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血压等综合管理对心力衰竭易损期预后的影响

2018-07-25 06:22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易损死亡率受体

张 悦

近年来, 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心力衰竭发病率日渐增多。按照根据2011英国国家心血管预后研究所对心力衰竭审计报告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12个月之内的死亡率达到33%, 患者在治疗期间尽管应用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干预之后其死亡率还是在20%以上[1]。心力衰竭易损期指的是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后2~3个月的早期阶段。该阶段属于患者再入院和死亡的高发阶段,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2]。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管理对其预后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9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4例, 年龄最小53岁, 最大78岁,平均年龄(65.3±5.2)岁。研究组中男23例, 女26例, 年龄最小55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67.2±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顺应性差者(不能完全使用“金三角”方案治疗, 不按时服药或终止治疗、非健康生活方式、体重、血压、心率未达标者)给予基础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管理方式。研究组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无药物禁忌证者规范化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金三角”方案作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方案, 在此基础上行综合管理, 主要包括管理患者体重、血压以及心功能等[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包括EF、E、LV、RV、BNP, 并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情况和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LV、RV、BNP、E、EF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aP<0.05

?

2.2 两组患者出院后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情况和心血管死亡情况比较 出院后, 对照组有10例出现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情况, 再住院率为20.41%, 2例死亡, 死亡率为4.08%;研究组有3出现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情况, 再住院率为6.12%,无患者死亡。研究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死亡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时最基本的治疗方案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以及ACEI/ARB的“金三角”方案,该治疗方案已经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指导方针, 然而在实际治疗期间却只有较少的患者真正严格执行[5,6]。心力衰竭患者的达标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服药, 体重、血压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0 次 /min等。心力衰竭患者在易损期如果没有得到显著治疗效果将会导致其在1年之内出现较高的死亡率, 并且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再住院率[7-10]。为了避免患者在出现再次住院情况,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管理方式, 并且需要观察患者的EF、E、LV、RV、BNP等心功能指标。在充分做好以上工作之后能够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生存率,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再住院率, 节约医疗资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LV、RV、BNP、E、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 研究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同时进行综合管理, 能够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全面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值得在临床治疗护理当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易损死亡率受体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及CT的诊断价值分析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探究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价值及危险因素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更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