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2018-07-21 17:55耿鑫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拟声词汉译策略

耿鑫

摘要: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提起拟声拟态词,不难想到汉语的象声词。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与汉语的象声词,无论是在概念、词性分类以及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可见,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在译成汉语时,只有少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因此,本文将以《伊豆的舞女》的高慧勤译本、叶渭渠译本、林少华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方法。

关键词:拟声词;拟态词;《伊豆的舞女》;汉译;策略

当今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大多是从词义转换、语法、修辞等角度展开的。吴侃(1)从语法角度指出拟声拟态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词义扩大现象。杜海怀(2)从修辞角度指出由于中日文化差异,对于同一声音或状态的模拟可能存在差异。张秀华(3)通过对比鲁迅与川端康成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特点,总结出了抽象表达与具体表达两种转换方法。由此可见,对文学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并不是很多。

一、拟声词的翻译策略

(一)译成汉语象声词

《伊豆的舞女》中的部分拟声词与汉语的象声词发音相似,但还是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拟声词具有社会性,一个时期对于同一声音或状态的模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

しかし、二人が暫く五月並べをやっていると、女たち橋を渡ってどんどん二階ヘの上がってきた。

高译本采用了省略译的策略,根据语境,结合汉语的语言特点,将原文直接译为“一路爬上了二楼”,虽未直接对译,却能将女孩儿爬楼梯的焦急状态表现出来。叶译本将其对译为汉语的象声词“嘎嘎地”,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林译本将其译为“咚咚”,与「どんどん」发音相似,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原文。

(二)省略

与日语中的拟声词相比,汉语的象声词数量较少,并不能一一对应。因此,在省略该词对文意表达无影响时,大多采用省略译法。例如,

二人が話し出したのを見て、うしろから女たちばたばた走り寄ってきた。

高译本和叶译本均采用省略译法,通过汉语的语言特点来再现原文的情景;林译本则将其对译为AABB式象声词“啪啪哒哒”,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体现出女孩们欢乐的心理状态。

《伊豆的舞女》中拟声词共12个,共36种译法。省略14处,译成象声词20处。其中,AABB式象声词3处,ABAB式象声词2处,ABB式象声词4处,AA式象声词7处,A式象声词1处,AB式象声词1处,AABC式象声词2处。由此可见,《伊豆的舞女》中的拟声词大部分译为汉语的象声词。

二、拟态词的翻译策略

(一)译成汉语的成语、熟语

比起日语的拟态词,汉语中描述事物状态的词汇并不丰富。然而,汉语中有许多极富深意的成语、熟语,把日语的拟态词适当地译为成语、熟语,会使文章更耐人寻味。例如,

そう空想して道を急いできたのだったが、雨宿りの茶屋でぴったり落ち合ったものだから私はどきどきしてしまったのだ。

高译本将「どきどき」译为“忐忑不安”;叶译文将其译为“七上八下”;林译本对译为“不知所措”,译语虽不尽相同,但是都把主人公的复杂心理描摹得淋漓尽致。

(二)译成汉语的动词、动词词组

由于汉语中动词繁多,动作间的细微差异,可以通过丰富的动词表现出来。因此,日语中的拟态词还可以译为动词。当动词不足以表现文意时,可以译为动词词组。例如,

ようやく峠の北口の茶屋にたどりついてほっとすると同時に、私はその入口で立ちすくんでしまった。

三位译者均将「ほっと」译为动词、动词词组的形式,分别对译为“喘了喘气”、“吁了一口气”、“舒了口气”,都能体现出主人公因着急追赶舞女一行人而陷入筋疲力竭的状态。

(三)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日语的拟态词也可以译为汉语的副词,副词可以使学作品更具感染力。例如,

千代子はのんびりと歌を歌い出した。

三位译者通过对语境的整体把握,将此处的拟态词译成了汉语的副词——“不紧不慢地”、“悠然”、“悠然”,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在不偏离原译的基础上,充分润色了译文且易于读者理解。

《伊豆的舞女》中拟态词共13个,共39种译法。其中,译为成语、熟语16处,副词16处,动词、动词词组7处。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拟态词翻译成汉语时,主要译为汉语的成语、熟语、动词及动词词组和副词。

三、结语

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频繁使用,使日本人的语言變得生动活泼,极具感情色彩。当然,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本文仅对《伊豆的舞女》中拟声拟态词进行了汉译策略研究,川端康成的其他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将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

注释:

(1)呉侃「日本語の擬声語·擬態語の初探」『外語研究』、2000年第5期、p17~20。

(2)杜海懐「修辞から角度から見る日本語のオノマトペの漢訳」『日本知識』、2005年第4期、p12~15。

(3)张秀华.日汉拟声、拟态词及翻译方法探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M」.東京:新潮社,1999.

[2]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高慧勤,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3]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渭渠,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4]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林少华,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拟声词汉译策略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