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2018-07-25 06:22章靖一潘晓华石慧敏吴群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刺激素雌二醇开腹

章靖一 凌 静 潘晓华 石慧敏 吴群英

子宫肌瘤患病率可高达30%, 甚至更高, 目前仍无确切药物能够治疗子宫肌瘤, 部分子宫肌瘤可能恶化癌变, 故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评估癌变可能性大的子宫肌瘤患者一般采取全子宫切除术[1]。全子宫切除术可以通过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两种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疗效差异,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本院妇科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彩超、盆腔CT评价子宫肌瘤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排除标准[2]:①可能为恶性肿瘤患者;②操作部位与周围组织黏连可能影响操作;③子宫严重脱垂;④已绝经;⑤宫体>12孕周大小。本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审核, 且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平均年龄(39.78±3.02)岁,平均宫体大小(8.18±3.22)周。对照组平均年龄(40.16±3.51)岁, 平均宫体大小( 7.94±3.6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实施经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操作按照标准术式进行, 示出血情况实施单击电刀、双极电凝、钛夹止血, 对较大子宫者体内钳碎后取出。其中有2例腹腔镜下操作难度大转行开腹子宫全切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均由从事相关操作5年以上的专业医师实施, 操作中务必充分止血、尽最大限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 术中要求保留卵巢, 术毕以0.9%氯化钠冲洗腹腔至少2次;腹腔镜操作有困难时及时转外科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诊断性刮宫涂片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利恢复,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时间, 及术前、术后1年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28.11±25.59)min、(105.37±36.29)ml、(10.97±9.05)h、(5.01±2.56)d、(1.54±1.45)d, 对照组分别为 (88.80±23.19)min、(144.76±33.88)ml、(37.02±10.11)h、(9.21±2.34)d、(2.83±1.58)d;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aP<0.05

?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激素水平比较 术前, 实验组卵泡刺激素为(409.23±130.45 )fmol/L、黄体生成素为(461.39±121.22)fmol/L、雌二醇为(132.67±159.29)pmol/L, 对照组卵泡刺激素为(421.10±133.27)fmol/L、黄体生成素为(455.89±119.95)fmol/L、雌二醇为(144.52±163.47)pmol/L;术后1年,实验组卵泡刺激素为(358.37±127.68)fmol/L、黄体生成素为(604.83±188.64)fmol/L、雌二醇为(332.43±135.37)pmol/L,对照组卵泡刺激素为(362.11±122.87)fmol/L、黄体生成素为(611.25±172.96)fmol/L、雌二醇为 (328.54±130.22)pmol/L。术后1年, 两组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术前, 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年, 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发病率很高, 其治疗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传统开腹手术和经腹腔镜手术两大类, 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患者应采取不同术式;另一方面, 多种疾病患者需行子宫全切术,如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出血等[3]。此前有相关研究比较两种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 发现经腹腔镜途径患者疗效更好、恢复更快[4];本研究纳入了需行子宫全切术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结果显示, 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恢复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不增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子宫全切术目前仍有一定应用空间, 尤其是对于易发生癌变的病变或是子宫功能退化的患者, 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子宫全切术[5]。开腹是经典子宫全切术途径, 有利于术者操作,便于掌握, 但创伤相对较大, 恢复较慢;而经腹腔镜途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但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 术者的技术水平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极为明显, 随着人们理念的更新、器械技术的进步, 腹腔镜的应用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广泛[6-8]。不可否认, 经腹腔镜行子宫全切术仍有一定难度,操作空间有限、不能直接接触组织等都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这也解释了本研究中接受经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9]。

子宫全切术必然会严重影响卵巢血供影响卵巢激素的生成与, 同时由于失去靶作用器官, 卵巢激素作用规律必然紊乱[10]。本研究中两种术式均干扰了卵巢激素的水平, 但两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也说明了经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未增加卵巢损伤的风险。

综上所述, 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 两者对卵巢功能影响无差异, 同时前者出血量少、恢复快。

猜你喜欢
刺激素雌二醇开腹
老年女性为何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生物刺激素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生物刺激素 行业新热点
绝经后雌二醇治疗对女性认知能力有益
生物刺激素或将成为又一片农资“蓝海”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