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纱联合伤科黄水纱外敷治疗化脓性伤口的效果分析

2018-07-25 06:22黄瑞珍杜雪莲曾焰辉谭国健何丽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伤科黄水硼酸

黄瑞珍 杜雪莲 曾焰辉 谭国健 何丽莲

创伤后伤口感染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全身使用抗生素是治疗伤口感染的主要方法, 但大多数药物组织穿透性差, 不能很好的到达伤口部位, 而使用高剂量的抗生素可能引起不良事件风险,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能够使机体产生抗性细菌菌株[1]。研究发现[2], 中药可以破坏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 同时还具有干扰细菌代谢的作用。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在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局部采用硼酸纱和伤科黄水纱外敷治疗化脓性伤口感染能够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创伤科收治的创伤后创面感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54例 , 女 32例 ;年龄 16~59岁 , 平均年龄 (38.23±11.31)岁 ;受伤至首次处理伤口时间 5~15 h, 平均时间(10.35±2.51)h;感染创面主要分布于四肢, 创面大小为1 cm×3 cm~6 cm×8 cm, 深度 0.2~0.6 cm ;创伤部位包括胫腓骨、手部、足部、尺桡骨、股骨、踝部。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细菌培养加药敏, 所培养细菌为大肠埃希菌(23例)、表皮葡萄球菌(17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鲍氏不动杆菌(9例)、溶血葡萄球菌(7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阴沟肠杆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白色假丝酵母菌(4例);静脉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 使用时间为5~12 d, 平均使用时间(8.91±2.25)d。排除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影响组织修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首次清创术由医师在手术室完成, 以后换药由本研究组成员在病房完成, 对于创口面积大, 病情较重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完成。换药方法为采用3%双氧水清除创面渗出物, 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安尔碘(Ⅲ型)消毒创面, 观察组外敷硼酸纱(上海运佳黄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2883)和伤科黄水纱(佛山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对照组外敷伤科黄水纱, 伤口清理后采用无菌敷料包裹, 换药 1次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别于换药前、换药后1周和2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 观察换药前后患者感染恢复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制定。痊愈:创面全部愈合, 鲜红色健康肉芽完全覆盖创面, 无痂下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显效:创面面积缩小, 无脓性分泌物、肉芽组织新鲜, 颜色鲜红;有效:创面面积缩小无脓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 肉芽组织色红;无效:创面面积缩小,创面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减少, 肉芽组织色暗, 创面无明显缩小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换药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 换药前和换药后1周,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2周, 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换药后2周, 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27例, 有效6例, 无效0 例;对照组痊愈 3 例 , 显效 17 例 ,有效23例, 无效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900, P=0.000<0.05)。见表 2。

表1 两组换药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s, ×109/L)

表1 两组换药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s, ×109/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创面感染是创伤后常见并发症, 在创伤机体抗感染免疫力极度削弱或衰竭的情况下, 可演变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创伤患者伤口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4], 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感染病原菌多为多重/泛耐药菌株, 对常用抗菌药物甚至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严重, 临床应据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选用抗菌药物[5]。本研究中患者入院后取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 培养发现均有细菌感染, 因此选择敏感抗生素静脉给药。但多数抗生素组织穿透性差, 不能很好的到达伤口部位, 所以全身使用抗生素对于局部感染伤口的愈合并不十分理想[1], 中医药在感染伤口愈合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

硼酸纱由硼酸洗液浸泡而成, 硼酸洗液含硼酸30 mg/ml,属于消毒防腐药, 对细菌和真菌有弱的抑制作用, 可用于冲洗小面积创面。伤科黄水是佛山市中医院自行研制的中药湿敷洗涤剂, 由紫草、栀子、黄连、黄柏、薄荷等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研究发现[6-9], 硼酸纱条能够滋润皮损 , 促进结痂脱落 , 具有收敛、抗菌和消炎作用;伤科黄水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性渗出和炎症因子在局部的聚集, 具有杀菌作用, 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本研究护理过程中采用硼酸纱联合伤科黄水纱外敷治疗化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较单纯使用伤科黄水纱好, 除了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外, 还应考虑硼酸纱和伤科黄水纱的药物成分及纱块的物理特性。

综上所述, 对于创伤后化脓性伤口应全身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换药过程中采用硼酸纱联合伤科黄水纱外敷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对于局部是否使用抗生素及使用后能否提高伤口的愈合时间未进行研究, 这也将是作者下一步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伤科黄水硼酸
酯化法高纯硼酸制备中痕量钙残存机理及脱除方法探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三黄水类方治疗“黄水病”用药规律研究
理发店店主坚守24年的“约定”
硼酸对分光光度法测量溶硅的影响
邵氏“芒针心法”伤科临证撷萃
外源性硼酸在大豆制品
——腐竹中的形态研究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伤科黄水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