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借助生活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8-07-21 12:15麦楚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引导写作

麦楚君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了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任务。但现实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方面的缺失,使学生被死死捆绑在所谓的“写作模式”中,成为了人云亦云的“复读机”。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寻求一条最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本文从生活素材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写作。

关键词:生活素材 写作 引导

纵观现时教学现象,不难发现,许多老师对于作文教学束手无策,要么只是抓住作文书进行评讲式引导,要么只是给出所谓的写作模式。如写人作文,有些老师会规定学生:第一自然段写人物外貌,第二自然段写人物性格特点;第三自然段用具体事例突出其性格特点;第四自然段写感受......无可否认,这种“写作模式”对于写作毫无头绪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就如同无形的枷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写作模式”中解脱出来?我觉得可以尝试从生活素材入手,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

生活素材包括很多方面,如书籍、影视、动植物......甚至是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运用,它往往会成为我们引导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本文尝试从生活素材入手,探索如何实现有效的作文引导,从而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1]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作为学生,我们接触最密切的生活素材非教材莫属了。但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并将其迁移到作文教学?这相信是每个老师都想攻破的难关。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好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果学生能善读、多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的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提高。”由此可见,让学生读懂课文,并由课文迁移到写作,是引导学生写作的重要方式。现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例子,从“小练笔”和“单元习作”两方面展开叙述:

1.小练笔,作文教学的华丽前奏

小练笔主要是指结合文章中的精彩段落或课后练习所进行的堂上笔头训练。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它犹如一段优美乐章的华丽前奏,为乐曲淋漓尽致的演绎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小练笔的途径很多,主要包括课后小练笔和课内小练笔两种,现举例说明。

例1:如第11课《秋天的雨》,课后出现两个句子:

A、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B、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不难看出,这两个比喻句与平时的比喻句不同,除了有本体和喻体外,还很强调句子的后半部分。面对此种句子,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方法来处理:

(1)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句有什么特点?句子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讲讲含有秋天特色的物品,如“稻田”、“果子”等。

(3)学生仿照例句口头说说:

( )的稻田像( ),( )哪( )哪,( )。

( )的果子像( ),( )哇( )哇,( )。

(4)生熟悉句式后可以拓展到其它季节、其它物品,并尝试笔头练习。

经过这样的处理,相信以后孩子在写比喻句时就不会只知道“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又或是“红红的太阳像火球。”

例2:又如13课《花钟》课后的拟人句。

文中出现练习:

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蔷薇( )

万寿菊( )

月光花( )

......

对于这种题目,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例句的特点,找出描写牵牛花动作的词语,并说说这个“吹起”在用法上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想想牵牛花的样子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吹起小喇叭?这样,当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后,再进行仿写时就有据可依了。[2]

例3:又如10《风筝》的第三自然段,内容如下: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我们也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处理:

(1)教会学生如何在讲述一件事时加入心情描写。

(2)创设“捉迷藏”情景。(让学生留意自己或同学是如何开展“捉迷藏“活动,并记下当时的心情)。

(3)仿照课文写写“捉迷藏”,并要求加上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或句子等。(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仿写,我们给予他作文开头:我们开始捉迷藏了……)

当然,单靠这些做法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并对特别精彩或有借鉴意义段落可以进行仿写、改写、扩写。但无论用哪种办法进行练笔,只要让学生懂得联系生活,借助教材,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练笔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作文教学的华丽前奏。只有当这乐曲有了精彩的开始,才会为后面高亢的演奏拉开序幕。[3]

2.单元习作,作文教学的高亢乐曲

单元习作对学生的要求远远高于小练笔,这是因为单元习作不但要求学生写好一段话或一个情景,更加要求学生懂得一定的写作方法。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写作方法,并能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上?这就需要把导学、课文、口语交际和单元習作有机结合起来。

现以第六单元习作要求为例说说:习作要求我们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

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习作,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处理:

