修饰成分基本都是词或短语以及分句来填充。认清语法的结构框架对理解英语的长难句至关重要,这样会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扩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如果我们不了解文化背景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有些同学阅读相关英语文章时,因为对欧美等国一些特有的习语、典故或惯用法的不了解,就会导致望文生义,从而造成阅读障碍。同一个词在这种文化中可能是褒義的,而在另外的文化中却可能是贬义的。

四、遵循阅读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学习策略影响着英语阅读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并运用整体教学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语言材料,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结合阅读习惯和策略的训练,如预测、略读、导读、猜词、推断等,其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发展非语言因素。只要我们坚持阅读实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各种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水平,学会真正的英语阅读。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减负全面发展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