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浊方对早期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7-25 06:22林碧莹叶敏怡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肾病

林碧莹 叶敏怡 张 敏

尿酸血症是引起肾脏损害的常见病因之一, 因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 导致血尿酸升高, 尿酸盐在肾脏沉积,从而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该病起病隐匿, 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晚期预后差[1]。近年来, 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早期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治疗中, 疗效确切, 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温阳化浊方对早期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 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早期高尿酸性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肾脏病学》[2]和《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3]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及非高尿酸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治疗组男24例, 女9例, 平均年龄(45.1±8.2)岁 , 平均病程 (7.2±3.1)年。对照组男 21 例 , 女 12 例 ,平均年龄(47.9±9.1)岁, 平均病程(6.1±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口服别嘌醇(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 , 国药准字 H50021422), 100 mg/次 ,2次/d, 并禁酒、适当多饮水, 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片(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 , 国药准字 H44021960)口服 , 1 g/次 ,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化浊方, 方剂组成 :颗粒剂 :淡附片 15 g, 黄芪 30 g, 土茯苓 30 g, 威灵仙15 g, 茯苓 15 g, 泽泻 15 g, 桂枝 10 g, 怀牛膝 12 g, 熟地 15 g, 淮山 30 g, 丹皮 15 g, 由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相应剂量的浓缩颗粒 , 1剂/次, 温水200 ml 冲服 , 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 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eGFR、BUN、Scr。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尿红细胞呈阴性, 血尿酸、24 h尿蛋白降至正常;显效:尿红细胞减少≥50%, 血尿酸降低 >20%, 24 h 尿蛋白定量减少≥40% ;有效 :尿红细胞减少≥25%, 血尿酸降低 >10%, 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尿酸、eGFR、BUN及Scr 治疗前, 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尿酸、eGFR、BUN及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eGFR、BUN、Scr均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eGFR、BUN及Scr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eGFR、BUN及Scr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高尿酸性肾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 不仅给患者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高尿酸性肾病起病隐匿, 早期肾脏损害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伴有痛风反复发作, 如有肾损害, 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可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故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4]。

高尿酸血症肾病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腰痛”等范畴, 其病因病机为肾阳亏损, 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湿浊内蕴,导致尿酸不能正常排泄, 久而久之, 损害肾脏, 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本病的治疗当以温阳益气、祛湿化浊为主[5-7]。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尿酸、eGFR、BUN及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尿酸、eGFR、BUN、Scr均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温阳化浊方治疗早期高尿酸性肾病, 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分析原因为:温阳化浊方是本院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方剂, 由丹皮、桂枝、淮山、黄芪、熟地、淡附片、土茯苓、威灵仙、怀牛膝、泽泻、茯苓等组成, 方中桂枝、黄芪、淡附片及怀牛膝为君药, 具有温补脾肾、温阳益气等功效, 可恢复肾阳, 肾阳得助,阴霾得消, 湿浊得化;土茯苓、茯苓、泽泻可去高尿酸之湿浊。全方共奏温阳益气、祛湿化浊之功效, 是治疗早期高尿酸性肾病之良方[8-10]。

综上所述, 对早期高尿酸性肾病采用温阳化浊方治疗,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肾病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