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三法”

2018-07-21 09:35王雪玲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情境生活

王雪玲

【关键词】 地理教学;学习兴趣;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4—0463(2018)07—0117—01

地理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了解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区别。其二,能让学生充分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的地理分布,至少能知道自己生活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增长学生见识。其三,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透过丰富多样的地理知识,能拓宽眼界,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及地理教师思想素质、综合水平和课程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正确认识。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五个手指头也不一般长。同样,每个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或者学习环境等的限制,学习水平有高有底,理解能力也有强有弱。在地理教学中,若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比例尺”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直接把学生引入练习,变换不同的考查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有关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完成练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再如,在给学生教“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画法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不但能促使学生积极调动所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能增强挑战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探寻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完成地理课堂教学任务。如,对于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画区域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对于探索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同学绘制的校园图,开展有趣的寻宝游戏,学会读图,用图;对于那些调查能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调查黄河污染情况,了解每位同学家的用水情况等。这样做,能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课堂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要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地理教师还应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活中潜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真切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教学过程成为生疑、解疑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生活化处理;二是教学资源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地理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和改编教材,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如,在听到学生提及有关海拔的话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海拔每升高200米,气温会下降1.2℃?这个问题如果不联系生活实际,一来学生说不上为什么,二来他们也难以理解这一抽象的结论。那么,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爬山,让学生亲自测量山脚下与山顶上的温度,证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这一结论,并适时学习同一纬度海拔升高、气温下降的有关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信息和事件,如,为什么正午的温度较高,而早晨的温度较低,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等,以疑激趣。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加深他们对地理的正确认识,提高他们地理学习的能力。

三、把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各学科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学科之间都有相互关联的地方。如化学学科中有物理方面的内容,也涉及数学方面的知识,物理学科中会涉及数学方面的知识,也具有化学方面的内容,等等。作为地理教师,要想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就应注意把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如可以与美术教师合作,教学生画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等的略图。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联系其他学科知识,不但可以促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把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目的。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情境生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