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田径主项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研究

2018-07-22 04:43许家林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人才培养

许家林

摘 要:本文立足于体育院校田径主项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的实际,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合数理统计手段和资料分析技术,对吉林体育学院田径主项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院校;田径主项;人才培养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吉林体育学院2014级1班、2班、3班共60名学生为立足点开展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图书、文献研究、专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数据库及有关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等,来辅助本次调查研究。

(2)对比分析法。通过将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体育院校田径主项学生培养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分析。

(3)逻辑分析法。对查询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演绎与总结,通过多种逻辑分析方法,对比数据,获得结果。

(4)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2003表格统计、对比与分析实验测试结果,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田径主项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想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本次走访结果来看,各个高校体育院系田径主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开展教学。

2.田径专业的學生对从事田径体育教学意愿情况分析

如表1所示,2014级1班、2班、3班共60人中,绝大部分的田径主项学生并没有意愿从事体育教育,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表示有意愿从事。

3.个人发展意愿与学校的培养计划吻合度分析

通过表2可知,个人的发展意愿与学校的培养计划完全吻合的被访者在三个班级中占比为10%、15%、15%;比较吻合的被访者在三个班级中占比为40%、40%、30%;一般吻合的被访者在三个班级中占比为25%、15%、30%;不吻合的被访者在三个班级中占比为25%、30%、25%。由此说明,学生的就业意向受学校培养计划的影响较大。

4.体育院校田径主项班教学与人才培养对策

(1)努力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优惠招聘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学校参加工作,同时适当地提高其待遇。

(2)加强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意向。开展不定期不定段的咨询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专业地了解到与就业有关的政策信息。在不同的年级设置信息咨询点,以便学校能够随时调整学生培养计划。

(3)重视体育教育教学中基础技能的培训。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技能培训,因人而异,教师应制订多套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意向之后,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与之相配套的培养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大部分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对从事田径课程的教育教学没有意愿。由于受社会影响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加上逐渐攀升的生活成本,导致很多毕业生选择了竞技性质的工作岗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的薪资待遇较高、发展前景比较好。

(2)部分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与学校的培养计划不吻合。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每个人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影响自己价值观的形成。

2.建议

(1)呼吁有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体育院校田径主项毕业学生加入中小学教育事业,为基础教学而努力。

(2)高校应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增加学生教学实践机会,使学生掌握田径教学技能,为今后就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李艳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人才培养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