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镇痛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07-25 06:22郭秋娥黄鹏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硬膜外功能障碍麻醉

刘 朋 郭秋娥 黄鹏健

有研究认为从改变麻醉及镇痛方法入手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因手术麻醉、镇痛产生的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衰退的现象[1]。本文通过对照实验, 探讨全麻及术后静脉镇痛疗法以及硬膜外复合型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 102 例 , 女 18 例;年龄 54~87 岁 , 平均年龄 (71.3±5.3)岁;所有患者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手术部位:下腹部27例,软组织71例, 骨科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全麻联合术后静脉注射镇痛药辅助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下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术后静脉注射镇痛药物镇痛, 即静脉给予罗库溴铵注射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235,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责任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256)进行术前全麻;患者昏迷后,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链接麻醉机, 一方面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另一方面应用其泵注丙泊酚[AstraZeneca UK Limited(英国 ), 注册证号H20130535]维持麻醉剂量, 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及血液。

1.2.2 试验组 患者术前接受腰麻合并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法治疗, 首先术前对患者进行腰椎间隙穿刺,穿刺部位在第二和第三腰椎间, 患者蛛网膜下注入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 注册证号 :H20100103), 手术过程中通过硬膜外导管持续追加利多卡因(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4021989)维持麻醉, 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失血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及血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精神认知功能评分和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MMSE评分结果为标准, 凡是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某项功能MMSE评分降低≥1分, 即可认为该项功能发生认知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后至手术结束全过程,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均无任何异常发生。术前12 h, 两组患者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2、24、36 h,试验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36 h后,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试验组13例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1.67%;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1.67%。试验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 分)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aP<0.05

?

3 讨论

手术过程中麻醉、镇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麻醉、镇痛药物对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神经毒性, 血药浓度偏高,神经毒性自然也就随之增大[2]。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的本身就有所衰退, 因此, 老年人对神经毒性药物耐受性较低, 麻醉及镇痛药将促进老年患者神经系统衰退, 甚至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当然这与老年人自身器官衰竭, 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差, 心血管储备能力低以及机体代谢系统功能衰竭, 导致药物残留量高等均有密切的关系[3-6]。本研究发现, 对患者身体体质、学历、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均无显著差异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术前麻醉及术后镇痛治疗, 应用统计学原理对手术前后MMSE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进而确定其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本次研究, 试验组患者术前接受腰麻合并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法治疗, 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全麻联合术后静脉注射镇痛药辅助治疗。术后疼痛主要是通过阿片类药物来控制的, 舒芬太尼通过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腺苷以及乙酰胆碱水平下降, 而腺苷及乙酰胆碱水平降低与患者术后痛觉敏感, 睡眠质量降低有关, 因而舒芬太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度, 减轻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代谢紊乱、血压波动,并且有效减少各种应激激素的释放, 在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抑制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反应、辅助患者睡眠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7-10]。因此, 术后两组患者均有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术前12 h,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2、24、36 h, 试验组患者 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影响不同。

综上所述, 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但发病机制临床理论成果尚不成熟, 但麻醉及镇痛方法的选择必然与其发生率密切相关,尽量在保证手术安全、人性化进行的前提下降低麻醉药物给药剂量, 改善麻醉药物神经毒性, 提高其最大致死剂量、改进手术麻醉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 腰麻合并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法在降低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 由于本次研究数据资料的限制, 因此, 该研究成果并不具有临床代表性, 为了更好的预防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确证。

猜你喜欢
硬膜外功能障碍麻醉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