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认知视角的构建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2018-07-24 10:29熊芳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熊芳芳

摘要:基于大学生认知视角的构建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设定项目与大学生项目习得作为维度。项目维度包括项目辐射效应和项目成果可转化两个构成要素,项目习得维度包括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环境认知、行业认知、职业认知和创新创业精神认知等四个构成要素,将六个要素进行二级量表细化和设计访谈提纲。

关键词: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086-02

鉴于创新创业教育已开展较长的一段时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便成为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集中区。

冯艳飞指出分析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主要涉及的影响因素源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学生层面、社会层面;构建了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和方法,对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分析[1]。

洪涛认为采用德尔菲法,使用AHP法明确了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评价模型[2]。李兵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社会层面等四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3]。

有的学者是以某具体项目研究,如代岩岩以为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评价反馈机制,深入地了解了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了解及接受程度。

学者王占仁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改进和提高须以科学评价为基础。应充分考虑主观和客观指标、短期和长期指标等特殊因素,形成模块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数量评价方面,不能单纯以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这一数量指标来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效果[4]。

这些研究为构建项目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效果提供了基础和理论观照。全国各高校每年都通过立项方式来推动和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希冀通过项目形式发挥典范作用。这种项目形式对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体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需要通过调查访谈与测量来获得数据。本文从大学生认知视角来探讨构建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一、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的构成要素

依据认知理论与已有教育评价成果,设定项目与大学生项目习得作为维度。

(一)维度一:项目

主要指项目的辐射效应、项目成果可转化性。项目的辐射效应主要指项目成员人数、项目需要而参与的人数、项目所产生的宣传或传播效果。这是一个定量要素,从数据来看项目辐射效应,看项目产生了创新创业示范效应。项目成果可转化性是指项目最终成果向市场转化可能性,这是指向创新创业实质效果,设定策略是否被应用、是否产生经济效益、是否产生社会效益为指标。

(二)维度二:大学生项目习得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强调个人——行为——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三元交互决定论),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认知和做出行为反应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社会认知理论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理论框架,从人的认知、行为及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来考虑人的认知發展与行为表现。认知、行为和外部环境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支撑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中大学生认知部分,构建大学生通过项目实施而产生的对创新创业环境认知、行业认知、职业认知和创新创业精神认知。

1.创新创业环境认知。创新创业环境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体,环境认知是个无止境的过程。通过项目的执行与完成大学生形成对环境敏锐的洞察力,可以使大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创业获得先机,更早预知未来。

2.行业认知。行业不同,认知的途径和认知的方法也不同。行业认知是纵向层面,需要时间和实践累积。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行业由浅及深的认知。

3.职业认知。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会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职业认知相对较浅。职业认知是横向层面的,与行业认知共同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知的核心部分。通过项目形式可以使大学生强化由专业而生的职业认知,形成职业操守、职业责任认知和强化职业服务意识。

4.创新创业精神认知。创新创业教育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思维方式。大学生通过项目的执行与完成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精神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认知。没有参与项目的大学生是如何感知创新创业教育精神,如何从已参加项目同学解读创新创业精神有待调查。

另外,还可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生活事件的信心和信念”进行定性访谈或测量。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主体因素。自我效能来源于四个方面:成败经验、替代学习、言语劝导、情绪和生理状态。成败经验由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经历获得,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项目实施过程的成败体验、进一步学习、教师指导、合作激励等各中行为都会对项目成员认知产生影响。运用该理论可以对项目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建构主观评价体系。

二、项目形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量表。

将项目辐射效应、项目成果可转化、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环境认知、行业认知、职业认知和创新创业精神认知等六个构成要素具体化为若干个指标,制作量表。即项目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量表由项目辐射效应、项目成果可转化、创新创业环境认知、行业认知、职业认知和创新创业精神认知六个分表构成,并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一步完善量表。六个分表主要如下:

1.项目辐射效果量表:团队成员数、参与人员数、项目知晓人数、项目成果展示参与(参观人数)、衍生的项目等

2.项目成果可转化量表:专利权数、注册商标数量、项目策略采纳数量、实际应用项目数量等

3.创新创业环境认知访谈表:以信息获取能力、媒介使用能力、商业运营能力三方面为导向进行访谈提纲设计。

4.行业认知访谈表:以行业竞争构成、行业盈利模式、行业未来发展路径来访谈项目学生的行业认知度与行业认知能力。

5.职业认知访谈表:将职业技能、职业目标、职业发展路径、职业角色与功能作为访谈纲要,了解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创新创业与职业契合度。

6.创新创业精神认知访谈表:主要以创新创业内涵与认知、个人创新创业经历和未来想法、创新创业人物事迹四方面为纲要访谈。

通过量表和访谈提纲来调查项目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效果,有利于发现项目这种形式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得失,寻求完善改进方法,最终实现创新创业多样化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冯艳飞,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2-128.

[2]洪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45-147.

[3]李兵.关于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78-80.

[4]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07):75-78.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