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迎合到引领

2018-07-21 17:55周琨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朗读者发展前景

周琨

摘要: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一直不受主流市场待见。《见字如面》《朗读者》在各种同质化,泛娱乐化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引发了受众与学界的广泛好评。这两档文化节目的成功与自身的创新息息相关,也与现在的文化市场环境密不可分。好评与喜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视节目也从一味的迎合变为积极的引导。但就这两档节目的成功而言是不是也意味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复兴之路将一帆风顺?对此,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见字如面》《朗读者》的成功之道,理性的分析《见字如面》《朗读者》所带来的电视文化类朗读节目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见字如面》;《朗读者》;朗读节目;成功之道;发展前景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文化类节目怎么就默默回暖了呢?尤其是朗读类的文化节目。朗读这件事,不知道在这个推崇“可乐薯条快餐式”文化的時代有多少人喜欢。但《见字如面》《朗读者》的播出后,各新闻社的报道,豆瓣给出高达9.0及9.2分的评分以及引发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还是有很多人喜爱渴望着“五谷果蔬营养式”文化。《见字如面》《朗读者》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现代媒介环境,受众需求,节目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电视文化类朗读节目的成功之道

(一)深入挖掘社会隐藏需求

无论是《见字如面》里张国立、林更新、归亚蕾、张涵予、何冰等演员用声音“扮演”写信人,听着让人沉醉,恍若回到了那刻;还是《朗读者》里濮存昕、蒋励、张梓琳、柳传志、王千源等用自己的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带领我们进入传世佳作的朗读。两档朗读类文化节目不约而同的通过强大的“走心”效果,把节目与中国文化巧妙编合,不仅让综艺节目走出了“套路”,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震撼观众。在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曾这样说过:“文化节目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两档节目一改往日传统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的一些模式和传统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了,又契合大众内心需求,成为潮流节目理所当然。其实对于更多普通观众而言,《见字如面》《朗读者》让他们找到了深埋在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曾经觉得读诗写信只是古板与老套,而《见字如面》《朗读者》的出现让大众发现读诗写信是美的意境,是情怀,是文化、更是历史与内心。

(二)满足当下知识获取需求

随着生活的快节奏。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主流写照状态,而深度阅读已经随着这样的快节奏生活日渐式微。尽管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但当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不得不骤减。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对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下,通过节目,可以主动地带着观众去认知历史,了解人的生活、情感,这其实也是人的普遍需求。

《见字如面》从上千封信件中仅挑出了百余封。每一封自然是能让人充满期待的,听《见字如面》就像听一张过去的CD,通过那一个个声音回望过去,回望历史。一张讲台、几束灯光、一名演员、一席观众,极简而纯粹。旧时风貌与时光箴言徐徐展开,仿若触手生温。也让受众在这些信的字里行间学到了历史,学会了爱与被爱。如果说《见字如面》的气氛贴近于朗读分享的文化沙龙,那《朗读者》则是在书海中徜徉,用故事,用情感,用朗读将你带入那个纸墨书香的世界,去领会书中的世界,感受朗读的力量。翻译大师许渊冲96岁高龄但朗读到动情处还能满含热泪。这应该才最能表达“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总有一段是你的写照,总有一段是你内心的呼喊,总有一段朗读有让你想翻开那本书的冲动。《见字如面》《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有很多人是看了节目再去找文本来阅读。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在娱乐休闲中也能获得知识的满足。

(三)立足传统大胆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受众中是不容小看的。朗读类节目看似和属性极强的市场有些格格不入,但正因为娱乐类综艺节目太多,所以带有传统文化属性的朗读类节目的出现反而是一股“清流”。《见字如面》《朗读者》的成功在于他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做到了创新。《见字如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读信的节目,拆信然后读信,别无其他。但他却在简简单单的读信上做出了新文章。它采用了演戏有资深功力的人来读信。一封信听完仿佛看了一场戏,经历了一段或悲伤或喜乐的日子。它的舞台布景虽说简洁但却不简单,小而美。音乐和灯光的渲染不强烈,像是时间走得慢慢的,观众们环绕围坐在小剧场静静欣赏回味。读到有趣的地方朗读者和观众一抬头就能眼神交流。《朗读者》是一个朗读书信文章词作的节目。但是在节目形式上却做出了心意,每一期用一个主题串联,每一期围绕这个主题选择嘉宾,每一个嘉宾都有自己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而主持人董卿的串词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之一,增加了 节目的可看性与趣味性。

《见字如面》《朗读者》二者的出现将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做出了新意,也开拓了从未有过的朗读类文化节目。

二、朗读类(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一)高质量文化类节目引领市场需求

电视文化类节目近些年不乏出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学界与受众的广泛关注。原因与其节目质量密不可分。而朗读类文化节目此前也从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见字如面》与《朗读者》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引得了关注。这两者的节目质量也是毋庸置疑的。《见字如面》是黑龙江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而《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这两者拥有着高质量,不与现在各类一味迎合的电视节目为伍,而是积极的用自身的文化性引领着电视市场。

(二)受众需求提高,节目制作难度加大

近几年的各类综艺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受众不再只满足于综艺节目的娱乐消遣功能,对此类的节目也已审美疲劳。渴望能在娱乐消遣之外提高文化素养。随着受众对电视环境的要求提高,节目制作的难度也将大大提高,而电视文化类节目也将再一次获得生机。但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节目的制作难度。《见字如面》《朗读者》虽是文化类节目中朗读类的领军节目,但是随着他们播出时间的延长,受众会不会审美疲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此节目的制作也将成为一大难题。以后的发展前景也值得我们关注。

(三)传统为内现代为外,内外兼修

节目从头到尾厚重的传统文化让人觉得枯燥,而满屏现代感十足久而久之也没了兴趣。现代观众的需求让节目不在只是单独的某一类文化,而是需要多元文化的碰撞,这来源于观众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渴望让自己从各种同类化泛娱乐化节目中抽身出来。今后的电视节目市场引起广泛关注的节目必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这样一个浮躁快节奏的生活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也会顺势而起。《见字如面》沿袭了传统的读信,用信交流,让那些跃然纸上的字成了一个个思念、悲伤、喜悦、劝诫、无奈的音符,吟奏了出了一首首世故人情。《朗读者》用一本本书打开不同的世界,走进不同的人物,让那些文字成了我们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历程。这两档节目都以传统文化作为内核,再赋以现代的节目制作等让他焕然一新。

三、结语

电视节目市场的环境让受众开始越来越挑剔,我们的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想摆脱被动迎合,争取主动引领,就需要更多有品质的事物。《见字如面》《朗读者》的出现弥补了现在电视文化类的朗读类节目的空缺,也为电视文化类节目带来了新鲜血液。也让节目从一味的迎合开始向引领转变。对电视节目市场带来的改变也必将影响今后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文化类节目的定位及发展反思[J].新媒体研究,2016,(17):146-147.

[2]胡智锋,郝娴贞.文化类节目如何做“文章”[J].新闻战线,2016(5):92-92.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朗读者发展前景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