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25 09:26周忠义文道会任小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周忠义 文道会 任小玲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临床护理过程中肢体语言沟通的有效性。方法:收治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沟通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护理,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肢体语言交流,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沟通组护理依从率和家长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增加与患儿的肢体语言交流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 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应用效果

儿童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能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和需求,经常哭闹,不容易配合护士与医生的工作[1,2]。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沟通技巧,鼓励他们配合治疗,减少护理过程的纠纷[3]。本文研究小儿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4],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患儿200例,其中肺炎110例,儿童腹泻45例,肾病综合征28例,脑膜炎17例。按照看诊顺序均分两组,每组100例。沟通组男40例,女60例;年龄1~7岁,平均(3.21±1.12)岁。对照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1-9岁,平均(3.45±1.43)岁。两组其他身体指标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护理,即护士遵医嘱对其正常用药,护理其饮食,进行病情监测以及提供出院的指导等。沟通组在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基础之上,增加肢体语言的沟通交流。护士在沟通组患儿面前要穿戴整齐,面带微笑,与患儿经常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关爱患儿,打针、用药前通过做小游戏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并对其进行奖励。轻抚患儿的头部,拍拍患儿的背部,从而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焦虑,言语鼓励其配合护理工作,营造一种轻松的护理氛围。对患儿配合护理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的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统计数据。

评定指标[5]:以患儿配合护理的程度(配合护理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指标来评价护理效果。患儿的配合护理率越高,家长的满意率越高,护理效果越好。①完全配合:患儿一直没有哭闹、不恐惧、不抵抗。可以主动接受治疗。②基本配合:患儿虽然表现出恐惧,但并没有反抗,有哭闹但可以接受治疗。③不配合:患儿哭闹,明显表现出不愿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不太顺利,但可以完成。④完全不配合:患儿大哭大闹,极为反抗,护理工作无法施展。完全配合率与基本配合率总计为总体配合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体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总和记为总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用软件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不,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儿配合护理度情况:沟通组的总配合率82%,相比于对照组的47%成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满意率情况:沟通组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87%)显著高于对照组(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儿科护理主题的特殊性使护理工作复杂化。研究发现,部分情况下单纯语言沟通很难满足患儿及家属的期望,降低了患儿的依从性,亦容易产生护患纠纷。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用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研究发现,如护理时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可缓解患儿的紧张感,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无形中缩小护患间的隔阂。患儿受到鼓励后可以更好地配合护士工作,有利于病情治疗[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沟通组在总体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肢体交流在患儿护理方面成效显著[7,8]。肢体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可以应用于临床小儿护理[9-12]。

参考文献

[1]陈芳.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8):561.

[2]王兰春.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8(11):77-78.

[3]王宗娟.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568-569.

[4]邓兰,王琴.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54-2855.

[5]黄燕.肢体语言在38例小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8(18): 119.

[6]唐晓丽,刘娅萍.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5):193.

[7]张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24(2):189-190.

[8]王爱珍.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甘肃科技纵横,2015,14(11):91-92.

[9]胡伟.浅析护理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3(8):221.[IO]張宝焕.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114-115.

[11]邓慧芳.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130-131.

[12]谢新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736.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