(1)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后,让生总结这篇课文写景的方法:移步换景,并每到一处地方就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2)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按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说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

(3)借助收集本收集到的好词好句,结合“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本单元作文。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收集本,收集的内容并不是随意的,而要跟习作要求一致,如本单元要求写景,那么就鼓励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收集写景的好词好句。另外,单元作文并不需要等教完本单元的课文后才能写的,只要本单元中有与口语交际和习作紧密结合的课文,我们就可以将此文、口语交际和单元习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课本为依归,作文教学才能化难为易。当某一天,学生仿照课文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时,我们是否会觉得,原来开启作文天地的金钥匙就在我们手中,一直隐藏在教材内,我们不用再到处去寻寻觅觅。这时的你是否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呢?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仅仅依靠课文来引导学生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融入生活,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更多写作的要素。这犹如一泓清泉,只有注满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使清泉清澈甘甜。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善于运用生活素材?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并把生活与写作紧密联系。

1.用眼观察,寻找活水。

福楼拜教导莫泊桑时曾说过:“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为了要描写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棵树木,我们要面对着这堆火和这棵树,一直到我们发现了它们和其他的树和其他的火不相同的特点的时候。”由此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是什么?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特征的心理活动,目的是看清事物具体属性和总体属性。观察力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它犹如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锁,使之与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

为了让孩子懂得用眼睛去观察身边事物,有一次,我给出学生一道作文题目:《我的妈妈》。很多学生只会写类似于“我的妈妈很温柔”、 “我的妈妈很爱我”之类的空洞句子,但到底如何温柔?如何爱我?......孩子们都写不出来。相反,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他发现——“每次与妈妈过马路,妈妈总会走到车开来的那边。车从左边来,妈妈立刻走到左边去,让我站在右边;车从右边开来,妈妈总会站到右边去,让我站在左边……”另一个孩子则在文中这样写道——“妈妈的手会变魔术。小时候我拉着她的手,是那么柔软暖和。渐渐地,妈妈的手变了,摸着总有些硬块,她说那叫茧。现在,她的手又变了,不但粗糙,还有皲裂......”,这两个学生,就因为善于用心捕捉妈妈这虽不显眼却平凡见伟大的生活小节,将妈妈写活了。我抓住这个契机,告诉学生:只有懂得细致观察,提炼生活素材,我们的作文才更真是感人,我们刻画的人物才更入木三分。经过这样分析之后,我让学生再次观察妈妈,回忆平时与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并重新写一篇《我的妈妈》。由于有了方向,孩子们懂得如何观察,并能把平常的一些细节写了下来,一篇篇感人的文章由此而产生了。

2.用心品味,活水长流。

沈从文说过:“人生实在是一本大书,内容复杂,份量沉重,值得翻得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从沈老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理解:生活如细水长流,只有用心细细品味,才能品尝出生活的味道。

我们学校有十来棵荔枝树。由于南方天气的特殊性,在同一棵树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一年四季的痕迹:有的还在慢悠悠的卸下深绿色的衣服,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把黄金衣全脱下,有的像刚出生的婴儿,长出嫩红的叶芽……学习了《鸟的天堂》后,孩子们都被巴金笔下的那株大榕树吸引住了。我告诉孩子,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亲眼看到那株大榕树,但是我们学校有美丽的荔枝树。它,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它,伴随我们,度过春夏秋冬......然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树底下细细观察,品味荔枝树的独特之处。由于有了生活素材這股活水,一篇一篇描写校园荔枝树的美文就从他们的笔尖倾泻而出。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卢梭也曾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例子,通过一篇又一篇的美文,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教会学生用眼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才能在写作中活跃起来。这如同一把写作的金钥匙,因为有了生活素材,这把开启作文天地的金钥匙才会更加锃亮发光。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11版.

[2] 《单元主题教学法——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 杂志《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第370, 2010年10月.

[3] 静,《写作素材大全》,新世界出版社,2011-12-01.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引导写作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