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意义

2018-07-23 19:36宋金丽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融合课堂教学

宋金丽

【摘 要】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和教育大师他们都在围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更是将生活化的教学提上日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搭建好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桥梁,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融合,才能真正传承历史文化,实现教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实生话;融合

在高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内容,形式和难度上相对于初中阶段都有所提升,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历史内容,然而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应对考试,这样的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模式死板,教学效率低下,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内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历史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意义,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明确认知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能够有效体现出历史知识的价值

抛开历史裸堂,高中阶段的学生猎奇心强,对于几百年前甚至几千 年的历史内容,故事比较感兴趣也喜欢观看一些相关的书籍、电视剧、电影等,但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总是以“高考大纲“为主旨的考试内容,不厌其烦地教授,不是考试的范围只字不提,学生的学习也多以死记硬背为主,没有任何自己的理解,因此学生对学习历史没有任何兴趣,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考个高分,至于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很难体会,更有甚者对历史上出现及发生的英雄人物事情不能理解,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不能正确理解传承历史文化的远的影响,所以将历史课堂与生活相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好历史。

2.能够更好地树立教育新观念

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和提高,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及价值观养成,只有将历史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进行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

二、有效融合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与现实生活

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语言的生活化,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途经,教师的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老师的逻揖思维以及教学思想,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这里的教学语言包含了教师的文字语言、口语、肢体语言和情感语言,语言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更多传递的一种情感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使用生活化的语言,通过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将历史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2.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更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经常会采用一些教学手段,这就是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包含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还包括老师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一味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甚至会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检查,这样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兴趣磨灭,学生对历史缺乏理解,对一些重大有影响的活动和人物知之甚少,不了解历史事件对现实生活的重大影响,不了解历史人物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和意义。学习历史没有兴趣,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建立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

3.在历史教课堂中要注重社会热点的引入

高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烈,关注的事情多但由于青春年少,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上发生的变革知之甚少,或者可以说一知半解,对社会热点关注少,没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冲动容易走上岐途,甚至犯罪,所以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入一些社会热点,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学习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了解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历史名家留给后人的警言警句名诗名著,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并不是那么遥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更深的历史知识。

4.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乡土资源的运用

历史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特点明显,那就是资源丰富,现实性和生动性明显,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一些当地的历史资源,或者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些乡土历史资源,寻找一些当地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重大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其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当地历史上产生的名人轶事,和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贡献,了解古代名人著作,古代建筑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搭建好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注重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课堂教学方式。以人为本作为教师教学的核心理念,把教学方法生动化,并及时有效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把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真正传承历史文化,实现教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牛丽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11).

[2]齐健.教給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09).

[3]丁琳琳.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J].海峡科学,2007(0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融合课堂教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刚柔并济
破次元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融椅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